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和排场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权力就会联想到排场,两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是因为,有了权力就会滋生出奢华的欲望,就有了摆排场的土壤,即便你不愿意,也有人愿意为你摆。而摆排场无非是想炫耀,炫耀的不是荣誉就是权力。
  发展中国家中,越来越爱摆排场的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钱开始变多,权力开始增大。而发达国家中,最具备摆排场能力的就是美国人了,也是因为他们权力最大,钱最多,那里有世界上最富有的财政部长,最有钱的总统和最有钱的市长。但是和人们的一般认识相反,这些本来可以过奢华日子的人反而很低调,大权在握时花费公款大都很节约。
  
  办公朴素的美国财长
  
  讲到公共权力的话,美国财政部长权力最大,大到可以左右全球经济。讲到私人财富的话,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也最有钱,因为他出身华尔街投资银行,之前的年收入都是以千万甚至以亿计算,其他国家的财政部长难以望其项背。这些人出任财长,或者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或者出于对权力的渴望,或者两者都有,但肯定不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因为他们当部长之前就知道自己年薪要远低于当银行家的年收入。如果继续其银行业生涯,他会积累更多的财富,过更舒适的生活,享受更好的办公条件。
  卸任后,保尔森出版了一本新作《峭壁边缘》。读完这本在中国很畅销的著作后,我才知道这个拯救华尔街免遭崩溃、全球最有权势的财长的办公室竟然小得可怜。书中有张照片:保尔森坐在那儿,几个助手围在桌前,他后面两米就是墙了。室内还出奇地简陋,办公桌上没有值钱的饰品,只有几幅家庭照片,墙面贴着普通墙纸,就像普通美国人家庭一般。
  相比之下,我们国内任何一个银行的行长或副行长、甚至省市级分行行长的办公室面积都比保尔森的大,装修得也比他的豪华,可比五星级酒店,有的夸张得令人咋舌。我去国内一些银行行长的办公室时,进门后先隔空打个招呼,然后要走十几步才能到他的办公桌前,而且步伐跨度都是很大的,到握手时一般都要十秒以后了。
  更雷人的是,除了大大的办公桌和宽宽的沙发之外,他们办公室往往内设卧室、洗澡间和厕所,跟套房一样。中国人认为这样才符合身份,毕竟是行长嘛,但他們不会去想银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美国人要是这样奢华就会遭到舆论的抨击,人们会问:为什么纳税人的钱被你这样浪费?其实中国人也应该学会向我们的银行高管提问:如果没有百姓的存款,哪来的银行?有必要这样大把大把地花百姓的钱吗?
  
  午餐简单的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权力大得惊人,如果他们要消费什么的话,都是没有问题的。比如说,白宫有专门的厨师班子,总统想吃什么他们就会去做什么,因为让总统吃好喝好、保持精力充沛,关乎国家利益。
  但保尔森讲,他在白宫与总统共进午餐时,小布什的午餐只是几片胡萝卜,一个切碎的苹果,和一个小面包卷热狗,仅此而已。和那些细嚼慢咽的养生常识相反,小布什吃得还特快,不到五分钟就能把这些东西消灭干净。总统吃得都这么简单,作为下属,保尔森当然不好点复杂的正餐,也以三明治等快餐果腹。
  小布什的办公室也没有国内一些银行行长的大。我曾经挤在游客中参观过白宫,那是二百年前的老建筑,加上花园占地面积不小,整个楼却没多大。其实,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办公室也没多大,我也曾去参观过。真不明白现在国内一些人为什么这样好大,整天呆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不觉得空的慌?!
  至于请客吃饭,即便是请下属,国内谁见过用三明治或者盒饭请客的?
  相比之下,国内地方官员的宴请排场就大了。首先得当地最好的酒店,然后都得是最好的包间。最让我感到心痛的是浪费,就是那种几凉几热、几荤几素、一上就是一大桌子的搭配,不分男女,无论老幼,也不管你是否能吃得下——其实从来就没有吃光的时候。如果我是主宾,经常会扮演那种不讨好的角色,不断提醒让少上点菜,对劝酒则能不喝就不喝,往往扫别人的兴。那次去大连,当地一个区长谈及这个习惯时倒是和我有同感,他说那些劝你喝好的其实自己想喝好!
  
