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已经共同走过了20年。中韩关系发展到今天,引用韩国媒体的评价,“中韩之间的依存度已经非常高”。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中韩两国交往目前所处的阶段?未来两国将如何建立“更紧密、更强有力的战略伙伴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韩国驻华大使李揆亨先生。
中国报道:如果让您为中韩共同走过的20年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点,您会有哪些答案?
李揆亨:我认为可以挑选出3个关键点。
第一,2008年5月,中韩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认为,这能够非常浓缩地描述中韩两国多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取得的进展。但我不认为两国在所有方面都实现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实现这一关系和目标,两国应共同努力,这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一种关系。
第二,中韩于今年5月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这可以被描述为中韩两国多年来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发展。虽然签订协定的时间目前还未可知,但这证明两国一直在为实现互惠共赢的关系努力。同时,自贸协定谈判把两国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充分表现出中韩两国的诚意。
第三,过去20年来,中韩两国的国民都认为彼此可以成为“好邻居”,两国之间也应该追求“好邻居”的关系。有了这个认识,就能够充分表明两国关系所取得的发展,也能够展望我们以后要走的路。
进一步丰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中国报道:李明博总统今年年初访华时表示,韩方期待同中国建立更紧密、更强有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此,目前中韩两国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和发展?
李揆亨:过去20年,两国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关系发展,今后还将继续推动各方面关系的发展。两国继续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进一步丰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包括两国领导人和其他部门在内的有关人士,应该进一步努力扩大对话和沟通,扩大合作领域,不断追求互惠性,不断为此付出努力。
中韩两国决定到2015年把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提高至3000亿美元,在经济和贸易领域不断取得发展,意味着这一影响力也会逐渐扩散至别的领域。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我们签署了自贸协定,其结果将进一步影响到其他领域。
同时,在国际领域,我相信两国还有充分的空间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比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在G20舞台上共同谋求应对国际问题的方案时,两国在很多方面都保持相同的立场,也加强了进一步的合作。两国之间的合作将超出国家之间的范畴,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为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而在各个领域深入合作。
对华投资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中国报道:中韩两国之间的投资和贸易表现出哪些特点?在投资协定和未来的自贸区框架下,还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李揆亨:据我们预测,到今年年底,韩中日自贸区谈判将正式启动。目前,三国之间已经签订的投资协定能为各国的企业家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这也将进一步扩大对对方国家的投资规模。我们也期待能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以及该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作出贡献。
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对华投资规模达到500亿美元,相当多的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领域。由于中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韩国对华投资贸易的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我们不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尖端技术和环境友好型项目,例如韩国LG集团LCD(液晶电视)工厂已在广州启动,投资额约40亿美元;三星集团也计划在西安投资70亿美元等。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表明要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积极增长,许多韩国企业也都据此制定了政策并展开经营活动。
中国报道:韩国企业在华发展有哪些特点?韩国企业在中国的良好发展会为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揆亨:在技术转让和技术发展等现代性的经营方法中,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可能会成为其他中国经营企业的典范。
而除了制造业以外,在服务和流通方面,韩国公司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很多韩国在华企业拥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员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韩国企业很早就重视社会责任这样的问题,并为此而付出努力。企业的这些活动在很多方面为韩中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取得最佳结果而共同努力
中国报道:在之前的自贸协定谈判中,中韩双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产品问题,之后关于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将有哪些重要的问题?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中韩两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将产生何种重大意义?
李揆亨:韩中在自贸协定谈判这一过程中,农产品领域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们感觉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会有一些困难,日本方面则在农水产品领域面临一些问题。我们坚持自贸协定要取得互惠共赢的结果,如果对本国特定的产业带来的损失非常大,我们推进自贸协定的时候就会遇到一定困难。三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在某些领域互相让步,为了取得最佳结果而共同努力。
韩中日三国在经济实力以及对外贸易方面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签订自贸协定本身意义就很重大。同时,通过经济一体化,加强合作,对解决我们面临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问题都会有一些贡献。可是我们三国国情各异,很难断言我们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来签署谈判,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三国为了实现自贸区的建立这一目标,是要共同付出努力的。
要创造共同的文化
中国报道:今年也是中韩文化交流年,您如何看中韩两国在文化方面取得的进展?中韩两国在未来还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合作?
李揆亨:中韩两国的文化合作对发展两国关系有着重要作用。我相信我们两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20年内取得这样的发展,是因为两国在文化、历史、艺术以及其他领域上的合作交流与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我们建交之前,中国文化就已在韩国发展。所以,如今很多的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两国国民之间的感情以及文化方面的相通性。
过去20年,我们在文化交流中享受到了对方的文化,也在音乐会、电影等方面共同创造了文化产品。我们不仅进行交流,还要创造共同的文化,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这种交流与创造会使两国文化关系更加密切,也会进一步拉近国家之间的关系。
目前,韩国驻华大使馆每年都会与中国的省区市合作,举办两次“友好周”活动。例如,去年是在武汉和郑州举行,今年则在西安和长沙展开。在这期间,我们的韩国企业经济使节团或文化代表团就会与当地企业共同谋求能够促进两国友好发展的合作方案。
中国报道:如果让您为中韩共同走过的20年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点,您会有哪些答案?
