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以及笔者在具体比赛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对战术意识的概念、内容、培养形成、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篮球 意识 战术 战术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94-01
当今的篮球运动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篮球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快攻的直接对抗,地面和高空的争夺愈加凶猛激烈,特别是综合防守体系,进攻移动的出现合法展,不仅为运动员应用基础技术、战术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对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探讨战术意识与身体技术,战术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和内在联系,探索培养意识的途径,对于教学以及训练都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放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战术和技术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篮球战术意识来源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变化着的客观事物的初级认识过程,产生于运动员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高级认识过程,并通过运动员的具体行动表现出其主要的特征和作用。
二、篮球战术意识的特征及分类
(一)篮球战术意识具有以下5个主要特征:
1、是对篮球运动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反映,以及对战术的掌握程度,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广阔的视野和及时的判断,表现为心理活动。
2、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比赛场上复杂环境做出的思维反映;从效果上看,则表现为运动员的各种合理正确的行动。
3、篮球战术意识在比赛中表现为一种能力即在复杂对抗环境中决定最佳行动方案的能力。
4、篮球战术意识不是天赋的,它可以通过训练的培养,从后天获得。
5、篮球战术意识和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关系[1]。
(二)现代篮球战术意识的分类
1、进攻战术意识
进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战术的形式对对手进行攻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和行动能力。进攻战术意识包括在快攻、阵地进攻和衔接段进攻的战术意识。快攻的战术意识是在攻守转攻的一瞬间,运动员在特殊的快速反击的强烈愿望的驱使,迅速作出反射性的行动。衔接段进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介于快攻与阵地进攻之间的一种抢时间、追着打的前场进攻战术的强烈愿望和行动能力。它的战术特点是简炼,具有突然性。在衔接段进攻中,山于参与抢攻的人员不固定,进攻的区域也不固定,战术的形式又具有连续、快速和机动灵活性,因此,对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要求较高。
2、防守战术意识
防守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战术的形式对对手进行防守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和行动能力。防守战术意识包括防守快攻战术意识和防守阵地进攻战术意识。防守快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由攻转守的瞬间组织起来的阻止和破坏对方快攻防守战术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愿望和行动能力。防守快攻战术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强烈的战斗作风,合理地运用封、堵、夹、抢、断等技术,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防守阵地进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积极能动地运用迫、逼、堵、截、封、盖、抢、打、断等个人防守技术的同时,又具有与同伴协同组成抢过、关门、交换、保护、围堵、夹击、补防等战术配合意识。这种协同配合的防守欲望和协同配合防守行动,所表现出的对具有攻击性的防御战术的熟练运用和掌握其应变性,是防守阵地进攻战术意识的核心所在。
三、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与训练策略
篮球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通过学习、训练和比赛逐步形成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的反映,在整个过程中教练员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只有通过长期的教学训练、模拟比赛、正式比赛,不断总结和提高运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经验和能力,篮球战术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培养与训练策略主要策略:
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作风。作为一个好的教练员,首先培养运动员要有忠诚自己事业和全力以赴打好球的优良品质。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激烈对抗的体育项目,应要求队员们应团结合作,强调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要学会自控的能力,任何情况下不丧失斗志和进取心,在比赛要有勇猛顽强,敢打敢拼、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作风是每个队员乃至整个球队的思想意志、精神风貌以及战斗力体现,也是战术意识形成的保证。
2、苦练过硬本领、掌握全面的个人技术。
在战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战术与技术的辩证关系。技术和战术是相辅相成的,篮球技术不好,战术质量就无法体现,如没有较好的战术组织,那么技术就没有保证,球队就会像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因此掌握全面熟练的技术,是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的物质基础。
3、要了解熟悉专项运动的客观规律,这是培养与提高战术意识的基本条件。只有对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技术战术特点及其规律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运用和发挥技术战术,才能可能加强战术意识。
4、必须加强心理训练。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直接对抗的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剧烈性,连续作战和胜负之间经常转换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要针对性地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克服比赛或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如过渡紧张、急躁、赌气、松懈、骄傲、气馁等心理现象),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总之心理训练与技战术相结合,才能保证战术训练的质量以及运动技能的全面发挥,以便进一步的提高战术意识。
5、教练员要具有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并加强对临场的指导能力,这是培养与提高战术意识的关键。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八项措施:(1)准确地根据双方实力对比,在战前应做详尽分析、统一全队思想确定上场的阵容与主要特色战术,做到胸有成竹。(2)力争打好开局,抓住对方薄弱环节,使其顾此失彼,掌握攻守主动权。(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4)制造错觉,使对方捉摸不定,变化难测,真假难分。(5)创造高潮。(6)掌握应变规律,争取主动权。(7)掌握时间,控制比分。(8)要善于利用对方的空磁和漏洞。教练员适时用好“暂停”,鼓舞士气,改变阵容与战略战术。
