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生活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生物知识和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生活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产生活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与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因而如果在教学中将生物知识和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勤于动手用脑,乐于质疑、调查、探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哪么,如何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呢?下面我根据在近几年生物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生活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以课本为本,很多学生对学习生物学不感兴趣,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乐意学,这是作为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解决的问题,生物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关系密切,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内容,从生活中精心筛选,创设与生活相关的矛盾情境,就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如学习生物与环境关系时,设置教学情境: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们一般认为其原因是环境影响生物,橘树受环境影响,气候发生了变化,橘树变成了枳树。而安徽凤阳师范陈立武认为:橘树变成了枳树的原因是橘树多采用嫁接繁殖,嫁接的砧木最佳选择是枳,但由于橘树耐寒性差,枳树耐寒性好,到北方后,因气温低,橘树被冻死后,新长出的是砧木枳,而不是橘树移植到淮北变成了枳。这两种说法那一种正确呢?通过这样的矛盾情境就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生物知识的学习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新知识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创造条件。
  二、关注生活利用生活素材
  学生的生活经历、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感受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使这些生活素材融入教学活动中。例如,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结合学生生活感受,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乔木、灌木的知识。在认识校园花草树木、植物动物基础上,捕捉鼠妇、蝗虫、蚂蚱等,记录捕捉地,有了真情实感后,再结合捕捉教室里蝴蝶的活动,去分析说明蝉、蝗虫等体表的色彩与它们生活环境的关系,深刻理解体色对生物自身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学生很容易认识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保护色。利用生活素材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同时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应用生物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生命现象,为生产生活服务
  生物学是农、林、医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与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 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例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虽然通过实验验证了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很多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仍然难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在生活中的情境,分小组讨论三个问题:(1)把手放进刚收获的潮湿粮食堆,有什么感觉?(2)如果把手放入晒干的粮食堆里,还会明显感觉到热吗?(3)连续阴雨过后,旱生植物为什么会死亡?学生很容易分析出:潮湿的粮食堆很热是因为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旺盛时释放出大量能量,感到发烫。晒干的粮食含水量少,呼吸作用微弱,感觉不到发热。长期阴雨土壤中水分过多,植物根不能呼吸,使植物死亡。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在教师参与下,引导学生分析贮存和植物防涝方法是:要长时间的储藏种子必须晒干;防止植物遭受洪涝灾害,阴雨天须开沟排水。把生物知识要用具体的生产生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四、让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最美好时期,既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良好习惯、优秀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生物教学中,要及时利用获得的相关生物知识来引导学生, 让他们自己主动改变不良习惯,这样他们非常乐于接受。例如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时,利用光合作用条件是光,来引导认识到植物在白天阳光下才能放出氧气,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晨练习惯,晨练时应空旷树木少的对方,只有阳光照射一小时后,树林里的植物光合作用才放出较多氧气,而夜晚树木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还要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使树林氧气含量下降,这时到树木茂密进行锻炼,对身体不利。如此教学中充分利用生物知识就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清晨不宜到树林中锻炼的原因,既巩固了知识,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
  五、以社会热点问题话题,让生物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从具体事件中归纳总结生物知识
  2007—2008年“非典”、2009年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流行时期,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这些疾病的传播,生物教学中把这些措施与生物知识中传染病的流行环节、预防传染病方法结合起来。如在车站、机场等设立体温检测点,学校每天检查报告学生情况,对发热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预防传染病中的控制传染源;保持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对医院、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定期喷洒消毒液——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合力研制疫苗用于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把“非典”、H1N1流感的防治过程与传染病预防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传染病知识的同时,及时领略生物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学会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社会。
其他文献
其实读一本书,就算其中只有一两句对我们有帮助的话,也是值得的。读到一句我们真正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这种快乐,只有喜欢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  ——叶曼  当年轻人都开始不读书的时候,谁读书谁就能杀出一条血路。谁用手机的时间少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无聊的时光,伟大的创造就有可能诞生在谁那里。  ——白岩松  朋友分为三种:一种犹如三餐,每日必不可少;一种犹如草药,偶尔会有需要;一种犹如疾病,避之而唯恐不及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课改实践为依据,力求在新课改的角度剖析当前音乐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阐述了如何实现音乐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合作学习 运用 实践 思考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正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流。合作学习以它的优越性以及它为教学带来的优势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教学中正越来越多地运用着合作学习,仿佛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光靠语文老师的“教”是不解决问题的。老师在教的同时,必须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去认知,去审美,去感悟文章内容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乐于参与。这样,才能在老师“教”的同时使他们学有成效。在教读朱自清的《春》时,我以旧知展示春境,比较激趣,朗读整体把握到讲读体会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经过三年的普通班新课程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的观察与了解,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以比较高的数学成绩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渐渐沦为数学后进生。少数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害怕数学,讨厌数学,直至放弃数学。学生厌恶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何在?面对现状,如何应对?本人想与几年的初中教学实践做一比较, 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1、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1.1、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2016年11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消息: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
在复习“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这一知识时,笔者把2016年厦门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第27题作为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发了我对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探究与思考,以下就以这道中考题为例谈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原题呈现  27.思品课堂上,在学习“人身权利”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下面是他们分享的学习成果。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第一小组:思维导图(图1)  (1)观察图1,完成方格内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一些名师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不断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再让学生一个个解决,当教师手中的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了。但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教师的主观思维能否代替学生这一客体的思维;教师主观拟定的问题是否就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答案是不一
【摘 要】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走进语文专题学习的新天地,学生未来的发展将更辉煌。  【关键词】专题研究 学习模式 问题 对策    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师引
怎样提高初中体育课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体育锻炼又培养能力,并通过积极锻炼来增强体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上体育课  营造初中体育课堂和谐的氛围,可以发挥学生内在动力、愉悦身心和调节情绪的作用。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能够保持心理平衡,学习情绪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因为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能够提高运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