  乘地铁上下班的纽约市长
  
  在纽约,人人都知道他们的市长布隆伯格是个出身华尔街、家财万贯的金融家,也都知道他当了市长后,以身作则,经常乘地铁上下班。这首先出于竞选时的承诺,为了改善纽约的交通,使曼哈顿这个弹丸之地更适合居住,他在竞选初期就公开声明当选后乘公交上班。竞选成功后,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市长真的放弃了私家车。
  一开始,人们都以为他像其他政客一样做秀,撑不了多久,没想到他一坐公交就是八年,跟普通上班族一样。我在电视里看到年逾六旬的这位市长和克林顿坐在一起,被记者追问为什么还坐地铁上班,他淡淡地回答一句:这个快啊,为什么不呢?
  不仅如此,布隆伯格还和下属一样挤在大办公室里办公。他的皮鞋也不常换,就那么几双。官当大了排场反而小,世界上其实有这样的例子。
  国人皆知的著名投资者巴菲特,有一位他特别推崇的合作者叫芒格,也是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年逾八十还经常出差国外,但只是和夫人孩子在一起时才坐私人专机。大部分时间里,他乘民航机出行,还会去坐经济舱,“因为一个人坐专机太费油了”。更关键的是,他觉得那样就会“脱离群众”,而孤立于世界,又如何做投资决定?
  相比之下,我认识的国内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在资金快要枯竭、亏损累累时,不仅没有紧缩开支,相反为了招揽客户,在上海浦东最好的地段租用了面积很大的办公室。后来被查出进行高息揽存,“庞氏骗局”一般,拿后来人的钱支付前面人的利息,直到资金链断裂。当时我去见企业的老总,问他为什么自己要用一百多米的大办公室,他淡淡地说,为了见客户时好看呗。我理解就是让客户觉得他还很有实力,所以还讲得起排场。一年后,这家公司被清盘,管理者先后入狱。在他们身后,无数投资人血本无归,有的甚至跪在地下请求还款也无法如愿。
  
