青藏高原隆升的潮汐—均衡模式

来源 :世界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ing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汐和厄尔尼诺事件使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60 cm,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20 cm.由此形成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这是地震火山群发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一一对应的原因.发生在印度洋的同样过程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原因.剥蚀沉积也会产生陆海地壳的跷跷板运动.计算表明,50年的剥蚀沉积作用施加在陆海地壳两端的力矩为M=4.36×1014N@m;相当于在陆海地壳两端施加的反向力p=4.36×108N.这两种跷跷板运动相互加强,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基本动力.
其他文献
介绍了有限差分法计算软件FLAC以及该软件在计算地基沉降时的步骤。通过对一个实际工程的计算对比,发现FLAC和分层总和法这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地基沉降量结果之间的误差仅为1.2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听、思、记、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对此,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导“读”  1.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
在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面对当前的一些教学现状时,一定要创新思维,改变陈旧的思想和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找到适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同时,教师要改变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不断学习,在自身努力下,优化教学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使思想政治教学能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策略的进行研究,与同仁探讨。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呈现的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年级越高,课堂主动发言者越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巧妙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发散点巧设问题。  一、避免“伪问题”,减少低效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低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表面性提问。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