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富《紫微高照》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画
其他文献
自作诗《抗瘟疫》草书34cmX 23cm 2020年  江汉啸风云,山川对鬼歌。  杏林群英际,立春意如何。  谢和平  湖南双峰县人。字岂弟,号二步山人,中共党员。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原煤炭工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一北京校区一校长、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京腔京韵,儿女情长;剧美天府,浩然成昆。  攀枝花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浩然成昆》 于2021年6月10日晚在成都新声剧场首演,现场观众随着演出进程中剧情的推进而抱以阵阵掌声,演出结束时纷纷给予热情的赞扬,首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调式鲜明的皮黄腔细腻流畅,饱满真挚的人物情浸润代入,规范严谨的戏曲程式悦目共情,《浩然成昆》以新中国铁路建设者不畏艰险、开山修路的戏剧故事和铁道兵战友间风花
往年我写优衣库  写硕鼠  写一条狗穿得花里胡哨  分不清公母  我还写中东难民  写最帅的逆行  写桥之悔过  写漂亮女警  直至看到只空鸟笼  我改变了主意  请你别问什么原因  七月的早晨  我顺着家乡的河流  跑啊跑  晨风吹着口哨  迎来小草和紫色花朵的微笑  每天都会遇到两兄弟骑着单车  一前一后,一大一小  每天都要经过一处废弃的库房  房门上写着“内有恶犬,严禁偷盗”  每天都会遇
我的版画作品就是主观的感觉,是非“研究”的“感觉”,画面看似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人或者动物,却都是通过我主观“感觉”后表达出来的。  夜行动物,是很多外人对画家们常有的称呼,因为我们总是在夜里开始画画——夜晚确实迷人,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为所欲为。然而我却选择在白天创作,就如我的版画作品一样,无论是创作题材还是状态都像极了白开水——看似普普通通,却是我每天都需要的养分。  初学画画时就是帮老师印版
孟德芝出身于蜀绣世家,外婆唐正英是民间绣工,母亲包世群是蜀绣厂的高级绣工,她从小就在绣花绷架下长大。  出生于1961年的孟德芝,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每逢过年,蜀绣厂都会发真丝绣花被面作为福利,所以当时虽然大家穷得吃不饱饭,但厂里家家都盖的都是真丝绣花被面。  学生时代,孟德芝学习成绩不错,在文科快班,1979年参加高考,学校里七十多名考生,只有她和另一名同学上了录取线。后来,因为填报师范,志愿
主管单位: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马楠  MANAN  《云杉》主编。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现为木里藏族自治县文联主席。作品散见于《四川日报》《民族杂志》《四川经济日报》《精神文明报》《凉山日报》《凉山文学》《攀枝花文学》《人民文学》等报刊。  寄语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云杉》杂志于1985年诞生,历经三十六载的拼搏求索,春耕夏耘
主管單位:隆昌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隆昌市文化馆  唐水莲  TANGSHUILIAN  《莲峰》负责人。四川隆昌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班学员,首届林非散文奖获得者。作品散见《华夏散文》《现代艺术》《草地》《四川日报》《四川作家》等报刊。  寄语  《莲峰》是隆昌市本土创办的综合文化期刊。刊物立足隆昌,面向全国征稿。办刊宗旨着力于传承隆昌优秀文化,培养隆昌文化新人
喻德刚《间隙》版画 115cm×95cm 2019年  喻德刚  1965年生于四川隆昌。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1989年至今在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干美术学院任教,副教授。作品先后入选国家级、省市级展览,并榮获多种奖项。
“丁零零……”下课了,我拿起水杯刚要喝水,忽然听见后面的苏昊铭在大喊:“呀!不好了,小鸟怎么飞到这儿了!”我满不在乎道:“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本来教室开着窗户,有小鸟飞来司空见惯嘛。”可扭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麻雀竟飞到了苏昊铭的水杯里。我顿时来了兴趣,连忙跑到跟前一探究竟。  這只小鸟的全身是灰黑色的,比绿豆还小的眼睛正无助地望着我们,还不停地扑腾着羽翼未丰的小翅膀,不时发出貌似求救的哀号声。看样子
樊云   1983年大学毕业,199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6年四川省诗书画院刘朴工作室研修生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画院特聘画师,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出版有《樊云山水画集》《樊云画扇》等。   国画谓之国粹,一幅上乘佳作之美,不仅要其墨色丰富、气韵生动、骨法矫健……,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启迪哲学的思考,洞悉纷繁的人生。若深谙此理,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