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春佳节,娇艳的鲜花把节日的氛围烘托得更加浓郁。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花卉产业的带状特色区,“一县一花”呼之欲出。泉州已成为福建省三大花卉重点产区之一。
近年来,我市花卉产业以集群发展为手段,以市场拓展为纽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专业分工协作,精心打造特色精品。全市花卉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越来越多,集约化水平逐步提高,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全市共有花卉企业395 家,种植面积300 公顷,比增21.6%,花卉总产值达21 亿元,组建了100多家花卉专业合作社。
目前,泉州花卉产业呈现带状特色,全市形成了洛江—丰泽—晋江出口花卉产业带、石狮—晋江—南安观赏苗木产业带、洛江—惠安—泉港盆栽花卉产业带、安溪—永春—德化野生花卉产业带、洛江—丰泽—南安切花和花坛花产业带等五条花卉产业带。
■来源:《泉州晚报》
海南儋州花卉市场15万株兰花出口新加坡
海南省儋州市花卉市场红火,高洁、清雅的兰花更是受到市民青睐。
前来购买兰花的孙女士说,与其他花卉相比,兰花显得特别高贵,在家里摆设这么美丽的鲜花,一定很有情趣。
儋州盈丰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兰花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里,市场需求很大,该公司投放的1万多株在那大市区销售一空。
在该公司的儋州基地即海南西部(儋州)国际兰花博览园, 50 万株蝴蝶兰陆续上市。记者看到,前来取货的车辆络绎不绝。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约30 万株卖往内地高端市场,约15 万株出口新加坡等国家高端市场,其余5 万株在岛内销售。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南郑州花卉种植面积逾七万亩
2013年2月18日河南省辖市市长级干部王林贺、市政协副主席李新有在陈砦花卉基地进行调研。
据了解,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4667 公顷,花卉企业600余家,种植面积超过3.3 公顷的150余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大中型花卉苗木批发零售市场11 个,鲜花店700余家,营销人员8000余人,花卉苗木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已成为我国南苗北运、东花西调大流通环节中一个重要的中转集散地,年经营额突破18 亿元。
王林贺强调,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绿色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为花卉产业发展带来了良机。要采取科学规划、政策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加大宣传等措施,以集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提升花卉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让花卉产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来源:《郑州日报》
贵阳气象经助大棚花木安全越冬
“今年冬天虽不算冷,但我购进的花木也被冻坏并损失了五六万元钱。”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红岩村花卉市场上,一位来自湖南的花卉老板在自己的塑料大棚内指着几近枯死的一钵钵龙须树心疼地说。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主要是利用竹木、钢材等搭成拱形棚并覆盖塑料薄膜。北方地区普遍使用在早春和晚秋淡季鲜嫩蔬菜供应方面,后来南方地区也逐渐普及并被用在花木越冬等方面。
目前,贵阳市场上的花木主要来源于云南、广州、福建等地和贵州本地。“当气温低于5 ℃,就会对草木花卉的生长产生影响;气温低于0 ℃时,花木就会出现死亡。今年冬天,我们老板就损失了近2 万元。”正在大棚内打理凤梨花的张女士介绍。
2008年,贵州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贵阳小关花卉市场占地1万余m2的花卉大棚倒塌得“支离破碎”,很多倒地的钢筋架扭曲变形,花卉及大棚损失严重。“2008年那场雨雪冰冻导致的花木损失达20 万元左右。”琥珀花卉园艺公司常老板记忆犹新。有了这次教训,常老板花了1000多元购了台升温机械设备,自己给塑料大棚加温。“这种设备一台可以将一个30 m2至40 m2的大棚升温4~5 ℃。”常老板补充说。
据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档案科工程师周成霞介绍,有气象记录以来,贵州省部分市(州)历年冬季日最低气温低于5 ℃的现象相当普遍,低于0 ℃的情况也很常见。仅以位于贵州中部的省会城市贵阳为例,1961年~2011年的50 年间,每年冬季日最低气温低于5 ℃的日数平均为60 天左右(占冬季日数的一半),2011年达86 天,1986年最少也为34 天;每年冬季日最低气温低于0 ℃的日数平均为19 天左右,2008年及2012年多达42 天;年极端最低气温至少也在-1.7 ℃(1997年1月8日)以下,以1970年1月6日出现的-7.8 ℃为最低。
周成霞指出,由于冬季塑料大棚内气温较低,加上长期封闭,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冻害、湿害和气害等的发生,轻者影响花木生长,重则造成死亡。例如,即使是香樟、杜英、金叶女贞、高干女贞、法国冬青、金(紫)叶小檗、石楠、红花继木、夹竹桃等常绿植物,如果遭受严重冻害,也会出现落叶、冻梢或者萎黄现象,甚至植株被冻坏、冻死。所以,在贵州等南方地区,冬季塑料大棚花木越冬亦应该加强管理,尤其要念好“气象经”,切实做到四防——防冻、防湿、防气(有害气体)、防病。
