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稻飞虱是影响其产量的一大害虫之一,且稻飞虱具有突发性强的特征。为了筛选出更加高效、低毒、针对性强的药剂,以防治稻飞虱对于水稻的伤害,特地深入到基地,做了一系列的水稻稻飞虱防治药剂的试验。结果证明,50%的吡蚜酮·阿克泰WP对于大面积发生的稻飞虱具有十分显著而持久的效果。15%阿维·噬嗦酮WP对大面积的稻飞虱防治效果一般,但是其对于稻飞虱中的白背稻飞虱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试验过程及结果整理如下,希望能够对于水稻稻飞虱的防治工作起到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 稻飞虱;防治;药剂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5.11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02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就以小麦和水稻为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水稻更是成了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素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所以,保证水稻的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稻飞虱是危害其产量的一个主要的害虫,但近年来,水稻遇稻飞虱危害导致产量下降的频率越来越快。由于稻飞虱的迁入数量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1]。另外,近年来,由于对于稻飞虱不科学的用药,导致稻飞虱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反而使得它们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传统的农药已经对其产生不了明显的作用和效果[2]。因此,研究出有效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目的
  通过对于几种不同的药剂的试验,选择出对于稻飞虱防治效果最为明显和有效的药剂[3]。
  1.2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采用的药剂均来自于正规的农化生产公司。共有2个主要的试验药剂,一个对照药剂。其中,主要试验药剂分别是15%阿维·嚓嗓酮WP(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和50%吡蚜酮·阿克泰WP(南京科维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是25%吡蚜酮WP(上海禾佳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地概况
  本次试验选取的是长坝镇河家堡村廖家嘴农业社,本基地土壤表层属于灌淤土,土壤肥力良好,拥有较好的排灌条件,稻飞虱数量较多。供试水稻品种为宜香优,生育期为孕穗初期,防治对象为第3代稻飞虱,以低龄白背飞虱为主,稻飞虱密度平均1 000头/百丛为上[4]。
  1.4 试验方法
  试验开始之前,现对于试验药剂进行以下8个处理。处理1:10%吡·噻WP50 g/667 m2。处理2:25%噻·杀单WP100 g/667 m2。处理3:30%乙酰甲胺磷EC150  mL/667 m2。处理4:51%毒·吡EC50 mL/667 m2。处理5:25%噻嗪酮WP50 g/667 m 2。处理6:80%敌敌畏EC+40%毒死蜱EC(150+80) mL/667 m2。处理7:5%锐劲特SC30 mL/667m2。处理8:CK。
  上述8个处理各设4次重复施药,这样一共形成了共32个试验基地,每个试验基地的面积为20 m2。各个试验基地之间建造小埂,避免各个不同的基地之间药效互相干扰,造成试验的干扰项。另外,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各个试验基地要随机排列,且除了用药之外的各项管理应该保持一致。
  1.5 具体操作
  7月上旬左右,是水稻孕穗期,因此,本次试验选择了在水稻孕穗期期间进行施药。将处理好的各种药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均匀的稀释,然后统一采用WS—16P手动喷雾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对水稻进行均匀喷雾。整个试验只施药进行一次施药。
  1.6 气象记录
  为了最筛选出对于防止稻飞虱最有效的药剂,本次试验记录了施药当天的气象条件。施药当天天气为多云,最高气温30 ℃,最低气温22 ℃。施药时间为15:00,施药期间的温度为28 ℃。整个施药期间没有降水状况发生,从理论上来说,气象因素并不会影响试验药剂药效的发挥。
  1.7 防治效果记录
  本次试验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记录和调查,分别抽取32个基地之中的10个点,每个点抽取同样面积的水稻丛,对其进行拍打,统计拍打过程之中睡眠漂浮的稻飞虱死亡数量。按照:防治效果(%)=(1-CK0活虫数×Pt1活虫数)/(CK1活虫数×Pt0活虫数)×100的公式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防治效果结果。式中:CK0为对照区药前;CK1为对照区药后;Pt0为处理区药前;Pt1为处理区药后。
  1.8 药害调查
  试验不仅对于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进行调查,还对于各个基地的水稻是否有药害反应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分别对于各个基地水稻的枯叶情况,失绿情况,畸形生长情况以及矮化情况进行了后续的跟踪药害影响的调查和记录。最终结果显示,试验药剂对于水稻的这些生长情况并没有不良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分析
