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肌电图异常与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关系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周围神经损伤程度与血清维生素B12(VitB12)和叶酸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36例SC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VitB12和叶酸含量,并对其与肌电图检测的异常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SCD组中VitB12水平降低23例(63.9%),叶酸水平降低17例(47.2%)。肌电图检测:①运动神经异常率低于感觉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下肢异常率比较,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检测参数中,腓总神经CAMP和腓浅神经SNAP更易受累。③周围神经受累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23例VitB12水平降低的SCD患者中,周围神经损害程度与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56,P<0.05)。

结论

SCD患者肌电图检测异常率高,VitB12水平降低的SCD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程度与血清VitB12水平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鹤壁市人民医院81例老年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E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一次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山西省朔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7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与46例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者(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Hp根除率、临床疗效、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用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简称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给予早期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
目的研究奥洛他定与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用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1例,采用奥洛他定治疗者为奥洛他定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者为西替利嗪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奥洛他定组有效率为95.2%,西替利嗪组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脑钠肽(BNP)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功能分为A组(Ⅰ级),B组(Ⅱ级)、C组(Ⅲ级)、D组(Ⅳ级),比较四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脑钠肽(BNP),每组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与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心电图碎裂QRS波诊断情况分为两组,至少具有两个相关导联QRS波群呈RSR型为观察组,共54例;碎裂QRS波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共46例。收集两组性别、年龄、高脂血症、体质指数、高血压持续时间、左心舒张功能分级等临床资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亚砷酸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47例高危MDS患者,按照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将其分为中危Ⅱ组26例和高危组21例,两组均使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亚砷酸方案治疗,10 d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47例均完成4个疗程治疗,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血清T细胞亚群、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SE-cad)水平变化及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山西省潞安集团总医院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13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6例予以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清CD3+、CD4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训练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躯干控制训练,比较两组躯干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躯干损伤能力量表(TIS)、Berg平衡量表(BBS)、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以及Fugl-Meyer运动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肺癌化疗老年患者减毒增效的作用。方法选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放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2 ml/次,1次/d。两组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变化以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