那么,当严冬来临时,应该如何念好“气象经”,保护好大棚内的花草呢?专家支招说,首先要关注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考虑调入花木的品种及数量,以免增加管理成本或避免因管理不善而遭冻害造成损失。其次要注意调节大棚内的小气候,采取通风等降湿措施调控湿度、使棚内湿度保持在60%~80%;当遭遇较强低温凝冻等灾害时,采取环保供暖等措施予以增温保温。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近年来,我市花卉产业以集群发展为手段,以市场拓展为纽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专业分工协作,精心打造特色精品。全市花卉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越来越多,集约化水平逐步提高,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全市共有花卉企业395 家,种植面积300 公顷,比增21.6%,花卉总产值达21 亿元,组建了100多家花卉专业合作社。
目前,泉州花卉产业呈现带状特色,全市形成了洛江—丰泽—晋江出口花卉产业带、石狮—晋江—南安观赏苗木产业带、洛江—惠安—泉港盆栽花卉产业带、安溪—永春—德化野生花卉产业带、洛江—丰泽—南安切花和花坛花产业带等五条花卉产业带。
■来源:《泉州晚报》
海南儋州花卉市场15万株兰花出口新加坡
海南省儋州市花卉市场红火,高洁、清雅的兰花更是受到市民青睐。
前来购买兰花的孙女士说,与其他花卉相比,兰花显得特别高贵,在家里摆设这么美丽的鲜花,一定很有情趣。
儋州盈丰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兰花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里,市场需求很大,该公司投放的1万多株在那大市区销售一空。
在该公司的儋州基地即海南西部(儋州)国际兰花博览园, 50 万株蝴蝶兰陆续上市。记者看到,前来取货的车辆络绎不绝。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约30 万株卖往内地高端市场,约15 万株出口新加坡等国家高端市场,其余5 万株在岛内销售。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河南郑州花卉种植面积逾七万亩
2013年2月18日河南省辖市市长级干部王林贺、市政协副主席李新有在陈砦花卉基地进行调研。
据了解,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4667 公顷,花卉企业600余家,种植面积超过3.3 公顷的150余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大中型花卉苗木批发零售市场11 个,鲜花店700余家,营销人员8000余人,花卉苗木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已成为我国南苗北运、东花西调大流通环节中一个重要的中转集散地,年经营额突破18 亿元。
王林贺强调,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绿色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为花卉产业发展带来了良机。要采取科学规划、政策引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加大宣传等措施,以集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提升花卉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让花卉产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来源:《郑州日报》
贵阳气象经助大棚花木安全越冬
“今年冬天虽不算冷,但我购进的花木也被冻坏并损失了五六万元钱。”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红岩村花卉市场上,一位来自湖南的花卉老板在自己的塑料大棚内指着几近枯死的一钵钵龙须树心疼地说。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主要是利用竹木、钢材等搭成拱形棚并覆盖塑料薄膜。北方地区普遍使用在早春和晚秋淡季鲜嫩蔬菜供应方面,后来南方地区也逐渐普及并被用在花木越冬等方面。
目前,贵阳市场上的花木主要来源于云南、广州、福建等地和贵州本地。“当气温低于5 ℃,就会对草木花卉的生长产生影响;气温低于0 ℃时,花木就会出现死亡。今年冬天,我们老板就损失了近2 万元。”正在大棚内打理凤梨花的张女士介绍。
2008年,贵州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贵阳小关花卉市场占地1万余m2的花卉大棚倒塌得“支离破碎”,很多倒地的钢筋架扭曲变形,花卉及大棚损失严重。“2008年那场雨雪冰冻导致的花木损失达20 万元左右。”琥珀花卉园艺公司常老板记忆犹新。有了这次教训,常老板花了1000多元购了台升温机械设备,自己给塑料大棚加温。“这种设备一台可以将一个30 m2至40 m2的大棚升温4~5 ℃。”常老板补充说。
据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档案科工程师周成霞介绍,有气象记录以来,贵州省部分市(州)历年冬季日最低气温低于5 ℃的现象相当普遍,低于0 ℃的情况也很常见。仅以位于贵州中部的省会城市贵阳为例,1961年~2011年的50 年间,每年冬季日最低气温低于5 ℃的日数平均为60 天左右(占冬季日数的一半),2011年达86 天,1986年最少也为34 天;每年冬季日最低气温低于0 ℃的日数平均为19 天左右,2008年及2012年多达42 天;年极端最低气温至少也在-1.7 ℃(1997年1月8日)以下,以1970年1月6日出现的-7.8 ℃为最低。
周成霞指出,由于冬季塑料大棚内气温较低,加上长期封闭,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冻害、湿害和气害等的发生,轻者影响花木生长,重则造成死亡。例如,即使是香樟、杜英、金叶女贞、高干女贞、法国冬青、金(紫)叶小檗、石楠、红花继木、夹竹桃等常绿植物,如果遭受严重冻害,也会出现落叶、冻梢或者萎黄现象,甚至植株被冻坏、冻死。所以,在贵州等南方地区,冬季塑料大棚花木越冬亦应该加强管理,尤其要念好“气象经”,切实做到四防——防冻、防湿、防气(有害气体)、防病。
那么,当严冬来临时,应该如何念好“气象经”,保护好大棚内的花草呢?专家支招说,首先要关注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考虑调入花木的品种及数量,以免增加管理成本或避免因管理不善而遭冻害造成损失。其次要注意调节大棚内的小气候,采取通风等降湿措施调控湿度、使棚内湿度保持在60%~80%;当遭遇较强低温凝冻等灾害时,采取环保供暖等措施予以增温保温。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