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宽幅5083铝合金铸锭裂纹倾向的讨论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5083铸锭裂纹控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裂纹的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生产中如何控制裂纹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铝合金;铸锭;裂纹;控制
  5083合金属于Al-Mg 系,该合金质量轻、抗蚀性好、塑性好、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建筑、容器包装、交通运输、电力和电子工业、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等各部门。在航空航天工业,5083合金是空中客车、巡航导弹的主要材料;5083合金在船舶、舰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舢板、汽艇到万吨巨轮,从高速气垫船到深水潜艇,从渔船到海洋采矿船都在采用5083 合金材料制造船壳体、上层结构等零部件。
  5083铸锭在生产过程中,铸锭的表面和侧面都容易产生裂纹,对于宽幅铸锭裂纹倾向更大。我公司目前生产的5083合金铸锭宽度在1120-2100mm之间, 1800mm以上5083铸锭铸造难度大,易发生裂纹缺陷,导致成材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本文讨论如何控制5083铸锭裂纹倾向。
  1. 5083扁锭熔铸特点
  由于5083合金Mg含量大,合金的流动性以及溶汤补给性降低,铝液粘度大,铸锭极易产生夹渣、裂纹、疏松、气孔等缺陷。对于宽幅铸锭,铸锭大面的应力分布范围大,因此大面表面裂纹倾向增大。
  5083合金在空气中易氧化,铸锭表面的氧化膜强度低,在铸造时破损在铸锭表面,使得铸锭表面散热不均匀,导致应力不均,容易产生裂纹。
  2. 5083合金元素的作用和控制方法
  表1:5083化学成份
  牌号 Si Fe Cu Mn Mg Cr Ti Be Na
  5083 0.4 0.4 0.1 0.4-1.0 4.1-4.9 0.05-0.25 0.15 - -
  Mg 在合金中,是主要强化元素。在5083 合金中W(Mg)< 5 %,随Mg 含量增加,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凝固时裂纹倾向下降,合金的塑性下降。固Mg尽可能取中上线4.7-4.8%。
  Mn 部分固溶于铝基体,其余以MnAl6 的形式存在于合金中。Mn 元素含量越高,韧性降低、热脆性就越大,因此Mn元素配料取下线0.45 -0.55%。
  Cr 的加入可以改线晶间腐蚀,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但在金属间产生化合物导致韧性降级,固配料时取中上线0.18-0.2。
  杂质元素Fe、Si对合金的热脆性有明显的作用,Si含量的增加导致合金热脆性极具提高,而Fe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热脆性显著下降。
  固通过控制杂质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缩小脆性区温度范围,提高脆性区的塑性,增强合金的补缩能力,提高抵抗晶间裂纹的能力。因此Si元素尽可能低,Fe元素控制偏高,并且要求W(Fe)>W(Si)。
  其他杂质元素(Na、Be),5083Mg含量较高,氧化性较大,在熔体表面易生成不致密的、疏松多孔的氧化膜( VMgO/ VMg =58 %) ,氧化反应向熔体深度处进行,氧化后的熔体铸造使得铸锭表面发黑、疏松增加、容易产生夹渣,导致应力分布不均匀,裂纹倾向增大,对此利用元素Be 原子半径小、氧化时发热量大和VBeO/VBe > 1 等特点,在5083 合金熔体中加入适量的Be保护熔体,阻止氧化。同时控制熔体中Na含量,因为Na元素导致铸锭的热脆性增大。
  表2:5083配料标准
  牌号 Si Fe Cu Mn Mg Cr Ti Be Na
  5083 0.1 0.25-0.35 0.1 0.45-0.55 4.7-4.8 0.18-0.20 0.15 8ppm 3ppm
  3.熔体质量
  3.1加强熔体的净化
  若在铸造前熔体净化不彻底,熔体氢含量大,夹渣严重,铸造时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从而影响铸锭局部应力不均匀,导致铸锭出现裂纹。因此在铸造前必须对熔体经行有效的净化。我厂净化具体包括熔炼炉熔剂精炼,保温炉炉测气体(氯气+氩气)精炼、在线LARS(氩气)精炼、DBF及CFF过滤等净化方式。
  3.2避免熔体过热
  熔炼温度过高,作为晶核的非自发质点早高温下反应溶解消失,晶粒变的粗大,使得晶粒间作用不均匀,晶间应力不均,铸锭裂纹倾向增大。
  3.3减少熔体在铝液中停留时间
  熔体在炉内时间越长,合金中的非自发晶核逐渐减少结晶组织变粗,使得铸锭晶粒度粗大,粗大的晶粒易产生裂纹,导致铸锭出现裂纹倾向增大。
  综上所述,熔体质量对铸锭裂纹有着明显的作用,在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确保熔体质量。
  4.铸造条件
  在铸锭凝固结晶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和收缩应力,固极易出现裂纹及表面拉裂缺陷,这主要是于铸造是结晶器液面高度,铸造温度、铸造速度、冷却强度等铸造条件有关。
  4.1 液面高度
  液面高度是指结晶器内液面距离结晶器下沿的高度。液面高度越低,有效的结晶区就越短,冷却速度快,活性质点多,晶粒细小、而应力分布均匀。同时结晶区内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的析出距离短,有利于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和析出,使应力平均,从而降低裂纹倾向。但液面过低,不平衡结晶趋势增大,扩大了合金的脆性区温度空间,易出现裂纹现象。因此液位高度控制在60-80MM之间。
  4.2 铸造温度
  在其他条件一定下,铸造温度的提高,使得铸造液穴的深度增加,柱状晶形成倾向增大,合金的热脆性增大,裂纹倾向增大。同时铸造温度的增大使得铸造时一次冷却的型壳重熔,易出现漏铝事故。铸造温度偏低,使得铝液粘稠度增大,使得铝液流动性降低,温度梯度变大,内应力增大,裂纹倾向增大。因此铸造温度选择在700-720℃之间,同时必须根据环境温度和水温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
  4.3 铸造速度
