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祠及其宗族文化以几种不同的模式存活在中国现代乡村中,这反映了村民面对现代化生活的冲击,存在迫切的文化认同的内在诉求,同时也说明了宗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宗祠和宗族文化在现代乡村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具备活动习俗、建筑空间和谱牒文化都相对得到保留和延续的基础条件,以彤弓山村的徐氏宗祠修复为例,探讨了宗祠空间修复和宗族文化复兴的相关性,并提出改造和复原的两种模式,对相关村落协调发展和社会效益进行探讨,供村民自主选择,以此说明村落的现代发展和宗祠的转型更需要寻求内在动力.避免急功近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