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牙期牵引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替牙期对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进行牵引治疗,并在治疗完成后1年复查,从牙根发育、牙槽骨发育、牙周及牙髓状态四方面评价其疗效及稳定性。

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9例8至11岁共计9颗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行牵引治疗,对9颗患牙(治疗组)在牵引前、牵引结束即刻、保持1年复查时应用锥形束CT和模型分别测量牙根、牙槽骨及牙龈位置,并检查牙周状况及牙髓活力,均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9例经牵引治疗的埋伏阻生中切牙牙根均继续发育,治疗期间生长发育水平与对照牙持平;牙槽骨继续发育改建,垂直阻生的上颌中切牙牵引结束即刻牙槽骨水平及厚度优于水平阻生或存在牙根弯曲的患牙;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牵引结束即刻无牙周袋、牙髓坏死出现;7例患者在治疗完成后1年接受复查,对照组牙根长度为(13.07±2.15)mm,治疗组牙根长度为(12.06±2.00)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骨量及牙龈位置稳定,对照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0.90±0.62)、(0.45±0.52)mm,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85±0.14)、(1.21±0.41)mm,治疗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2.18±1.59)、(0.57±0.71)mm,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48±0.29)、(1.43±0.31)mm,上述4项指标仅唇侧牙槽骨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牙髓坏死。

结论

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经牵引矫治能促进牙根发育、牙槽骨改建,牙周及牙髓情况良好,临床效果稳定。

其他文献
期刊
徐光炜肿瘤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历任中国抗癌协会正、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正、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期刊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融入到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互联网技术与中职计算机教育融合,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的优化改革具有长远意
目的对肿瘤诱发低磷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 TIO)的颅颌面原发灶的诊断、影像学和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建立早期诊断TIO颅颌面部原发灶的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间诊断为原发于颌面部的TIO患者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16~ 69岁,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病理表现。结果 TIO的颅
期刊
职业教育中的电子技术是现阶段学生选报的一个热门专业,电子技术的知识内容综合性比较强,并且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基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相应的教学工作必须要
期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已成为全球第4大致残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2位致残疾病.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全球接近8%的成年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患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