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的优化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zm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普通高中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地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同步展开。新课程改革积累了部分经验,国家、各地区的地理教育教学也在积极的进行总结和改革完善。其中地理教育教学的基础——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内容、形式、结构也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基础环节教育工作者为适应落实新课程的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优化调整处理。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优化处理不仅为了适应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在新课堂中更好的为学生学习,还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关方法、能力。
  地理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发展,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是新课程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迫切要求高中地理教师积极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适应社会发展丰富地理知识,促进教师对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优化处理。
  一、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优化处理考虑的原则
  1、遵循课标要求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设计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因此,应首先考虑课标要求,选择能够达成目标的知识内容和材料,以及活动的题目,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优化处理。
  2、尊重教材特色原则
  现行的新教材已对地理知识进行了调整,突出地理知识的系统简练,更具开放性,“活动”增加。尊重教材特色,知识优化处理充分考虑。国家使用多版本的教材也体现了地理知识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材特色。
  3、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考虑必修教材中包括了高中地理主要知识,从高中地理知识掌握的要求,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打破教材的束缚,教材中部分内容的安排也有不合理之处。
  4、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原则
  所教学生不同,其认知水平也有所不同,所以结合当地实际以及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和补充。例如,高一学生地理的学习,由于初中地理学生同高中有时间间隔,学习要求也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固然需要转变。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合理安排知识的内容和形式。
  二、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优化处理的内容
  知识的分类多种多样,因此地理知识的种类也因各方观点描述有所不同。本文对高中地理知识优化指的是高中地理学习中显性的地理知识,即能用文字、數字、图像等表达出来,容易以实体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能经编辑整理的普遍原则和内容。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有教科书呈现的地理知识,这也是主体。此外,还有其他教材没有出现的地理基础知识,典型案例材料、生活经历的事件、地理现象等。其形式有教科书中的各种形式,其他文字、数字、图片、影像等形式。
  三、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优化处理的形式
  1、知识分层次
  主要考虑两种情况,第一依据同一年级学生的掌握知识能力的差异,第二同年级学生地理知识掌握要求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知识。例如同一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可以参考考试说明层级要求,来安排同一知识点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不应把高考的内容和要求全部放进高一高二年级,课堂容量太大,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应分层次处理。
  2、结构调整
  依据地理知识学科内衔接、逻辑关系和系统,可对教学内容结构进行调整,顺序的调换。
  3、内容增删
  综上原则考虑,对于内容难度不适合该层次学生学习,进行删去,以及补充材料。
  4、呈现形式的变换
  综合考虑,其中考虑课堂教学实际条件,展现知识的形式除了教材呈现的以外,可以是板书、板画、复印资料、多媒体声音、图像等。生动多样的知识展现形式有利于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利于学生发现、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四、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优化处理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课堂教学思想观念及时转变
  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目标,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教师应具备必需的地理素养、观念。终身学习是对教育者的最基本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常有的弊病就是成为一名较早知道学习内容的中学生。这样的教师就是把学生掌握的知识变成自己知识的复制品,这种做法是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对学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教书育人”应对被教育者负责,为其今后的发展有利才是教育者的选择。因此教师要从思想观念方面改革,改变认识,精心优化处理高中地理知识。教师关心生活、关注热点,具备发现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慧眼和头脑。
  2、更新知识、拓展教师知识宽度和深度
  教师掌握的知识不应局限于教科书、教参,还应从多方位获取知识,现在网络发展,充斥着各种教学资源,教师在及时更新的同时,要对知识进行选取筛选,这就是对知识的优化处理。知识的优化处理不局限于教科书,也不局限于地理学科内,学科间联系紧密的知识应进行学科间知识的融合,这样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有帮助,最终对学生分析问题、未来发展也是有利的。
其他文献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它是一类非常讲究思考的题型,逻辑性特别强,而且涉及面相当广。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因此,应用题常常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此外,在应用题教学中,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时,学生似乎都是懂的,可当学生自己去做时,就如同迷路的孩子一样,找不到“题路”。可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为此,笔者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精心设计了应用题七环教学法,收到了可观
在数学课堂上,我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听懂了当堂课所学的知识,也会独立解决相关知识的练习,但是如果把题的类型稍微变换一下,或稍微增加一下习题的难度,一部分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个人认为,是我们数学老师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还不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以下几方面浅析数学课堂上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首先让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这
【摘 要】西藏边境海拔几千多米高的农牧区小学生普遍对学习数学缺少兴趣,藏区小学生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农牧区小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良好道德观念,更要提高农牧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以及主动思考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愉快教学方法应用于农牧区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意义,以及愉快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 愉快教学 低年级教育 心理特征
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某石化污水库周边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背景值。采用外源法在供试土壤中施加重金属Cd、V,测定其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