  鱼和熊掌之间
  
  孟子曾经讲过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在西方,这一点相当明确,尤其是政界和企业之间,也就是权力与金钱之间。想讲排场就不能从政,想从政就不能讲排场,因为要接受群众的监督。所以在权力和排场之间只能拥有其一,不能同时拥有两者。企业家拥有后者就不能拥有前者,政治家拥有前者就不能拥有后者。
  上面讲的几个人,无论是部长、总统还是市长,他们本来都是派头很大的金融家,也曾专机出行,然而一旦从政,就立即变得低调和节俭,并不是装几天做做样子。他们或许本来就是能屈能伸的强者,也可能一直有兼治天下的抱负和能力。所以他们可以坐小办公室而不觉得憋屈,常年以三明治当午餐而不觉得营养不良,乘公交而不觉得浪费时间。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就会立即招来公众的指责。
  在美国一个相对贫穷的小市,不久前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捡破烂的妇女在垃圾里发现了一份当地行政官员的工资单,上面显示这些官员们领取的薪水远超过了当地的平均收入。气愤之余,这位拾荒妇走上街头,向公众披露了这份工资单。这件事情经过《洛杉矶时报》报道后全国为之关注,也引发了当地政坛巨变,许多高级官员纷纷辞职以谢天下,市长公开表示自己深感羞愧,在剩余任期不再领取薪水。
  相比之下,国人却同时拥有鱼与熊掌。
  在国内,人们有权后,办公室就会加大,办公室的大小不是和政绩有关,不是和实际需要有关,不是和人员配置有关,而是和权力有关。而在西方,办公室大小和权力并没有天然的因果关系,倒是和效益有关:长期亏损的企业领导当然不可能有大办公室。
  在国内,人们有权后,宴请的标准就会提高,尽管有权者的饭量并没有提高。为此增加的预算就得花掉,因为不花就不够排场,就不符合身份,所以一桌酒菜往往是不能缺少的。
  在国内,人们有权后,可支配的公共资源就会增多,造成的浪费也就会相应增大。在北京,轿车限单双号行驶之后,车辆依然增加。有的单位给领导配了尾号单双不同的车各一辆。这样一来,本意限制车辆行驶的政策出台后,反而增加了车辆的配置,领导们的排场不是小了而是大了。
  我时常想,如果国内缺乏喜欢小办公室的部长、行长和愿意乘公交上班的市长的话,也许就只能指望这个社会能多多出现具有良知的拾荒妇女,还有具有正义感的媒体……
其他文献
波士顿被誉为“美国最有教养的城市”,既富裕又高度文明,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等著名的高等学府,充满人文气息,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青年学子。波士顿每年举办的马拉松赛也久负盛名,参赛选手逐年增加,今年这届已突破4万人,而沿途旁观者更在50万人以上。据报道,这场赛事预计能够给这座城市带来1.5亿美元的经济回报。  然而,来自俄罗斯车臣的察尔纳耶夫兄弟制造的爆炸案却毁掉了一切,将
除了地理位置是天然的外,新加坡的生活环境纯粹是人造的,还造得相当出色。新加坡没有大飞机制造业,但却营造了世界上最好的民航机队;新加坡没有地铁工业,但营造了世界上最好的地铁运输系统;在私有投行盛行的今天,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一直是周边国家包括中国学习的楷模。新加坡,这个被从大家庭中“抛出去”的国家是一个将劣势变为优势,将所谓“劣等民族”变为优质民族的典型范例,而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法制和执行力,换句话
谁在掌控德国?  如果是指德国掌门人,谁不知道德国总理府现在的女主人是一位叫默克尔的老太太?这位身材稍有些臃肿的老太太如今不仅掌控着联邦德国,更是在某种意义上掌控着欧洲联盟,甚至连那个骄傲的高卢公鸡萨科齐也时常要看她的眼色行事。特别是在时下整个欧盟都眼巴巴地盯着德国人钱包的时候。  但这句话似乎也不多余。德国和默克尔赖以称雄的资本是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这种强大的经济实力撑腰,德国才能在战后的短短
【美】 《外交事务》 2014年11月  2014年,与1914年以来爆发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几乎没有更为严重的灾难,但一整年下来,已经发生了许多冲击,那就是安全、舒适、自由受到了威胁:普京“吞并”克里米亚及“颠覆”乌克兰,“伊斯兰国”的快速崛起并壮大,埃博拉病毒肆虐。这些冲击产生了明显的崩溃感觉。自1989年以来,美国是世界市场、机构和战争主导国,但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从目前看,很显然过
成为普通囚犯  2010年11月11日,台“最高法院”针对陈水扁夫妇所涉系列弊案中的“龙潭购地案”、“陈敏薰买官案”做出终审判决,分别判决陈水扁夫妇有期徒刑11年和8年,并随后裁定合并执行17年半。12月2日下午,台“高检署”正式将陈水扁从台北土城看守所移送到桃园龟山的台北监狱。由此,陈水扁结束了他在看守所700多天的羁押日子,正式开始了他的牢狱生活。  入监程序没有特殊。在警方的重兵戒备下,押送
张闻天是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我党领导人,但他的历史业绩长期被湮没;他在外交战线上的建树,更是鲜为人知。萧扬所著《张闻天与中国外交》,对张闻天从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驻苏联大使,到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长达十年的外交生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梳理、评述,面貌清晰,内容丰富,寓意深长,堪称开创性之作,填补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空白。  这十年间,作者在张闻天身边工作了九年之久。零距离观察、了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一直被认为是处在多种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而眼下,这个命运多舛的国家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2001年,第一批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从巴基斯坦秘密潜入,打响了阿富汗战争的地面战。2014年10月26日夜幕降临时,满载武器装备的美军C—130运输机开始飞离阿富汗莱瑟内克军营,营地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则在火堆旁焚烧旧衣服和机密文件……这一波撤离行动持续到27日中午,随着八架直升机的
11月6~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拉开亚洲之行大幕。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奥巴马先后访问了印度、印尼、韩国、日本,出席了在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在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奥巴马亚洲之行显示,美国的亚洲政策已基本成型,亚洲与美国的互动逐渐加深,但东南亚国家反应低调。    四国行程各有侧重    11月6日,奥巴马访问印度,双方宣布建立美印“21世纪全球战略伙伴
一个自己在40年前亲手埋下的“炸弹”,如今被插上“雷管”后却在一个不希望的时机引爆了……这大概就是9月中旬以来先后在日中两国穿梭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心里的感受!  帕内塔对自己使命的定位是“中日调停者”,背景自然是日本一手挑起愈演愈烈的钓鱼岛争端。“冲突可能扩散,并将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卷入其中。”帕内塔9月16日抵达日本前在飞机上对记者说的这番话,引发许多媒体的解读。“美国现在又回来做和事佬,
今年6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正式宣布,将于9月要求联合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给予巴联合国会员国身份。关注中东局势的读者不禁会问,巴勒斯坦不是在1988年就已宣布建国了吗?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又提出建国?此次建国将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困难?将产生什么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从巴勒斯坦走过的建国之路说起。    漫漫建国之路    回顾历史,巴勒斯坦人走过了一条曲折、漫长的建国之路。早期的巴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