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幅画面,一静一动,都描写出了春天勃勃的生机。这两组名句分别出自唐代名家韩愈、白居易之手。试想:如果没有诗人对自然的热切关注和深切感受,即便文学修养再高,也很难写出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来。
  现实生活中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首先要注意事物的外形特征和事物的变化规律。只有多多注意,才能在头脑中完成物象的复制,只有多多实践,才能产生熟能生巧的结果。
  教学也是一样,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而应该自己主动地去研究,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审视、认真反思。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前提下,也应该在“教学”上多多花费一些心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我们该怎样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的养成对我们的教学将产生怎样的良好效果,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养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任何知识的认知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都有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漫长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组织教学,这一过程,便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抛开杂念,回归课堂,集中精力的过程,换而言之,就是引起学生注意的过程。当学生有意识记某首诗,某个单词或某一定理、公式的时候,学生掌握或背诵的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老师给学生限定时间,要求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就要比自由完成某项任务的进程要快得多。
  二、学生良好注意的养成,便于发现规律,掌握技巧
  任何一能学科都是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人们常说的“地理一张图,历史一条线,”就是许多教育在“注意”的条件下发现的规律和技巧。牛顿正是注意了“苹果落地”,才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也是注意了“茶壶水开”才发明了蒸汽机。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注意,那么我们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就会顺利地达到,我们所拟定的重点和难点将会轻而易举地突破。
  三、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时时留意、处处用心,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环境里,善于注意的人,要比马虎大意的人收效更多。这样,日复一日,循环往复,层层积累,岁岁基奠,不但能够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而且,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内在潜质就会得到充分发挥,随之而来的,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也会得到应有的开发。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实施有效教学,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高度重视,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那么,该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把握学生注意力集中、分散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有两种注意。如在学习一开始,就应通过组织教学等手段,提醒学生立即集中注意,并在学习过程中,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不让学生精力分散,遇到困难或干扰时,能让学生马上动员自己的注意力,排除干扰强迫自己去注意学习;学习结束时,仍能使注意保持紧张状态,有始有终,绝不虎头蛇尾。
  2.善于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学生在整个的学习活动中不可能都有兴趣,若遇到困难和干扰,需要有意参加。但是,单凭有意注意则不能长久,因为用过多的意志力来支持会使人很快疲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有两种注意要交替运用,使它们相辅相成,这样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集中的注意,从而有效地学习。如激发兴趣等手段的运用。
  3.强化意志的锻炼,加强自制力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碰到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或不感兴趣的学科及老师等而导致学生精力不够集中,也常常会因为外界吸引、刺激或干扰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和稳定。从学会自制进而实现善于自控。
  4.用科学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精力高度集中,人就会感到疲倦,降低注意力。要做到劳逸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交替进行。长时间用同一方式进行单调的教学,会引起学生大脑皮质的疲劳,使神经活动的兴奋性降低,难以维持有意注意。如果教师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不但可以使他们减少疲劳,更能引起学生注意,一般来讲,学习时要做到“五到”,学习心理学有这样的调查,发现只听效率为13%,只看效率为18%,只动口效率为32%,如果耳、眼、口并用,效率为52%,如果加上双手不断地自然做动作(口中还要说或喊叫学到的知识,并内心里相信自己理解和掌握了知识)效率可高达72%,而且不会感到累。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5.运用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的正面鼓励和引导下会渐渐对自己增强信心,认为自己是能安静地坐下来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所以老师要经常用平和的态度,对学生说“你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你做作业的速度一定会加快的”“我相信你再坚持一下,会比前些天做得更好”。这样的心理暗示对加强学生的信心是很有好处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教育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既要重视行为的规范性,又要考虑尊重人的情感.人都是有自尊的,没有人不想被尊重.当今的初中生更会在各种场合顾及自己的“面子”,寻求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普遍.择校是相对于“就近入学”来说的,“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教育政策.在“就近入学”政策框架下,如果学生就近分配的学校教学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大力发展教育室必不可少的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入到了素质教育的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影响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
儿童钢琴教学是一门技能技巧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既包含着音乐知识的学习,又要求大量的技能训练;既要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又要寓教于乐与德育相互渗透;同时还要启迪儿童的智慧,与智育相辅相成。在儿童钢琴教学实践中,只有通过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完成好培训任务。  一、明确创新教育动力观,注重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首先遇到的是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问题,由
明确指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个理念也应该成为我们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有鉴于此,2008年秋学期,我着手进行班级管理的民主化改革,其平台足实践“学代会”制度.
一个群体是否具有凝聚力,是否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几十个学生能否健康向上地成长,与班主任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觉得刚刚接手班级工作的初始阶段,尤其是学生刚入校时的第一个月的时间,大量细致的养成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的工作到位,引导合理,日后的班级工作基本上会沿着一条稳定而正确的轨道发展,也就是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帮助学生重塑自信  职中学生由于在初
教学了《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夜晚伏案写教学反思,提起笔来,我与孩子间那真真切切的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唉,这群可爱又淘气的孩子,让我爱又让我“恼”。  镜头一:老师睡着了  下午第二节是体育课,教室里空荡荡的,我批完最后一本作文本,由于昨晚忙于改学生的几篇作文,这会儿觉得实在困乏得不行,便想伏案打个盹儿,几分钟后,孩子们叽叽喳喳麻雀般的声音在教室门前响起,他们已上完体育课回来了。只听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