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之旅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old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春山居图》算得上是一幅奇卷——人奇,画奇,事奇。
  此画作者黄公望是元朝人,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他本名陆坚,幼年时被过继给一位黄姓老人,因“公望子久矣”,故名黄公望。
  在人们的印象中,要想搞出个名堂来,就要从娃娃抓起,如练书法、下围棋、弹钢琴、画画儿、写文章……否则就成不了这个“家”那个“家”。不过,黄公望的一生就像他的《富春山居图》一样沉浮不断,他中年为一小吏,四十六岁下狱,五十岁被释放后才随着赵孟烦学画。他的例子告诉我们,其实真没必要把娃娃们抓得体无完肤,也许应该让娃娃们自己去寻找能令自己犯“痴”的事物,就算五十岁才开“痴”也不迟。
  黄公望出狱后皈依全真教,这让他身上的神秘色彩更加浓重,据说他老年时当真是仙风道骨,鹤发童颜,最后是“羽化登仙莫知所终”。
  至正七年,黄公望正隐居于富春江附近。他每天游山玩水,兴致到了就画两笔,他的师弟无用师看到后当即恳求黄公望将画送给自己。这样的创作过程简直是一种享受,古人可以多年如一日地专情于某个事物,将其臻至绝颠,因而古代大师辈出;而现代,我们大约等不了这么久,大势的浮躁造成了大师的缺失。
  就这样,黄公望用双目将富春江沿岸的美景全摄人心间,再由笔下淌出,有人说画中这“跌宕起伏”的山川就是黄公望一生沉浮的写照,我们分不清到底是人像画还是画像人。
  大作于至正十一年完成,黄公望写好题跋,把画交给无用师。不久后,他就潇洒去游玩儿了,再也没回来。
  灵宝似乎总是于乱世藏盛世现。王朝更迭至明代,《富春山居图》辗转流落到了“明四家”之首沈周手里。
  沈周何许人也,多数人不知道,但他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弟子——唐伯虎。虽然“唐伯虎点秋香”的野闻估计是众所周知的,而沈周的画作成就却不见得都有所耳闻。
  据说沈周得到此画后大叹,时不时就要拿出来欣赏一番。后来沈周将《富春山居图》交给他人装裱。像所有狗血的电视剧一样,装裱匠有个不肖的儿子,偷偷将这幅画盗走,卖给了别人。
  可以想见,闻此噩耗,沈周该是怎样的痛绝。但大师到底是大师,如果说陆游胸驻兵马十万,那么沈周心头必然蕴有大好河山。在思念成疾的情况下,沈周愣是将《富春山居图》背临了一遍,拿现在的《富春山居图》(沈周卷)和原作对比,我们可以知道,沈周的背临几乎树石不差,仅在着色上和结尾处略有不同,这不同便是两位大师跨越时光的交流。
  戏剧部分又来了。不久后,沈周的朋友樊舜举告诉他,自己得了一幅了不得的画作,邀他一观。对,你没猜错,这幅“了不得”的画作正是《富春山居图》。
  时光荏苒,《富春山居图》的下一任主人是明万历年间的大官董其昌,此人的艺术才能罕见地能和官位成正比,得到此画后大呼“吾师乎,吾师乎,吾师乎”!
  然而几乎每个“好爹”都会有个坑爹的儿子,董其昌更不例外。小董仗势欺人,无恶不作,终致民怨沸腾,群众抄了董其昌的家,这就是典故“明抄董宦”的出处。
  董其昌举家出逃,仓皇中还不忘挟着《富春山居图》。后来迫于生计,董其昌在山穷水尽时将画作典押给了吴洪裕。
  吴洪裕膝下无子,有人说他将这幅画当亲儿子一样珍视,还为它盖了楼,楼名“云起”,专设一“富春轩”。后来清兵入关,吴洪裕决定逃兵荒,他有珍藏无数,但只带走两样一一隋代书法家智永和尚的《千字文》和这幅《富春山居图》。
  顺治七年,老吴行将就木,舍不得自己的珍藏,令侄儿烧掉《千字文》和《富春山居图》。《千字文》在火焰中消失。随即画卷被展开丢入火盆。画被从中烧断,吴洪裕闭上了眼,此时,侄儿赶紧将画作救起收到角落,再将另外一件大作扔进火盆。
  就在完成这一切后,老吴回光返照,睁眼看了看火盆里的灰烬,然后瞑目了。
  自此,《富春山居图》分为两部分。《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因有黄公望题跋的主体部分,故简称《无用师卷》;另有《富春山居图》(剩山卷),即此图的另一小部分,简称《剩山卷》。
  时光流转,有人向乾隆帝进言,述说《富春山居图》的种种妙处,于是乾隆下令寻找此画。有人进献了《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此画为赝品(假货),题跋上记载此画是送给一个叫“子明”的人的,故此命名。乾隆是个喜爱画却不会爱惜画的皇帝,山水画讲究“计白当黑,虚实相应,无画处皆成妙境”,但他爱极了它,兴致来了就在上面题几个字。自己题就罢了,兴致到了还会叫上大臣一起题字。
  幸而《子明卷》只是赝品,后来有人将真品《无用师卷》呈给乾隆,却“经鉴为赝”,也就是被鉴定为赝品。《无用师卷》就这样躺到了大清库房的角落里,一直睡到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败退我国台湾岛前夕才被吵醒,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剩山卷》在清代未曾入宫,后被一个叫吴湖帆的人从朋友的杂物堆中发现。后经调解,吴湖帆将其捐赠给浙江博物馆。明珠蒙尘,终现光华。
  2012年6月,《剩山卷》和《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出展。分离360年,两幅残卷终有所小聚。
  一幅奇卷,分分离离,让人感慨。愿有一日,合壁永久。
其他文献
大海的秘密(下篇)
