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指学生调动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开展创新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新见解、新方法、新设想,或者做出新的成绩的智力活动过程。素质教育倡导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以及应用性等特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形势下,积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思考,大胆质疑,从而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或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的一种思维能力。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征,正处于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已经具备了培养创新能力的潜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有了这种学习的动力,对所学的内容就会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探究。
  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上超市买东西,要带什么去呀?同学们大声说:“钱。”还没等老师再往下问,很多同学就从口袋中拿出钱来,有10元、5元的,有5角、2角、1角的,也有拿出少见的分币和100元大钞。这一下小朋友们的兴趣都来了。这时老师又说:“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清楚这元、角、分的不同,这样才会买东西时不出错。”小朋友们就是在这种兴趣中了解到元、角、分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换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动力。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一个巧妙的问题情境可能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找到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昨天,我们班的三位同学带了同样多的钱去不同商店买同一款且质量相同的飞机模型,结果同学A花了所带钱的35%,同学B花了所带钱的,同学C花了所带钱的0.32倍,他们三个人谁花的钱最多?谁最少?教师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是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大小,有的学生化成统一的百分数进行比较,有的换成统一的小数或分数比较。虽然学生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三者之间的互化,同时在互化过程中能够总结出三者之间进行互化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合作探究,激发创新思维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合作和相互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合作探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从而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双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并没用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实验。事先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形状的空容器各一个,让学生在圆锥形的容器里装满沙子,往圆柱形的容器内倒,看看几次能够倒满?然后再在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沙子,往圆锥形的容器内倒,观察一下会发现什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实验、交流、讨论,可以发现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也就是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体积的三倍,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圆锥=V圆柱=Sh。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动手操作,挖掘创新潜能
  学生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创新潜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拼一拼、剪一剪、补一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概括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能够获得新知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时,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盒、一把剪刀,在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某条棱上画上红线,然后让学生用剪刀沿着红线剪开,把剪开的立体图形平铺在桌子上,观察得到的图形形状,归纳总结出正方体或长方体展开图的类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不断发展思维能力,使自己的创新潜能得以全面发挥。
  五、习题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习题训练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习题训练。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在习题训练时,对同一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如,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巩固练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已知学校要建一个周长是20米的花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和结果。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青少年的素质决定着未来的国力。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习惯须从小养成,而小学课堂则是打开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窗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习题训练等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彩.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5(08):987-988.
  [2]周秋英.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養[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5(01)323-324.
  [3]黄秋水.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4(54):025-026.
  [4]魏忠海.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3(04):865-866
  [5]陈鸿莉.刍议创新思维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及实践措施[J].赤子:中旬,2014(12):731-732.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结合我校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实际,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开发了材料力学虚拟实验,虚拟实验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让学习者在逼真的情境中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关的材料力学实验过程,以提高实验仪器使用效率和实验教学效果。为开展材料力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改革  【中图分类号】TB301【文献标识码】A
【摘要】石林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特别是石林彝族的歌舞,以其浓烈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无论其表现的形式、内容还是思想艺术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学习。  【关键词】彝族音乐 内涵 传统民歌 传统器乐 新民歌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38-02  一、石林彝族音乐内涵质朴且丰厚。  彝
【摘 要】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并开设体育课程,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重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体育事
【摘 要】 日本3.11地震发生以后,由于地震对日本的核设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导致了核废料的泄漏。从而在全世界引起了恐慌,人们争相购买碘盐,造成全国上下的抢盐风潮。但是,稍微有点科学意识的人都知道,碘盐并不能防治核元素所造成的病态。再加上我国有大面积的盐田,是够中国人吃上几万年,所以,疯抢碘盐实质上就是犯了常识性错误。  【关键词】 科学知识;现实生活;伪科学;科学道理;现象  【中图分类号】G6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其调峰平谷功能成为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江苏某抽水蓄能电站岔管部分的设计要求,对带有月牙肋板的岔
粘性细颗粒泥沙在盐淡水混合区域遏电解质海水发生絮凝,从而改变了泥沙原有的沉降特性。选用长江口南槽悬沙,在双向环形水槽中进行盐度、含沙量、流速等不同条件下组合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