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尤其显得急切和迫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地理教师要运用教学活动来培养兴趣,增强能力;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活动来突破难点;要运用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地理课堂;高效教学;兴趣;直观;辅助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新课堂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就要求我们地理老师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打造高效地理课堂。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地理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
一、运用教学活动来培养兴趣,增强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逐步养成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活跃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些要求,我们主要依靠地理学习活动来完成。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地理学习活动:一是“动”,包括动耳听、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动脚走。二是“生动”,包括教师引导下的“动”和学生主动的“动”,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中体验,在动中发现问题,在动中进行科学探究。我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地理学习过程,注重实践与运用的环境。包括阅读和绘制图表、地理实验、地理制作以及讨论和辩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如我在教学七年级地理地图这一节时,采用让学生校园藏宝,绘制藏宝地图让其他同学根据所绘地图找宝物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效果真的不错。
二、运用直观的教学活动来突破难点
地理教学中常常碰到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如:太阳高度及其年变化,我安排学生中午到操场看旗杆的影子或自己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朝向来判断方向,影子的长短来测量太阳的高度。这种做法既实用又有趣。为使学生弄懂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我把学生带到沙坑,堆上五种基本的地形,再绕上白线,活生生的模型就出来了,这种直观的教学效果很好。
三、运用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
在地理课堂上,我还经常借助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更生动,更活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选用的诗词:描写春雨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梅雨的:“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夏季阵雨的:“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天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描写冬雪的:“一夜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描写季风气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垂直地带性的:“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横断山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山地地形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在教学中还可以选用歌曲。如在讲青藏高原时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讲黄土高原时可播放《信天游》;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讲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在讲中国的民族时可播放《爱我中华》;在讲新疆时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讲北方地区时可播放《黄土高坡》;在讲南方地区时可播放《采茶舞曲》或湘曲《刘海砍樵》;在学习台湾时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学习香港和澳门时可播放《七子之歌》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编一些歌谣。如 : 学习“香港、澳门”时可编歌谣:“九龙新界香港岛,人多车多土地少;旅游加工和外贸,服装电子及钟表;原料燃料靠进口,九七回归要记牢;澳门葡占四百年,赌博旅游收入高;毗邻广东珠海市,九九葡把主权交;香港澳门归祖国,‘一国两制’就是好。”学习“中国的民族”时可编歌谣:“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和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学习“黄河的治理”时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学习“两极地区”时可编歌谣:“南极四周,南北最近;冰雪高原,酷寒特征;最高一洲,极端寒冷;冰山体大,淡水保存;降水稀少,风速惊人;暖季景象,企鹅成群;北极地区,比较稳定;海豹憨熊,特不怕冷。”还可编歌谣:“南极地区,资源丰盛,铁矿煤炭,淡水储存;海洋生物,鱼虾成群;冰川地质,需要考证;长城中山,南极扎根;北极考研,大功千告成;深海取样,采雪钻冰;科学考察,如同会诊”等。
通过这些活动和手段,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主动参与,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加强交流与合作,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课堂;高效教学;兴趣;直观;辅助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新课堂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就要求我们地理老师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打造高效地理课堂。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地理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
一、运用教学活动来培养兴趣,增强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逐步养成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活跃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扎实的地理实践能力。这些要求,我们主要依靠地理学习活动来完成。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地理学习活动:一是“动”,包括动耳听、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动脚走。二是“生动”,包括教师引导下的“动”和学生主动的“动”,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中体验,在动中发现问题,在动中进行科学探究。我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地理学习过程,注重实践与运用的环境。包括阅读和绘制图表、地理实验、地理制作以及讨论和辩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如我在教学七年级地理地图这一节时,采用让学生校园藏宝,绘制藏宝地图让其他同学根据所绘地图找宝物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效果真的不错。
二、运用直观的教学活动来突破难点
地理教学中常常碰到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如:太阳高度及其年变化,我安排学生中午到操场看旗杆的影子或自己的影子。根据影子的朝向来判断方向,影子的长短来测量太阳的高度。这种做法既实用又有趣。为使学生弄懂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我把学生带到沙坑,堆上五种基本的地形,再绕上白线,活生生的模型就出来了,这种直观的教学效果很好。
三、运用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
在地理课堂上,我还经常借助诗词、歌曲、歌谣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更生动,更活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选用的诗词:描写春雨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梅雨的:“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夏季阵雨的:“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天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描写冬雪的:“一夜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描写季风气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垂直地带性的:“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横断山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写山地地形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在教学中还可以选用歌曲。如在讲青藏高原时可播放:《青藏高原》;在讲黄土高原时可播放《信天游》;在讲内蒙古高原时可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讲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在讲中国的民族时可播放《爱我中华》;在讲新疆时可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讲北方地区时可播放《黄土高坡》;在讲南方地区时可播放《采茶舞曲》或湘曲《刘海砍樵》;在学习台湾时可播放《阿里山的姑娘》;在学习香港和澳门时可播放《七子之歌》等。
在教学中还可以编一些歌谣。如 : 学习“香港、澳门”时可编歌谣:“九龙新界香港岛,人多车多土地少;旅游加工和外贸,服装电子及钟表;原料燃料靠进口,九七回归要记牢;澳门葡占四百年,赌博旅游收入高;毗邻广东珠海市,九九葡把主权交;香港澳门归祖国,‘一国两制’就是好。”学习“中国的民族”时可编歌谣:“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和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学习“黄河的治理”时可编歌谣:“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坝,造成悬河飞天外。”学习“两极地区”时可编歌谣:“南极四周,南北最近;冰雪高原,酷寒特征;最高一洲,极端寒冷;冰山体大,淡水保存;降水稀少,风速惊人;暖季景象,企鹅成群;北极地区,比较稳定;海豹憨熊,特不怕冷。”还可编歌谣:“南极地区,资源丰盛,铁矿煤炭,淡水储存;海洋生物,鱼虾成群;冰川地质,需要考证;长城中山,南极扎根;北极考研,大功千告成;深海取样,采雪钻冰;科学考察,如同会诊”等。
通过这些活动和手段,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主动参与,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加强交流与合作,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