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规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指导下,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这一学段要求学生“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不仅强调能够发现规律,也强调规律的表征,强调对规律的运用。在市名师工作室活动中,工作室成员张海娟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注重挖掘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猜测、推理、感悟等学习活动中感知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和创造规律。通过层层推进,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同时发展了数学思考,磨炼了数学思维,整节课洋溢着浓浓的趣味性、深刻性和开放性,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亮点一:游戏中感知规律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喜羊羊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和喜羊羊边玩边学数学,好不好?
师:村长调制了一款新的药剂,能吹出彩色的泡泡,喜羊羊和美羊羊都想试一试!(依次出示泡泡,让学生猜测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喜羊羊:红黄红黄红黄......
美羊羊:黄红黄黄黄红......
师:奇怪,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喜羊羊吹的泡泡你们一猜一个准,可美羊羊的却不容易猜呢?
生:因为美羊羊吹的是乱的,喜羊羊吹的是有规律的。
师:对!原来规律里藏着秘密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索有趣的规律。
【赏析】
教材上的联欢会的主题图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这样的材料不感兴趣。张老师创设了学生熟悉又喜欢的喜羊羊和美羊羊吹泡泡的情境,在轻松的“猜一猜”游戏中,巧妙安排“陷阱”,让学生的思维关注点集中在“为什么喜羊羊吹的一猜一个准,而美羊羊的却不容易猜”,通过“有规律”和“无规律”的比较,感知规律的存在。
亮点二:探究中发现规律
【教学片段】
师:谁再来说说喜羊羊的这组泡泡有什么规律?那我们就把一个红一个黄看作一组,用一个圈清楚地表示出来。
师:美羊羊又吹了一组泡泡,谁能读一读,让别人一听就明白是以谁为一组的?
生:黄黄红/黄黄红/黄黄红。
师:这个方法好!读完一组,停顿一下,再读下一组!一起来试一下!
课件圈出三组。
[每组都是红黄两种颜色,它们的规律一样吗?]
师:像这样有三组或者三组以上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我们就说这组图形是有规律的。
师:再来看一组!(红红黄黄红红黄黄红红黄黄)
师:谁为一组,怎么出现呢?
生:红红黄黄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咦?这里都是红黄两种颜色,规律一样吗?
生:不一样!每组的个数不同。
生:有的红在前,有的黄在前。
师:对啊!排列的顺序不同,每组的数量也不同,有2个一组,有3个一组,还有4个一组甚至更多。两种颜色我们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的規律呢。
师:这些规律都比较简单,聪明的喜羊羊想出一些难一点儿的规律让大家找一找,敢挑战吗?
师(出示:红蓝):下面一个会是什么呢?
生:红。
生:蓝。
师:对!规律还没确定,什么颜色都有可能。(师再往后呈现一个红)
生(异口同声):蓝!
师:都猜蓝!你们心里想着谁为一组?
生:红蓝为一组。
师:可是孩子们,后面红蓝重复出现了吗?
生:规律还没有确定下来!
生:还有可能其他颜色。
......
师:看来光凭感觉可能要出错哦!(完整呈现:红蓝红红蓝红红蓝红)
生:我发现红蓝红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这组有点难,找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先大概看一看几个为一组。
师:好办法!先整体感觉一下是几个为一组的。
生:我是圈一圈、读一读,不对的话,再圈,直到找到重复出现为止!
师:真好,找重复出现的组是我们找规律的关键!
师:再来看!颜色都一样,怎么找规律?
生:根据形状找规律,圆、正方形、圆、三角形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这回形状和颜色都一样,怎么找规律?
生:根据三角形位置的不同找规律,上、右、下、左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再来看一组更特殊的,怎么找规律?
生:3个、5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哦!根据数量的不同找到了规律。那我们把对应的数量写下来!
(出示:3 5 3 5 3 5 3 5)
师:发现了什么?
