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语教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在我国中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展开英语教学,教师和学生不可避免要遇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教学和学习困难,所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种困难显得特别必要和重要。
  一﹑文化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忽视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这一大问题,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时常被忽视,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英语教学的重心是语言本身,并以学生对词汇、语音乃至语法的接受和学习情况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同时不少老师也片面认为中西文化交融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不像语言的听说读写来得直观,不如词汇、语音的教学更容易把握,这样也就更导致了对中西文化交融的教学法的忽略。如此一来更产生严重的后果。
  (二)文化和审美价值观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以词汇为例,便产生了各自的历史典故、独具的语汇习惯,也就给中西的词汇学习带了一定的困难,这种中西词义差异,以中英两门语言看来,主要是同一词语含义的不对称性:
  1.文化差异上的语境忌讳
  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无所谓,在西方看来可能是禁忌。比如当听到别人夸奖时,按照中国人的谦虚习惯会说成:No,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实际应说成Thank you!再如当面对外国女孩时,不能轻易地说 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因为在西方世界里,问别人的年龄是涉及隐私的问题,当然不止是年龄,像外国人的薪水等等问题,这些都不能像我们中国人之间一样毫无戒心的提及,否则便会引起对方的不快。这种文化差异的可怕在于,当我们无心地说出来却惹得别人不快,自己却不知道原因何在。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文化差异的问题,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教学。
  2.文化差异上的褒贬相反
  中西文化差异,还会产生词汇褒贬的完全相反,例如“龙”和“狗”两词便很能体现这种差异。龙,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是皇族的象征,带有祥瑞之意,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而在英语中,龙以“dragon”表示,是一种凶猛令人恐怖的动物,是邪恶,其引申义则是凶恶之人、狡诈之人。再如“狗”,在中国人的印象中,不仅是温顺的效忠的,而且含有卑贱、帮凶的贬义,与狼的含义有些接近,如走狗、狼心狗肺等。但在西方狗往往被看作是人类最要好的朋友,是褒义的,如as faithful as a dog,用来表示人的忠诚 ,Every dog has its day则意指人人都有走运的时候。可见,审美和价值观差异可能会给交流带来了误解,所以学习英语时必须熟悉中英文的具体文化差异。
  此外,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还产生了其他影响,比如英语中一个词或句能表达的多个事物,而汉语中则使用一个更为具体的词汇,如英文中的“aunt”一词可以指伯母、婶母、姑母等亲属。与此相反,有时中文中的一个词可指多个事物,而英语中则要分类。此外,中国特有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习语或成语,例如成语“胸有成竹”“亡羊补牢”,如果学生不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用英语表达出来就会使人不知所云,不能理解。
  二﹑问题与探索
  要让学生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较好地把握中西文化差异性,更好地学好外语,教师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树立文化意识,结合教材,适时渗入文化知识
  现行的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很多语篇都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英美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等,所以在语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好语言知识,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例如,在教Carnival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与狂欢节有关的资料,如狂欢节的由来,举行日期,假面具和彩车游行等特色,让学生了解欧美这一与中国传统相隔遥远的节日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感受一下狂欢节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与狂欢节有关的语言信息。
  (二)正确区分字面意义和涵义
  词的涵义指的是词的隐含或者附加意义。也就是说教师在对学生的传授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深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影响到正常交际,甚至会闹出笑话或引起对方的不快而不自知。例如:(1)英语中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会变绿或发青吗?其实,green指的并不是颜色,虽然有“(脸色)变绿”之义,但green with envy作为一个固定词组,表示的是“十分妒忌”。所以只有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际,才能真正达到词汇学习的目的。
  (三)实时地插入时事新闻教学,拓展文化视野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世界各国的交流频繁,地球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对于世界各国的大事件都可以成为教授和讨论的议题,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新闻,更应该特别加以关注。当然与中国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议题,也可以成为较好的讨论话题,比如说新闻联播2012要改版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相关的报刊新闻、视频新闻,在了解世界新闻事件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兴趣,增进知识。
  总之,中西差异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刻意的忽视和不够重视都不能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教师只有树立起文化意识,恰当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问题,才能有效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并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李定渊,孙贝妮.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刍议[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2]张俊丽.成人英语教学法探讨[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1).
其他文献
全国首届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论坛2012年12月1日至2日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23个省的近300名高职学院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指导,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协办,湖南都市职业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信息网承办。论坛主旨为“改革创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期间研讨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问题,对于规范和鼓励民办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应对新形
宁夏灌区小麦套种玉米9万公顷,受气候条件和品种更新的影响,玉米病虫害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玉米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
绍兴市人民医院于2003年开始实施电子病案管理。它的范围包括除医嘱单以外的其它如大病史、首次病程录、病程录、护理记录、体温单、化验单等内容。电子病案的管理是一种新的
【摘 要】利用生活中的物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学习中来,到实践中去”, 学生的创造潜力被充分挖掘出来,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展示,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每个教师要正确引导,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进行教学。  【关键词】物理 生活 兴趣 引导 知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利用
【摘 要】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已成为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它与传统教学相比,不仅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的,而且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它成为培养现代化优秀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 开放式教学 数学教学 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的意义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为此,教者不断探索,力图找到一种能够真正体现这一教育目的的教学模式。对
近年来,随着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的兴起,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棉铃虫也随之在玉米田持续大面积发生,已成为限制玉米高产、高效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对棉铃虫在河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