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患者尤其是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多同时合并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前列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其他各系统退化性疾病等,不仅威胁高龄患者健康,同时为其手术增加了较大难度,且对预后不利,增加了麻醉管理难度及操作风险[1-2].近年来随着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得麻醉质量及安全性大大提高[3-5].笔者采用CSEA对40例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真菌感染发生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危及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1]报道,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疗效可靠.本研究中,笔者分别采用国产伏立康唑和进口伏立康唑治疗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并作疗效和经济比较。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上肢损伤,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脱位的4.4%~5.9%[1].对于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较多(克氏针固定、螺钉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固定等),手术治疗已为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接受.自2010年以来,我科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12例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患者,经随访疗效非常满意。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由于患者年龄大、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1-2].选择有效的固定方式是巩固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提高预后及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就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颅骨缺损常见于颅骨粉碎性骨折、减压术后患者,因骨缺损可导致外观变化和骨性防御功能缺陷,常需要进行颅骨修补术.我院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患者48例,现在总结如下。
二氧化锆应用于全瓷冠修复技术中,因其美观、不易损耗及异物感低等诸多优点,在临床口腔科的工作中被广为应用[1-2].但患者天然牙的色差较大,种族、地域、性别或年龄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颜色都会有所差异,甚至是不同侧的同名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