李揆亨:我认为可以挑选出3个关键点。
第一,2008年5月,中韩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认为,这能够非常浓缩地描述中韩两国多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取得的进展。但我不认为两国在所有方面都实现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实现这一关系和目标,两国应共同努力,这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一种关系。
第二,中韩于今年5月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这可以被描述为中韩两国多年来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发展。虽然签订协定的时间目前还未可知,但这证明两国一直在为实现互惠共赢的关系努力。同时,自贸协定谈判把两国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充分表现出中韩两国的诚意。
第三,过去20年来,中韩两国的国民都认为彼此可以成为“好邻居”,两国之间也应该追求“好邻居”的关系。有了这个认识,就能够充分表明两国关系所取得的发展,也能够展望我们以后要走的路。
进一步丰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中国报道:李明博总统今年年初访华时表示,韩方期待同中国建立更紧密、更强有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此,目前中韩两国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和发展?
李揆亨:过去20年,两国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关系发展,今后还将继续推动各方面关系的发展。两国继续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进一步丰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包括两国领导人和其他部门在内的有关人士,应该进一步努力扩大对话和沟通,扩大合作领域,不断追求互惠性,不断为此付出努力。
中韩两国决定到2015年把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提高至3000亿美元,在经济和贸易领域不断取得发展,意味着这一影响力也会逐渐扩散至别的领域。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我们签署了自贸协定,其结果将进一步影响到其他领域。
同时,在国际领域,我相信两国还有充分的空间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比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在G20舞台上共同谋求应对国际问题的方案时,两国在很多方面都保持相同的立场,也加强了进一步的合作。两国之间的合作将超出国家之间的范畴,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为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而在各个领域深入合作。
对华投资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中国报道:中韩两国之间的投资和贸易表现出哪些特点?在投资协定和未来的自贸区框架下,还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李揆亨:据我们预测,到今年年底,韩中日自贸区谈判将正式启动。目前,三国之间已经签订的投资协定能为各国的企业家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这也将进一步扩大对对方国家的投资规模。我们也期待能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以及该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作出贡献。
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对华投资规模达到500亿美元,相当多的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领域。由于中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韩国对华投资贸易的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我们不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尖端技术和环境友好型项目,例如韩国LG集团LCD(液晶电视)工厂已在广州启动,投资额约40亿美元;三星集团也计划在西安投资70亿美元等。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表明要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积极增长,许多韩国企业也都据此制定了政策并展开经营活动。
中国报道:韩国企业在华发展有哪些特点?韩国企业在中国的良好发展会为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揆亨:在技术转让和技术发展等现代性的经营方法中,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可能会成为其他中国经营企业的典范。
而除了制造业以外,在服务和流通方面,韩国公司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很多韩国在华企业拥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员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韩国企业很早就重视社会责任这样的问题,并为此而付出努力。企业的这些活动在很多方面为韩中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取得最佳结果而共同努力
中国报道:在之前的自贸协定谈判中,中韩双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产品问题,之后关于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将有哪些重要的问题?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中韩两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将产生何种重大意义?
李揆亨:韩中在自贸协定谈判这一过程中,农产品领域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们感觉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会有一些困难,日本方面则在农水产品领域面临一些问题。我们坚持自贸协定要取得互惠共赢的结果,如果对本国特定的产业带来的损失非常大,我们推进自贸协定的时候就会遇到一定困难。三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在某些领域互相让步,为了取得最佳结果而共同努力。
韩中日三国在经济实力以及对外贸易方面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签订自贸协定本身意义就很重大。同时,通过经济一体化,加强合作,对解决我们面临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问题都会有一些贡献。可是我们三国国情各异,很难断言我们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来签署谈判,所以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三国为了实现自贸区的建立这一目标,是要共同付出努力的。
要创造共同的文化
中国报道:今年也是中韩文化交流年,您如何看中韩两国在文化方面取得的进展?中韩两国在未来还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合作?
李揆亨:中韩两国的文化合作对发展两国关系有着重要作用。我相信我们两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20年内取得这样的发展,是因为两国在文化、历史、艺术以及其他领域上的合作交流与协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我们建交之前,中国文化就已在韩国发展。所以,如今很多的交流与合作都离不开两国国民之间的感情以及文化方面的相通性。
过去20年,我们在文化交流中享受到了对方的文化,也在音乐会、电影等方面共同创造了文化产品。我们不仅进行交流,还要创造共同的文化,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这种交流与创造会使两国文化关系更加密切,也会进一步拉近国家之间的关系。
目前,韩国驻华大使馆每年都会与中国的省区市合作,举办两次“友好周”活动。例如,去年是在武汉和郑州举行,今年则在西安和长沙展开。在这期间,我们的韩国企业经济使节团或文化代表团就会与当地企业共同谋求能够促进两国友好发展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