下午第二节自习课的课间,小奇走出教室到走廊上向远处眺望。老师说过,长时间学习之后可以通过望远的方式缓解眼睛疲劳。  远处有山,还有错落的楼房。看看这座山,瞧瞧那栋楼房,小奇的目光在不同的物体之间移动,感觉眼睛放松了许多。突然,一片红光映入他的眼帘,定睛一看,只见左前方的国贸大厦火光四射,格外耀眼。  小奇大惊失色,喊道:“不好啦,不好啦,国贸大厦着火啦!”  同学听见了,争先恐后地跑来看热闹。  
网友:奶茶加醋就能检验是否含奶  检验奶茶里是否真含有奶,方法很简单——加点醋进去即可,如果出现明显的絮状物和分层,就说明含有奶成分,如果看起来没有变化,就说明不含或者只含少量奶的成分。原理就是醋会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这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评论,因为简单易操作,此法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肯定,成为了一些人挑选奶茶的依据之一。  实验:出现絮状物,分层情况各有不同  取3杯奶茶,两杯杯装,一杯
“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与世隔绝感,像是在外太空的星球表面。”这是美国导演卡梅隆从马里亚纳海沟归来接受记者采访时所发表的感想。最近,中国的“蛟龙”号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 000米深度。神秘的马里亚纳海沟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马里亚纳海沟什么样  全世界深度大于6 000米的海域很少,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2%。在深海海域中,不少地方有海沟存在。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沟槽,一般两壁较陡,形状狭
你有过“后怕”的经历吗?就是经历过一件事,到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害怕、不安。對,那就是“后怕”。如果这种“后怕”的感觉过于强烈,就可能是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就是在恐怖经历后留下的心灵创伤。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调动想象力能帮助人们消除恐惧。  在实验中,研究者先让一些志愿者在听到特定的声音时承受轻微的电击。这是为了使志愿者对这种声音感到恐惧。接着,研究者安排志愿者想象刚才
照镜子认得自己  你会照镜子吗?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是侮辱智商,其实这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却是鉴别一种动物聪明才智的好方法。  研究表明,黑猩猩、大象、海豚和乌鸦等智力较高的生物能够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自己而非另一同类,那么鱼呢,它认识镜子里的自己吗?  现在,日本和德国的研究人员首次确认,鱼类能认得镜中的鱼就是自己,这说明它们的智力要比人们想象的高得多。  在实验中,研究团队挑选了一种名叫裂唇鱼的
心理咨询是不是简单的陪聊?接下来的研究给了我们有力的证据。  實验使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心理咨询情景下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大脑同步性进行研究,并与聊天情景进行比较。34名来访者被随机分配到咨询组或聊天组,进行40分钟的心理咨询或聊天。结果发现,与聊天组相比,心理咨询组的来访者和咨询师在右侧颞顶联合区出现了更强烈的脑同步。恰好,右侧颞顶联合区是一个和社会联结、认知同感和心理理论相关的脑区。这进
大海里,珊瑚礁中,小丑鱼路过一片海藻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一阵阵呻吟:“难受!难受死了!”  小丑鱼吓了一跳,大声问:“是谁在喊?”  蝴蝶鱼从海藻中探出头来:“我!”  “你怎么啦?”  一条蝴蝶鱼慢吞吞地游出来,愁眉苦脸地说: “别提了,我以前受过伤,这伤口老是好不了……我想,我快要死了!”  小丑鱼同情地望着蝴蝶鱼,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啊,你不会死的!你快去找清洁鱼治病啊!”  “清洁鱼?它会
如果吃喝得不满意,一般我们就要从制作上想办法,改善品质、调剂味道等。然而,有人别出心裁,在杯盘刀叉等餐具上做文章,竟然还达到了预期效果,真有点不可思议。  能够当空摄水的“神杯”  外出旅游爬山时,若水带多了太累,带少了又不够喝。别忙,一种能像神仙一样从空中摄水的神杯,能帮上大忙。  这款出自于奥地利发明家之手的水杯,能够从周围的空气中提取水分,是缺水地区难得的取水工具。其工作原理很简单,只是借助
谢小星:滨海小学六年一班的学生,酷爱推理,善于思考和破解谜题。谢小星认为,在侦探世界中没有破解不了的谜,只有还未被发现的真相。  徐玲玲:滨海小学六年一班的班长,作为警察的女儿,她勇敢大气,富有正义感。她和谢小星是一对小冤家,都是滨海小学“推理第一人”的竞争者。  王多宝:谢小星的表弟,大家都叫他宝仔,他是谢小星的迷弟,喜欢画漫画,希望将来把谢小星所有的推理故事画成漫画故事。  星光侦探团:以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