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化生物课堂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多媒体工具在生物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所带来的诸多益处。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本文中就结合了自己运用多媒体教具开展生物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简单谈了几点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希望对进一步优化生物学科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物学科;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生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如火如荼的席卷各个行业,教育教学领域也开始与这一新兴产业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具的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工具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传统教具所不具备的作用,然而,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恰当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也是一门大学问。作为一名从事生物教学工作的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如何运用好这门技术来更好地位生物教学工作增色呢?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再加上大多数情况是在严肃的课堂上来完成教学活动的,这样就导致大部分的生物课堂氛围都较为紧张压抑。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分紧张压抑的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因此,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工具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到“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池塘生态环境视频,在视频中,有轻松在池塘游泳的鱼儿,有呱呱直叫的青蛙,有蹦来蹦去的各类昆虫,美丽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了大自然的美妙情境中,学生的身心会得到有效的放松,从而逐渐调整出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利用多媒体工具突破重案点知识
  学生对一堂课的重难点部分能否充分理解和掌握是一堂优质课的重要指标。按照课堂教学计划,几乎每堂课都会有重难点部分,如何有效突破这些重难点知识是教师在备课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高中生物学科中,重难点知识往往都具有抽象性较强的特点,要想理解这些抽象的重难点知识,往往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一能力恰恰是大多数高中生所欠缺的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把抽象的知识进行直观化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手段,将抽象的文字化的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在形象的知识面前,学生的学习难度自然会大大降低。就拿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来说,由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通过常规的实验器材又很难把这个过程完整的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利用多媒体工具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Flash课件,将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可以看到一个形象的连续的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利用多媒体工具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很多时候,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对一些内容进行删减,而经过删减后的教学内容容易出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过于单薄,缺少必要的材料支撑,二是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三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被切割,知识显得过于零散,不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怎样才能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呢?多媒体工具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了。在传统的教学工具下,教师需要一字一笔地将重要的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形成板书,这样的方式不但效率低下,内容量也十分有限。而有了多媒体信息工具就完全改变了这一局面,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先准备好,到了课堂上直接运用电子白板,在几秒钟内就将教学内容呈现到学生眼前,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知识的传递密度。
  四、利用多媒体工具优化课堂实验教学
  生物学科是一门围绕着各类生物实验建立起来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与理论知识的传授相比,实验教学活动往往对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要求更高,在课堂环境下,很多的生物实验都是无法正常开展的,而这些实验偏偏对知识的讲解又非常重要,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就拿“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来说,这其中涉及到的“渗透原理”是一个难点问题,而突破这个难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以直观的实验来化解难点,然而,渗透实验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观察到漏斗中液面的变化,不仅如此,水分子透过玻璃纸的过程是一个微观的过程,用肉眼根本就无法观察到,这样就使得这个实验失去了课堂实验的价值。然而,这个实验本身对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又至关重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以多媒体课件为工具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来演示漏斗中液面所产生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将玻璃纸两侧的溶液进行放大处理,并绘制出水分子渗透的整个过程,使得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液面的升高是水分子渗透进半透膜所造成的,这样学生就直接抓住了渗透作用概念的核心,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难点问题。
  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工具的优势远不止以上提到的几点,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加利用这个有效的教具,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努力规避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以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来为生物教学活动加分。
  【参考文献】
  [1]许颂强.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3年02期
  [2]赵洪义.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3]吴志辉.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4年09期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吕市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模具CAD/CAE/CAM”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基于“教学工厂”模式下的模具专业课程的实施与教学。
【摘 要】本文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化互动为要点,剖析合作互动在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中的实践指导意义。突出知识难点、团队互动和情景再现,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觉性和合作性。探讨任务互动模式运用是深化英语教材资源和彰显学生学习主体能动作用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任务;合作;过程  现行英语教学更多彰显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多给学生自由合作和互动交流的机会。但课堂教学需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律,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这是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灵活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普遍囿于传统教学的束缚。而地理是一门综合型学科,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这是高中生地理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就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职与中专教育分会会员单位信息变动很快。为了便于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联络,经研究决定编印2012版分会联络手册。请广大
陶行知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与西方先进德育理论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活德育理论。在德育过程中,陶行知紧紧围绕生活这一中心,立足实践,在生活中培养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高职广告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明确广告与会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化、校企合作方式灵活化、师资队伍建设
【摘 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资源,已广泛地运用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科学领域之一,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数学的教学过程来,他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了、美丽了。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恰当、正确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摘 要】提问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好的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一个好的提问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充满自信,这样也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在兴趣的激发下还能够逐渐的提升自己的整体数学成绩,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结合课堂提问展开如下几点教学见解;具体分析见以下几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精心设计提
文章探索了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平台上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提出了分别以企业产品和自主研发产教结合的项目为依托所开发的两种类型的技能式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