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完善深入的背景下,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以此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更加有利于实现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能够做到在大程度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教师可针对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法作用价值。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高中历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8-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45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指能够使得学生在真实体验的学习状态之下学习历史知识,重在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情境、重视开展历史实践教学活动、互换师生角色增强师生互动、注重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强化历史课堂探究指导手段等方式开展教学,进而实现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一、创设生活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体验
   历史知识来源于生活,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年代性,与学生生活的年代非常不符,导致学生很难感受到历史知识以及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的联系。而如果将历史知识以及生活实际合理联系在一起,则能够使得学生在生活当中体验历史知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实际,以此拉近学生以及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学生更好更轻松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如此,历史知识以及生活实际的合理融合,还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情感,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创设生活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开展教学。
   所谓的创设生活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指建立在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存在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情境运用各种方式呈现出来,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当中学习以及体验历史知识,以此能够通过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学习历史知识。
   二、创设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维体验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而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创设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以此能够大程度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所谓的创设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当中提出一系列问题,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运用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时,一定要注重问题的合理设计。首先,应建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保证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学习到历史知识。其次,教师应保证问题具备探究性、开放性等等特点,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思维。最后,为了能够保证创设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教师应保证问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三、重视开展历史实践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实践体验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知识内容都能够通过引导组织学生进行亲身实践进而学习,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动手操作,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等一系列能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思维品质。历史实践教学活动,就是指让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当中再现历史知识,进而感受以及体验历史知识,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以及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促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教学。
  另外,高中歷史教学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已经学习以及掌握过的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创设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只要求快,要重视过程,掌握好教学节奏。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以此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情感,虽然其具备一定的教学难度,但是却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互换师生角色增强师生互动,达到预期体验效果
   为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体验感,教师应注重将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宰者。而在以往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下,是将教师课堂传授知识为主体。而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互换师生之间的角色,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
  首先,教师应注重加强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具体而言,课堂提问不应仅是通过闭合性的问题形式进行,所谓的闭合性问题形式就是指这个问题只是具备一个唯一的、具体的正确答案,这种课堂提问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却不能够更好地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还要注重运用开放性问题,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就是指这个问题不具备唯一的正确答案,很多答案都是正确的,由此能够看出开放性问题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能够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进而使得学生达到预期的体验效果。    五、注重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更好学习体验,充分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历史学习能力、历史学习经验、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等,科学合理地设置合作探究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为了保证合作探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教师应注重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保证每一个小组都具备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中等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从而更好地实现合作探究,实现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此基础上将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下发给每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之内通过合作、沟通、交流、探究等等学习方式解决学习任务[1]。由此能够看出,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而做到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发展以及学习体验空间。
   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学习体验
   历史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最大区别,就是历史学科当中所讲述的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或者是人物,而学生却没有参与到當时的事件当中,在此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体验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够重新构建历史情境就成为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历史教学的关键因素。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其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大领域当中,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当前,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在教育领域当中获得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存在着能够呈现出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等多种形式,并且还具备图文并茂、色彩丰富以及内容丰富等等特点,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为学生呈现出真实的历史场景,进而使得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情感共鸣。不仅如此,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以及印象。由此能够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时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七、强化历史课堂探究指导手段,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那么就一定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活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此,一方面能够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能力以及素质[3]。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运用一段时间之后,能够使得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不能够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放任不管学生,应当适当给予学生一些引导以及帮助,这样才能够保证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才能够真正取得良好的探究效果。
   八、结语
   总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深入探究体验式教学法的合理有效运用策略,注重学生学习体验,进而保证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顾云松.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20(16):98.
  [2]戴芬.体验式教学,让高中历史课堂更有魅力[J].学苑教育,2020(5):15.
  [3]刘东升.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9(23):6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备受关注,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重点工作。在语文阅读教学渗透核心素养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质量,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总结阅读规律,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现实,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助推中小学语文阅读课向纵深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语
摘 要:“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大学课程教学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举措之一。现阶段的护理专业在“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处于不断摸索和改革的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护理专业的专业性课程涵盖广、实践课程考核项目多、證件考核难度大等,一定程度上存在课证分离考核等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简要浅析解决这些问题
摘 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创新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创造力源于想象力。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成熟的心智,对一切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对于培养其想象力十分有帮助。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写作,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措施,希望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
摘 要:每个科目在期末都会进行复习,数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在期末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系统,还能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通过对传统复习课模式与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探讨目前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期末复习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指导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群文阅读这一全新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群文阅读不仅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也让学生对于阅读过程产生更为浓烈的兴趣与热情,并促使其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以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具体手段与策略进行初步的研讨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具有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对学习资源加以甄选,还要注意“留白”,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识字教学;古诗文教学 
摘 要:诗歌是古典文化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以及审美价值观念,诗歌从古至今的传唱也证明了其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因此在现今的语文教学教材中诗歌还是占据了比较大的授课篇幅,诗歌在文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主要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为例,针对新课改对诗歌教学模式的变化进行全面性分析,提升高中语文诗歌课程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诗歌;一体化教学;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同时小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最终也要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要素,借助于生活情境来探究数学知识,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从中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技巧、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奠定一个扎实的数学学习基础,培养自身的综合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学科素养;数学素材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语文教学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注重日常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衔接与融合,加强素质教育手段的落实到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思维,同时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调整,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凸显学生教育主体地位,从不同角度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
摘 要:在世界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今天,学生的英语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之后,教师有必要结合学困生的发展情况,探索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继而提高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高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具体阐述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以期能够为高中英语教学添砖增瓦。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