生:这串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也是3、5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对!上面是图,下面是数。图和数一一对应,规律也是一样的。数学就是这么奇妙!
【赏析】
规律就是在变化之中存在着某种不变的属性。而“以( )一组,重复出现”就是变化过程中隐藏着的不变。人教版教学用书对“规律”有这样一段描述:“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一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组,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虽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但它指明了数学中规律的呈现应具备的两个特征“依次不断重复”和“至少重复3组”。 师:当然,你还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自主创造。
[友情提醒
◇做一做:创造自己喜欢的规律。
◇圈一圈:把创造的规律分组圈一圈。
◇说一说:小组里互相分享创造的规律。]
学生部分作品展示(略)。
【赏析】
该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探索空间和时间, 学生可以利用老师给的材料创造规律,也可以发挥想象自主创造规律。这样的教学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张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相互欣赏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展示自我、享受成功、建立自信的过程。
亮点六:延伸中拓展思维
【教学片段】
师:看到小朋友们都在创造规律,喜羊羊也心动了。瞧!它涂了一朵红花、一朵黄花。爱思考的它又在想,如果以红黄为一组,如果接著涂下去,第8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是黄色!因为我发现双数都是黄色。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师:真会动脑筋!把双数、单数和花的颜色联系到了一起。那第100朵呢?
生:双数!
师:太厉害了!不用一朵朵排出来,咱们就可以推测出来。刚才这位同学的发现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继续看!喜羊羊的这幅作品不小心被弄脏了,有些看不到了,现在你还能看出红花多还是黄花多吗?
红 黄 红 黄 红 黄 红
生:红花多。我把一朵红和一朵黄圈一圈,中间也有很多圈,可到最后一朵是红花,没有黄花和它圈起来了。
师:对啊!一红一黄一一对应,最后的红没有对应的黄了,所以红多了一个。这是我们三年级才要研究的问题,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希望小朋友课后也能多观察,多动脑,去发现、创造更多的规律。
【赏析】
这个环节的拓展延伸,通过三个问题的逐步深入,不仅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纵深,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一一对应”的思想,为后面学习间隔排列知识埋下了伏笔。
找规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教学,更是一种方法引导。对于教材中编排的显性或隐性的找规律内容,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让思维得以跃升。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226100)
亮点一:游戏中感知规律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喜羊羊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和喜羊羊边玩边学数学,好不好?
师:村长调制了一款新的药剂,能吹出彩色的泡泡,喜羊羊和美羊羊都想试一试!(依次出示泡泡,让学生猜测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喜羊羊:红黄红黄红黄......
美羊羊:黄红黄黄黄红......
师:奇怪,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喜羊羊吹的泡泡你们一猜一个准,可美羊羊的却不容易猜呢?
生:因为美羊羊吹的是乱的,喜羊羊吹的是有规律的。
师:对!原来规律里藏着秘密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索有趣的规律。
【赏析】
教材上的联欢会的主题图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这样的材料不感兴趣。张老师创设了学生熟悉又喜欢的喜羊羊和美羊羊吹泡泡的情境,在轻松的“猜一猜”游戏中,巧妙安排“陷阱”,让学生的思维关注点集中在“为什么喜羊羊吹的一猜一个准,而美羊羊的却不容易猜”,通过“有规律”和“无规律”的比较,感知规律的存在。
亮点二:探究中发现规律
【教学片段】
师:谁再来说说喜羊羊的这组泡泡有什么规律?那我们就把一个红一个黄看作一组,用一个圈清楚地表示出来。
师:美羊羊又吹了一组泡泡,谁能读一读,让别人一听就明白是以谁为一组的?
生:黄黄红/黄黄红/黄黄红。
师:这个方法好!读完一组,停顿一下,再读下一组!一起来试一下!
课件圈出三组。
师:像这样有三组或者三组以上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我们就说这组图形是有规律的。
师:再来看一组!(红红黄黄红红黄黄红红黄黄)
师:谁为一组,怎么出现呢?
