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有希望解决造血重建缓慢的策略之一,但临床实施中,抽取骨髓进而分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尚不能为大部分健康供者所接受。目的:探讨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鼠造血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实验,于2007—05/11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6~8周龄BALB/c(H-2K^d)小鼠20只,雌性7~8周龄C57BL/6(H-2K^b)小鼠50只,均购于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20只雄性BALB/
其他文献
脑缺血性疾病致死、致残率高,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少,效果欠佳。神经细胞替代治疗能够重建神经传导环路,恢复部分神经功能,机制可能在于:移植到宿主体内的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为功能性
背景: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重要机制,小鼠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genes,CREG)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成为心血
背景:现已发现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有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且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目的:拟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去神经大鼠失用性骨质疏松股骨生物力学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因子,其异常升高在肾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干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肾脏的异常表达可改善肾脏的纤维化。目的:从mRNA
学术背景:在能够促进新骨形成的许多生长因子中,骨形态形成蛋白可能是最具效应的。临床病例随机控制试验是分析其效应的金标准,但是仅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医务工作者们看到了一种更有效、安全的修复和重建缺损组织的治疗措施。通过国内外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组织工程化骨与软骨修复组织缺损的可行
背景:近年来发现的内皮祖细胞能够促进受损内皮愈合,因而假设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可能与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或活性有关。目的:对比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再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