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q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晨曦的缱绻中渐渐醒来,雪停了。
  窗外,浅色的天穹漫出一圈光晕。青灰色的石砖上一片雪白,墨绿的灌木丛间散落着昨夜她留下的痕迹。小径上没有人踪,天空中没有鸟鸣,一切寂寥安静。
  沉默无声,仿若有声。
  想象着前一晚子时,她来了,于是繁星都敛了光泽。她随着风旋转下落,轻巧地降临。牵起不眠人的愁绪,于灯火阑珊处忆起了故人,疑了光影,冷了画屏,到那角落里赏著落梅与横笛,更无人处月胧明。
  再无白乐天“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给她温馨,也无需看他“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的孤寂。她素来喜欢李商隐所言的“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那般自然。若日出便要消融,那也无妨,她还是飘摇得自在,悠然舞着烟雨月。
  然而她这精雕细刻出的轻盈,终有一日不复洁白绝美。她亦是知道的,却不曾回头,如飞蛾扑火,自有她的执着。无暇在乎是否会落入泥潭,无心多虑会否迷失方向。
  她一定听见了星空的不舍,一定听见了明月的留恋,刻意放缓了脚步,在风里回旋,作别,一夜翻飞,不曾倦息。她终无法细细赏玩良辰美景、车水马龙。
  天气回暖,午后时分,阳光和煦。
  雪化了,仿佛她从未来过。她留下的纯净终还是染了凡尘,可山石草木会记得,她曾来过。
  她自在飘扬了一夜,落得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刻鸟还未鸣,人还未醒,天幕如洗。
  万籁俱寂。
  教师点评
  自然景物里,馨忆偏爱冷冬里沉默的雪,又能以自己的视角点染出万千风情,细腻灵动———有古人的优雅诗情涌上笔端,有洞悉世事的感慨铺于纸面,也有思索人生的非凡理趣引人遐想。馨忆总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欣赏到美丽独特的景物,更能品出深邃动人的情思。
  (许晓颖)
其他文献
一天  我从梦中醒来  发现自己变成一张干净的白纸  安稳地躺在书桌上  一双稚嫩又灵巧的手  给我安上一对飞向蓝天的翅膀  或许,我会从干净明亮的窗户飞走  或许,我会从宽敞整洁的阳台离开  但毫无疑问,我承载着的是梦想与希望  如果可以,我要飞到璀璨的星空里  去寻找,宇宙的边际  去探索,行星的奥秘  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我愿化作一颗永不熄灭的流星  在浩瀚的夜里,划出一道不朽的光明  
我们小区的小广场中央,曾经有一棵很大的桃树。  树干是棕红色的,树皮很光滑,泛着健康的光泽。说它很大,其实也没到遮天蔽日的程度。不知道何时栽的,只记得春天有像童话故事里描述的那样一树云蒸霞蔚的粉白桃花。  夏天枝繁叶茂,我们喜欢爬上树,坐在树枝上,任两条小腿垂下来,摇晃着,想象着自己正坐在海盗船的桅杆上。这一刻,我们远离了单词、古诗和阿拉伯数字,自由自在地研究着该往哪座神奇的海岛航行。  秋天,桃
瓷白色为身,藏青色镶边,时而几株牡丹锦簇,争妍盛开;时而数朵红梅傲雪,迎寒独绽;时而几尾锦鲤流连,竞跃水面……水墨晕染间勾起回忆,这,是外婆家的老物件———搪瓷碗碟。  儿时夏日,我总在外婆家度过。疯长的枝丫遮不住烈日,蟬鸣鸟叫声此起彼伏。童年时如何嬉闹早已忘却,记忆的碎片亦是七零八落,难以名状。可不知怎地,我总记得外婆家的那些搪瓷碗。每每与伙伴玩得大汗淋漓,外婆总会端着大大的搪瓷碗追过来,催我喝
事件回放<<<<  近日,一条学生自制固体火箭成功发射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这则视频的作者、火箭的设计者名叫刘上,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刚完成大一的所有课程。视频中所有步骤都由他自主完成,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之多,令网友们大呼“真是专业大神”!  时事鲜评  制作可以升空的火箭并非买几块材料拼接起来那么简单。据了解,刘上用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了设计、制造、测试等一系列过程,且完
春风  柔和地走来  傍着四月的清香  吹散小溪的平静  荡起春天的朦胧  有姑娘的温柔  像云一样多愁善感  胜过枫叶的娇羞  只是轻轻地展开歌喉  便引来百鸟高歌  春雷  匆匆从远方赶来  为唤起崭新的明天  面对大地振臂呼喊  送给它一个期盼已久的回应  敲碎封冻的薄冰  拽回久违的暖风  虽然喉咙有些沙哑  有力的震颤  给人以激情  预示新的春天的繁荣  春雨  思念太深,太久  一冬
周日的早晨,不同于平常上学的日子,少了往日的匆忙,多了几分悠闲。我躺在床上听着厨房里母亲煎炒烹炸的声音,感受着这最美妙的时刻。连日来,学业上的压力和烦恼缓缓消散在从厨房飘来的香气里。  小时候,我最喜欢在周日的早晨赖床。几束阳光透过未拉紧的窗帘缝隙,在被单上洒下一床碎金。我嗅着太阳的味道,惬意地打盹儿,却在厨房里传出的“咕嘟咕嘟”“刺啦———”“噗———”声中陡然清醒。我赶紧起了床,阵阵香气钻进鼻
练赛艇的第二年,我开始向往某天肆意地用船桨划破飞溅的白浪,习惯了暂时的疲惫和肌肉酸痛。但十三岁的心里,正涌动着太多的纠结和不安。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训练。一个动作反复做很多遍,手指关节处一次次磨出茧子,又一次次脱落。那种累和疼痛让我望而生畏。  这次真的要去湖里划艇了。  我是队里经验不足的队员之一,我紧张地抓起桨,扛在肩上。桨身很长,沉甸甸的,在我肩上晃来晃去,就像我的心情飘来荡去七上八下。  
东海赠给它一层狂澜,晶莹的浪花绚烂了半边天空;夕阳给它留下一道光芒,映红了西边大山的半边脸;广寒宫给予它一份热烈,温柔的月光抚摸着这条古老的大江,呵护着每个奋勇拼搏的梦想。观海·听涛  从海上奔来的潮水,如雄狮一般拍打着岸,撕扯着,怒吼着;从大陆奔去的江水,裹挟着自己的灵魂和情思,演绎着变幻莫测的人间万象,而涛声依旧孜孜不倦地抒写着人们的雄心壮志。  “噫!”一声乡音,引得我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望去
一说起阅读,你会联想到什么?  很多同学可能立刻联想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这类文学经典。不错,这些伟大的文学经典著作既能帮我们打开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文学修养,又能帮我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不过,在这里,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仅仅读文学经典是不够的。在探讨“读什么”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想明白“我们为什么读”。  哈佛大学知名教授戴维·珀金斯在他的专著《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题目  要求:1.以“想起你的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作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题解  首先,同学们需要给作文题目补上一个主语,那就是“我想起你的好”。其次要找到该题的中心词———“好”。这“好”,是“你”对“我”的关心、帮助、理解、期望、尊重等。再次,题目中第二人称的“你”可以是你的父亲或母亲、老师、同学、朋友,抑或是陌生人,甚至是你阅读过的书中人物,他们对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