总之,意识的培养与形成,比起身体、技术、战术的培养更要困难的多,根据篮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在篮球运动远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教学训练中,密切结合影响运动员意识的各种因素,采取多种多样科学的措施,逐步实现,不断完善和强化,就一定能够使学生的意识得到迅速地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篮球 意识 战术 战术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94-01
当今的篮球运动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篮球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快攻的直接对抗,地面和高空的争夺愈加凶猛激烈,特别是综合防守体系,进攻移动的出现合法展,不仅为运动员应用基础技术、战术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对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探讨战术意识与身体技术,战术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和内在联系,探索培养意识的途径,对于教学以及训练都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放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战术和技术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篮球战术意识来源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变化着的客观事物的初级认识过程,产生于运动员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高级认识过程,并通过运动员的具体行动表现出其主要的特征和作用。
二、篮球战术意识的特征及分类
(一)篮球战术意识具有以下5个主要特征:
1、是对篮球运动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反映,以及对战术的掌握程度,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广阔的视野和及时的判断,表现为心理活动。
2、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比赛场上复杂环境做出的思维反映;从效果上看,则表现为运动员的各种合理正确的行动。
3、篮球战术意识在比赛中表现为一种能力即在复杂对抗环境中决定最佳行动方案的能力。
4、篮球战术意识不是天赋的,它可以通过训练的培养,从后天获得。
5、篮球战术意识和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关系[1]。
(二)现代篮球战术意识的分类
1、进攻战术意识
进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战术的形式对对手进行攻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和行动能力。进攻战术意识包括在快攻、阵地进攻和衔接段进攻的战术意识。快攻的战术意识是在攻守转攻的一瞬间,运动员在特殊的快速反击的强烈愿望的驱使,迅速作出反射性的行动。衔接段进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介于快攻与阵地进攻之间的一种抢时间、追着打的前场进攻战术的强烈愿望和行动能力。它的战术特点是简炼,具有突然性。在衔接段进攻中,山于参与抢攻的人员不固定,进攻的区域也不固定,战术的形式又具有连续、快速和机动灵活性,因此,对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要求较高。
2、防守战术意识
防守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战术的形式对对手进行防守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和行动能力。防守战术意识包括防守快攻战术意识和防守阵地进攻战术意识。防守快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由攻转守的瞬间组织起来的阻止和破坏对方快攻防守战术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愿望和行动能力。防守快攻战术意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强烈的战斗作风,合理地运用封、堵、夹、抢、断等技术,密切地相互协作配合,针对场上情况随机应变。防守阵地进攻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积极能动地运用迫、逼、堵、截、封、盖、抢、打、断等个人防守技术的同时,又具有与同伴协同组成抢过、关门、交换、保护、围堵、夹击、补防等战术配合意识。这种协同配合的防守欲望和协同配合防守行动,所表现出的对具有攻击性的防御战术的熟练运用和掌握其应变性,是防守阵地进攻战术意识的核心所在。
三、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与训练策略
篮球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通过学习、训练和比赛逐步形成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的反映,在整个过程中教练员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只有通过长期的教学训练、模拟比赛、正式比赛,不断总结和提高运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经验和能力,篮球战术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培养与训练策略主要策略:
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作风。作为一个好的教练员,首先培养运动员要有忠诚自己事业和全力以赴打好球的优良品质。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激烈对抗的体育项目,应要求队员们应团结合作,强调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要学会自控的能力,任何情况下不丧失斗志和进取心,在比赛要有勇猛顽强,敢打敢拼、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作风是每个队员乃至整个球队的思想意志、精神风貌以及战斗力体现,也是战术意识形成的保证。
2、苦练过硬本领、掌握全面的个人技术。
在战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战术与技术的辩证关系。技术和战术是相辅相成的,篮球技术不好,战术质量就无法体现,如没有较好的战术组织,那么技术就没有保证,球队就会像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因此掌握全面熟练的技术,是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的物质基础。
3、要了解熟悉专项运动的客观规律,这是培养与提高战术意识的基本条件。只有对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技术战术特点及其规律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运用和发挥技术战术,才能可能加强战术意识。
4、必须加强心理训练。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直接对抗的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剧烈性,连续作战和胜负之间经常转换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要针对性地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克服比赛或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如过渡紧张、急躁、赌气、松懈、骄傲、气馁等心理现象),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总之心理训练与技战术相结合,才能保证战术训练的质量以及运动技能的全面发挥,以便进一步的提高战术意识。
5、教练员要具有明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并加强对临场的指导能力,这是培养与提高战术意识的关键。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八项措施:(1)准确地根据双方实力对比,在战前应做详尽分析、统一全队思想确定上场的阵容与主要特色战术,做到胸有成竹。(2)力争打好开局,抓住对方薄弱环节,使其顾此失彼,掌握攻守主动权。(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4)制造错觉,使对方捉摸不定,变化难测,真假难分。(5)创造高潮。(6)掌握应变规律,争取主动权。(7)掌握时间,控制比分。(8)要善于利用对方的空磁和漏洞。教练员适时用好“暂停”,鼓舞士气,改变阵容与战略战术。
总之,意识的培养与形成,比起身体、技术、战术的培养更要困难的多,根据篮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在篮球运动远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在教学训练中,密切结合影响运动员意识的各种因素,采取多种多样科学的措施,逐步实现,不断完善和强化,就一定能够使学生的意识得到迅速地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