生:红红黄黄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咦?这里都是红黄两种颜色,规律一样吗?
生:不一样!每组的个数不同。
生:有的红在前,有的黄在前。
师:对啊!排列的顺序不同,每组的数量也不同,有2个一组,有3个一组,还有4个一组甚至更多。两种颜色我们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的規律呢。
师:这些规律都比较简单,聪明的喜羊羊想出一些难一点儿的规律让大家找一找,敢挑战吗?
师(出示:红蓝):下面一个会是什么呢?
生:红。
生:蓝。
师:对!规律还没确定,什么颜色都有可能。(师再往后呈现一个红)
生(异口同声):蓝!
师:都猜蓝!你们心里想着谁为一组?
生:红蓝为一组。
师:可是孩子们,后面红蓝重复出现了吗?
生:规律还没有确定下来!
生:还有可能其他颜色。
......
师:看来光凭感觉可能要出错哦!(完整呈现:红蓝红红蓝红红蓝红)
生:我发现红蓝红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这组有点难,找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先大概看一看几个为一组。
师:好办法!先整体感觉一下是几个为一组的。
生:我是圈一圈、读一读,不对的话,再圈,直到找到重复出现为止!
师:真好,找重复出现的组是我们找规律的关键!
师:再来看!颜色都一样,怎么找规律?
生:根据形状找规律,圆、正方形、圆、三角形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这回形状和颜色都一样,怎么找规律?
生:根据三角形位置的不同找规律,上、右、下、左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再来看一组更特殊的,怎么找规律?
生:3个、5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哦!根据数量的不同找到了规律。那我们把对应的数量写下来!
(出示:3 5 3 5 3 5 3 5)
师:发现了什么?
生:这串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也是3、5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对!上面是图,下面是数。图和数一一对应,规律也是一样的。数学就是这么奇妙!
【赏析】
规律就是在变化之中存在着某种不变的属性。而“以( )一组,重复出现”就是变化过程中隐藏着的不变。人教版教学用书对“规律”有这样一段描述:“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一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组,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虽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但它指明了数学中规律的呈现应具备的两个特征“依次不断重复”和“至少重复3组”。 师:当然,你还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自主创造。
[友情提醒
◇做一做:创造自己喜欢的规律。
◇圈一圈:把创造的规律分组圈一圈。
◇说一说:小组里互相分享创造的规律。]
学生部分作品展示(略)。
【赏析】
该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探索空间和时间, 学生可以利用老师给的材料创造规律,也可以发挥想象自主创造规律。这样的教学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张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相互欣赏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展示自我、享受成功、建立自信的过程。
亮点六:延伸中拓展思维
【教学片段】
师:看到小朋友们都在创造规律,喜羊羊也心动了。瞧!它涂了一朵红花、一朵黄花。爱思考的它又在想,如果以红黄为一组,如果接著涂下去,第8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是黄色!因为我发现双数都是黄色。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师:真会动脑筋!把双数、单数和花的颜色联系到了一起。那第100朵呢?
生:双数!
师:太厉害了!不用一朵朵排出来,咱们就可以推测出来。刚才这位同学的发现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继续看!喜羊羊的这幅作品不小心被弄脏了,有些看不到了,现在你还能看出红花多还是黄花多吗?
红 黄 红 黄 红 黄 红
生:红花多。我把一朵红和一朵黄圈一圈,中间也有很多圈,可到最后一朵是红花,没有黄花和它圈起来了。
师:对啊!一红一黄一一对应,最后的红没有对应的黄了,所以红多了一个。这是我们三年级才要研究的问题,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希望小朋友课后也能多观察,多动脑,去发现、创造更多的规律。
【赏析】
这个环节的拓展延伸,通过三个问题的逐步深入,不仅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纵深,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一一对应”的思想,为后面学习间隔排列知识埋下了伏笔。
找规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教学,更是一种方法引导。对于教材中编排的显性或隐性的找规律内容,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让思维得以跃升。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