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的灌注流量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AAD)手术中的合理灌注流量.方法 4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灌注流量(A)组和改良灌注流量(B)组.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结束后(Tl),最低温时(T2),以5ml· kg-1·min-1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时(T3),恢复全身循环3 min时(T4),复温10 min(T5)和心肺转流(CPB)结束后30 min(T6)6个时点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速度(Vm)及脑组织氧合指数(TOI).检测麻醉诱导后(T1)、复温后10 min(T5)、停CPB后30 min(T6)、术后6 h(T7)、术后12h(T8)和术后24 h(T9)的血浆S100蛋白浓度(ng/L)及血乳酸.结果 恢复全身循环3 min时(T4),双侧大脑中动脉的Vm,A组Vm明显高于B组[左侧:(45.46±8.57) cm/s对(28.72±9.48) cm/s,P<0.001;右侧:(42.68±6.59) cm/s对(30.94± 11.09)cm/s,P<0.001].此时点的A组Vm也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T6时点,A组左侧Vm明显低于B组[(29.91±4.64) cm/s对(37.21±6.53) cm/s,P<0.05].两组各时间点TOI均在60%以上,无显著降低者(TOI <35%).A组S100蛋白T6、T7、T8时点均高于B组,P<0.05;血乳酸T6时点,高于B组[(4.88± 1.62) mmol/L对(3.82± 1.48) mmol/L],P< 0.05.A组患者清醒时间较B组长[(7.36±2.86)h对(5.27±3.11) h],P<0.05.复温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40±18.50)min对(80.21±21.34) min].结论 与传统灌注流量相比,改良灌注流量既可以提供充分脑灌注,又可防止脑过度灌注。

其他文献
患者 男,48岁.1987年1月行左前纵隔巨大脂肪肉瘤切除术;1993年3月肿瘤复发,再次行左前纵隔肉瘤切除;2011年7月肿瘤再次于左右纵隔复发并侵犯食管、降主动脉外膜及心包,行左后纵隔巨大肉瘤切除,并切除中下段食管、降主动脉外膜、胸导管及心房侧心包,胃食管弓下吻合术;2013年8月发现肿瘤复发于后纵隔(图1),可能侵犯降主动脉,未发现远处转移及手术禁忌。
期刊
目的 探讨临床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的青年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行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初次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后进行回顾性随访调查,随访终点为复发.平均每3个月随访记录1次.回顾分析复发与未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61例随访病例中,有完整记录139例,
目的 应用简易的胸部X线片测量法评价漏斗胸术后胸廓改善情况,探讨Nuss手术对胸廓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 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08年3月共449例漏斗胸行Nuss手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一定的入选标准,最终人选学龄前期漏斗胸患儿共80例,分成Nuss术前和取出支架术后.通过对漏斗胸患儿放置支架术前和取出支架术后的胸部X线片上胸廓各径线的测量,比较病例组术前与取出支架术后以及病例组取出支架
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黏液排除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大量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在呼吸道的保护、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多种明确作用[1-3].目前,盐酸氨溴索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早产儿和新生儿肺部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老年患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但目前尚没有大样本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非小细胞肺癌围手
期刊
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我们利用胸腔镜联合人工心肺机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2±14.1)岁.Karnofsky评分:≥70分7例,50~ 69分25例,<50分8例.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为胸膜转移所致恶性胸腔积液.30例为肺癌伴胸膜转移(肺腺癌23例、肺鳞癌7例);3例为肺外恶性肿瘤伴胸膜转移(膀
期刊
患者 男,35岁.劳累后胸闷、气短4个月.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82,心功能Ⅲ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超声心动检查示左心室憩室.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示左心室憩室(图1).术后病理结果:切除组织可见心室壁各层组织.术后9天患者痊愈出院.术后27个月随访行超声心动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心室结构、大小正常,心功能I级。
期刊
目的 探讨单心室外科治疗中对中、重度房室瓣反流的处理时机和方法.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23例合并中至重度房室瓣反流的单心室患儿(者)接受了房室瓣修复或置换手术.男17例,女6例.年龄2.1 ~22.0岁.体质量12.5 ~59.0 kg.全体病例中,A型单心室3例、B型17例、C型2例、D型1例.1例C型者有两组房室瓣,22例只有一组房室瓣.房室瓣反流重度18例,中度5例.12例在
患者 男,40岁.进食不畅,进食后食物反流明显1个月.查体:体胖,腹部膨隆明显,腹软,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弱,腹部压痛、反跳痛(-).X线胸片示左侧胸廓内及左腹明显扩张积气的肠管影,纵隔受压向右侧移位(图1).CT膈肌重建示膈肌完整,明显升高,腹部结肠明显扩张(图2)。
期刊
围手术期肺保护指主动地对各种原因和危险因素引起的、即将或已经发生的肺部损伤进行的预防和治疗,以防止各种肺部并发症,维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早日康复[1].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可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我们研究了90 mg盐酸氨溴索对胸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肺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期刊
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我们对28例弹力纤维组织缺失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采取间断缝线直接对合脱垂瓣叶的瓣缘,同时置入人工瓣环,进行二尖瓣瓣环成形,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8例中男23例,女5例;年龄9~65岁,平均(37±28)岁;体质量26~88 kg,平均(57±31)kg.全组局限性单段病变17例,多段病变11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