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through腓动脉嵌合穿支皮瓣治疗上肢感染性骨缺损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Flow-through腓动脉嵌合穿支皮瓣治疗上肢感染性骨缺损。

方法

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34.5岁。车祸伤10例,机器绞轧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4例。肱骨7例,尺骨8例,桡骨9例。受伤至住院修复6个月内14例,超过6个月10例,最长26个月。9例合并软组织缺损,8例为贴骨瘢痕。骨缺损范围6~20 cm,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10 cm~15 cm×21 cm。切取皮瓣面积6 cm×10 cm~15 cm×23 cm。清除死骨后测量骨质缺损的大小切取腓骨长度5~21 cm,钢板固定腓骨,腓动脉桥接吻合受区动脉两端,术后观察皮瓣(皮岛)了解腓骨瓣血运情况。

结果

移植组织全部存活,随访18~36个月,骨愈合率100%,皮瓣全部存活,弹性良好,色泽与受区相近。

结论

Flow-through腓动脉嵌合穿支皮瓣解决了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和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保证或重建了肢体动脉的完整,是治疗上肢感染性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评判不同类型上肢离断伤再植术后的临床疗效,正确把控不同类型上肢离断伤再植的手术适应证。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对6例不同类型(4例切割性离断伤,1例撕脱性离断伤,1例挤压性离断伤)上肢离断伤行断肢再植术。随访再植肢体的肌力、屈伸功能、外形、感觉和手指的两点分辨觉,患侧手的对指、抓捏功能。结果本组4例再植肢体顺利存活,伤口Ⅰ期愈合。1例于术后12 h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清除血肿
期刊
@@
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所使用的测控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本文,我们将对有关于当前现代测控技
期刊
设计一种新型的绒面复合背反射电极,首先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一层“类金字塔”形貌的绒面ZnO薄膜,然后通过热蒸发技术在其表面覆盖一
铝框架多数集热器制造商使用铝框架来制作集热器(图4)。制造铝框架集热器,首先需制作一个框架的边框或细长的板条。一些制造公司,如Viessmann和加拿大的Enerworks,将单个金属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设计交流接触器试验前,要多准备收集以前的资料,可以缩小试验范围,提高效率.根据试验所需的应力条件划分试验的控制方法,能充分运用试验设备的性能,进行更多的试验内容,提
首先研究沉积温度对p型材料的影响,并应用于非晶硅锗单结太阳电池,发现在140 ℃下沉积的p层最适合,这与非晶硅太阳电池有较大差别.其次研究3种不同结构隧穿结对叠层太阳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