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養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我们将把在教学中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的最终目的理解为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掌握解问题的一般策略或方法,从而达到真正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兴趣;教学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发现存在如下两个不理想现状:首先千篇一律的问题呈现形式,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不能提供创新的机会,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其次,忽视了语言教学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最后,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转化过程重视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字式子——实际问题的答案”这几个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为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本人有如下三点肤浅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觉得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学那么多数学有什么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比如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
  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4.鼓励攻克数学,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从基础入手,树立学生学应用题的信心
  从前面调查的结果看来,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要先从基础抓起,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简单的应用题背景较简单,语言较直接,容易使学生领会如何进行审题,理顺数量关系,容易建立数学模型,为解复杂一点的应用题打下基础,又能带给学生成功解题的体验,增强学应用题的信心。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弄清问题——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教学中会常遇到这样一情形: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迟迟不动笔,听老师读过题目后其中部分学生就开始写了。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读题,尤其是文字叙述较多的题目更是这样。那么如何使这一部分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呢?我在教学中对这些同学强调三点。
  1.完整读题。有些学生对应用题有一种畏惧感,放弃解决问题主动性了;有些是嫌罗嗦没把题目读完整。所以要求他们必须认真读完题目。
  2.划分题目。题目中一部分是交代题目背景或介绍有关信息的部分与解题关系不是很密切;题目中另一部分是包含着解题所必须的条件的部分。可以将题目划为这样两部分。
  3.精读题目。将题目划为两部分后,精读另一部分,理解其中每一个语句所描述的量的意义。如上面例题的文字叙述较复杂,题目读完后可将它划为两部分,再精读与解题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就不难找到解决办法了。
  四、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构建数学模型,找准数量关系,把握好解题的主题方向
  “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个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怎样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呢?有条件的最好运用多媒体来配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只展示结果,更应重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教会学生思考。应用题所涉及的知识面一般不是单一的,存在的数量关系也不会明显的。题目不但出现一些专用术语和隐含的条件外,还要联系到一些有关的公式。如行程公式,面积公式,利润率公式,各类函数的关系式等。因此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熟识常用的公式,判断出应用题属于哪一类知识类型。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自然地“悟”出其中的道理和规律,从而潜移转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过程、建立正确数学情景和模型的方法。
  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利不亏?商品销售是贴近生活应用问题,也是当前中考热门考题。乍看这个问题,由于这两件衣服的销售价格相同,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所以容易感觉总的结果是不盈不亏,但是经用方程进一步探究,可知总的结果是亏损。这就体现了运用构建方程模型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五、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时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
  1.摆脱定势。有些应用题,显示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化思考角度,让思路清晰可辩。
  2.整体思想。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特别好。
  参考文献:
  [1]宋孝敬.谈谈高中数学应用题的做法[J].才智,2012(36).
  [2]李宝铁.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
  [3]马广一.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本知识,都是我国优秀文化长期传承下来的,其中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想要将此文化延续下去,便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但是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其情况似乎不太乐观,其中存在很大的不足,严重局限着教学的发展。且21世纪的教学和以往的不同,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样将来才可能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才可以给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因此,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些,必须要尽快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该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情感的综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单元;目标;情感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习惯于以一篇文章为单位划分重点,忽视或省略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惠精神,在英语课堂中构建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行动力和自信心,在此本文将对小学英语课堂里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析,以期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本文从四个方面解析了小学英语课堂里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为利用小组合作教学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二为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给予小学生学
摘 要:体育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将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由内而外的爱上体育课。  关键词:浅析体育游戏;体育教学;有效应用  一、引言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玩”,爱玩是一个人的天性,而会玩是一个人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教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黄金阶段,是思维方式慢慢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当前仍然有很多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采用了成人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很难理解学习内容影响了教学质量,半儿童式的思维方式对于提高小学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现阶段小学教学中暴露的成人化问题,对半儿童式思维在小学高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半儿童式思维;教师教学;高效方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入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荐,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日益成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课题任务。考虑到当前初中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我们有必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推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①营造互助氛围,培养合作意识;②强化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欲望;③精心设计任务,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作学习;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并
◆摘 要:语文在小学教育中作为必修课程出现,是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其中包括对学生认字、说话、听写、阅读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加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培养  各行各业为应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都提出了相应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在当今一成不变略显死板的教育体系中更应该有更多的创新理念,为我国现代教育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也只有
摘 要: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必修学科,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水平,是当前很多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新课改要求和自身教学实际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需要具备越来越高的综合素养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