  根据后续的跟踪调查,对于32个基地中的水稻生长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施药后,32个基地之中的水稻生长状况良好,均进行了正常的抽穗和扬花。叶片和茎秆也生长良好,可见,本次进行试验的药剂对于水稻并没有生长安全的隐患和影响。
  2.2 药剂筛选效果分析
  根据对于32个基地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5%吡蚜酮·阿克泰WP10 g/667 m2的效果比较快,产生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其也有弱点,这个药剂的持久性比较差。50%吡蚜酮·阿克泰WP20 g/667 m2及25%吡蚜酮·阿克泰WP20 g/667 m2的药效较好,且持效期较长。后期调查防效均在80% 以上,该药剂可供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于稻飞虱的防治工作而言,50%吡蚜酮·阿克泰WP对于稻飞虱的防治十分有力。它不仅可以快速对于稻飞虱进行有效的遏制,具有药效迅速的优点,而且其持久性十分强,可以有效遏制稻飞虱的发生。所以,在水稻的生产中,若是发生稻飞虱的情况,可以采用施用50%吡蚜酮·阿克泰WP的方法进行防治,用量大约为每667 m2施用10 g。若是出现大面积的稻飞虱,则应该酌情加大药量,每667 m2施用50g的50%吡蚜酮·阿克泰WP。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于稻飞虱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笔者发现了效果良好且持久度强的防治药剂,但是稻飞虱的突变性较强,除了药物的防治之外,各个种植人员需要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深入了解稻飞虱的特性,掌握好稻飞虱孵化的时期,对其进行准确而快速的防治。另外,各个宣传机构应该提高宣传力度,普及好防治稻飞虱的及时,提高防治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邢华,蒋伟雁,许乾,等.25%吡蚜·噻嗪酮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J].现代农药,2011(4):53-54,56.
  [2]叶新.80%吡蚜酮·烯啶虫胺对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4(9):4-5.
  [3]钟贵昌.15%阿维噻嗪酮WP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吉林农业,2015(6):71,94.
  [4]刘少辉,刘苗娜,张友驰,等.吡蚜酮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5(3):61-6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甘肃省庆阳地区气候变化特点,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甘肃庆阳地区气温、降水的年变化、季节变化等情况,并进行了对比
为了保证初中古诗词方面的教学效果,认识到古诗词学习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通过解读诗题、解读诗词作者、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促进学生融入诗词
为探讨土壤持水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采用Vereecken和Campbell模型预测辽宁西部风沙土的田间持水量(θ60 cm)和萎蔫含水量(θ15 000 cm),并借助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预测其空间变异,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预测θ60 cm的精确度均低于θ15 000 cm;Vereecken模型的精确度高于Campbell模型.Vereecken模型预测的20 cm~40 cmθ60 cm和θ
本文首先就必要性和意义这两方面对培养幼儿礼仪素养进行了探讨.然后,给出了在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仪素养的四点策略,希望对幼儿园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礼
摘 要 杜鹃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近几年,杜鹃微型盆景因其外型美观,携带方便而日渐流行。用嫁接法制作杜鹃微型盆景是常见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杜鹃微型盆景的制作材料和盆器的选择,接着通过砧木选择、接穗选择、嫁接手法、接后管理及扎片绑扎环节,探讨嫁接法制作微型盆景的相关技法和细节,为杜鹃微型盆景的制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杜鹃;微型盆景;造型特点;嫁接  中图分类号:S688.1 文献标志码: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87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营养脑细胞治疗,
虚拟建设是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有效方式,其内涵包括:以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与供应分包模式,实现住宅部品化;以动态联盟合作实现住宅部品供应链条;通过风险的二次转移繁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