  铸造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铸锭的结晶速度、液穴深度及过渡带的宽窄,是决定铸锭的重要参数。随着铸造速度的逐渐增大,铸锭的平均力学性能沿着铸锭截面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增大,导致裂纹倾向增大,但塑性提高。我们选择速度在53-58mm/min。
  4.4 冷却强度
  冷却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水流量的大小,固我们分析水流量即可。随着水流量的增大,铸造的结晶速度增大,溶质元素扩散慢,晶粒细小,减小了偏析度,同时力学性能也随着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宽幅的铸锭,大面水流量的冷却必须要均匀,若出现不均匀使得铸锭大面应力不均匀,导致铸锭裂纹倾向增大。水流量取值为260-280m?/h。
  5.结论
  在控制宽幅5083铸锭通裂方面,在工艺上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格控制5083合金成份及杂质元素。
  (2)确保熔体的洁净度。
  (3)选定合理的铸造参数。
  参考文献:
  [1] 肖亚庆,铝加工技术实用手册,2005.
  [2] 郝志刚,黄晶等,5083,铝合金大规格扁锭熔铸工艺研究,轻合金加工技术2006.
  [3] 周家荣,铝合金熔铸生产技术问答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 赵世庆, 钟利,铝合金熔炼和铸造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5] 周庆波,化学成分对5083铝合金性能的影响,轻合金加工技术,2007.
其他文献
as one of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input,teacher’s talk plays a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of Chinese students.This study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les
【摘 要】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从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国重要课题,我国更是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用于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环境建设的积极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保护  当前,我国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城市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的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效的交通离不开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的运营维护与正确的交通引导。本文以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现状与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为着眼点,以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的优化为抓手,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优化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其
在纸出现以前,人类曾经使用过许多材料来写字记事.最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上或兽骨上,叫做甲骨文.商周时代,人们又把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者刻在石头上.叫做钟鼎文、石鼓文.到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建筑给排水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在给排水设计中会涉及到电力、暖通、建筑结构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要想做好建筑给排水设计,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就要做好横向沟通,使这些相互关联的专业紧密配合,以达到最佳供水效果。本文首先对横向沟通做了概述,然后分别探讨建筑给排水专业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电气专业和暖通专业的横向沟通与配合。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横向沟通;配合;消防系统;暖通  一、横向沟
【摘 要】江西省电力工业发展主要面临一次能源匮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的巨大矛盾、煤炭消费比重偏高与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的矛盾。随着我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用能需求巨大,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对能源与环境带来新的挑战,而要解决能源以及环境这两大制约、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大量使用清洁的分布式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根本出路,城镇化进程恰恰是加快这一调整的最佳契机。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新型城镇化;能源发展  0
中国有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1996年,国家组织了200多个学者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并于2000年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这个年表把中国的历史往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