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条河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曾经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禁忌话题。但英国作家蒂姆·鲍勒的《小河男孩》却没有回避这个话题,而是直面死亡,以小河隐喻生命,用诗一般美丽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女孩陪伴爷爷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故事。
  这本书不会让你看得泪流满面,它没有在生离死别的祖孙情感上做文章,因为那不是它的目的。它是要和你在精神层面上探讨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让你从今往后不再惧怕死亡,就像下面的这段对话所说的一样——
  “河流的生命,”他的双眼依然盯着海平面,“它在这里诞生,直奔向它命中注定的远方,有时快,有时慢﹔有时笔直,有时弯曲﹔有时平静,有时激烈,一直不停地向前,直到抵达它的终点——海洋。我觉得这很令人欣慰。”
  “怎么说?”
  “因为我知道,不论河流在它的旅程中曾遭遇过什么,最终都会有一个美丽的结束。”
  “可是死亡并不美丽。”她想起了爷爷,于是说道。
  “其实只有垂死时不美,”他的目光依然停留在海上,说道,“当然,活着也并不总是美好的。这条河在旅途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难关,但它依然不停向前,因为它必须前进。即使它已抵达了终点,也不说明就此结束了,而是意味着它将在此开始重生。我觉得这也很令人欣慰。”
  这是书里的两个人物——小河男孩和女孩杰西的一段对话。
  杰西是谁?
  杰西是一个15岁的少女,擅长游泳,用她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泳技高超,不会溺水,常常一口气游三四个小时。暑假里,爷爷的心脏病发作了,可他在医院只住了三天就逃了出来,他坚持要跟家人一起去故乡度假。这是一趟早已计划好了的旅行。爷爷15岁那年,在一场火灾中痛失双亲和房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爷爷是个画家,他脾气暴躁,却从来不跟杰西发火,妈妈说爷爷视杰西为灵感之源。
  临出发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画了一幅未完成的画,一条河流主宰了整个画面。画后面写着“小河男孩”几个字,可杰西在画里根本就没有找到什么男孩。奇怪的是,杰西越看这幅画,一个小河男孩便越发浮现出来,凌驾于河流之上,并且把她也拉进画中,不可抗拒地拉向海洋。杰西没有想到,这真的成了一个预告,再过几天,她就将与这个神秘的小河男孩不期而遇。
  小河男孩又是谁?
  最开始,他只是杰西的一种感觉。她在爷爷出生地的一条小河里游泳时,只是感觉有人在附近看着她。慢慢地,她在小河的源头看到了他,背光,她只能看清他的一个轮廓,他穿了条黑色短裤,站在瀑布顶端。她问爷爷的儿时好友这附近有没有男孩,爷爷的好友肯定地回答说:这附近几英里都没有一个男孩。
  有几个夜晚,杰西在河里看见过男孩,但他都很快就游走了。直到爷爷再也画不了画,决定去医院的那天正午,小河男孩才开口跟她说话。那时,杰西想到爷爷的生命与梦想即将消逝,走进河里放声哭泣,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平静的声音:“你为什么哭?”她回过头来,他就站在河水里,离她几步远,她问他:“你是谁?”但马上又说,“不,别告诉我你是谁。”她知道他是谁了,她内心深处明了这男孩和爷爷的命运息息相关。他让杰西当爷爷的双手,帮爷爷画完那幅画。然后又說他必须做一件事情,但他害怕,请求杰西帮他完成生命中最大的挑战。他让杰西后天黎明在小河源头等他。
  杰西帮爷爷画完了那幅画,爷爷如愿以偿了。虽然她还是没在画中看到那个男孩,但她懂得,“他因这幅画而存在,正如现在,这幅画也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因他而有了生命。”
  故事讲到最后一页,作者也没有明确地交代这个小河男孩到底是谁。其实,没必要再追究了,你可以把这个亦真亦幻的小河男孩看成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看成是爷爷的化身,也可以看成是杰西幻想出来帮她走出悲伤的一个人物。不管怎么说,杰西都拥有了一个秘密,“小河男孩的事一直深藏在她的内心”。
  这本给人向上力量的好书,获得了1997年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
其他文献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  一天,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碰巧,又被出来觅食的狐狸看见了。  狐狸满脸堆笑跑过来说:“乌鸦先生,您今天真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啊!”  乌鸦看都没看狐狸一眼。“乌鸦先生,我今天带了一张‘森林动物狂欢’晚宴的邀请卡,就是想送给您啊!”狐狸满脸期待地说。乌鸦瞥了狐狸一眼,似乎也有一肚子的话要对狐狸说,但却依旧没动。狐狸见乌鸦还不张嘴,于
小逸,我的好朋友,她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胆小鬼”。她怕黑暗、怕小狗、怕老鼠,最可笑的,她竟然连气球也害怕呢!  有一次科学老师准备下午带我们做实验,要我们准备气球。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偷偷拿出气球来玩儿。有两位同学把气球吹得大大的,还没等别人靠近呢,她就堵着耳朵跑得远远的,还大喊道:“离我远点,不要靠近我!”当我悄悄地把氣球拿到她面前时,她竟然拿起铅笔指着我尖叫道:“快拿走,快拿走!否则我就用笔扎你
老爸领来了一位德国人,默克是他的名字,不过,我们还是习惯称他老默。  老默乍看是怪了点,黄头发、蓝眼睛,在我们这个人群里很是特别,可看上三天,也就见怪不怪了。在我们家的这几天,除了肤色不同,我们还有了不一样的发现,老默身上还有不少怪毛病,這让家人感到很是别扭。不过,我们还是很喜欢与他打交道,  那天是父亲节,我们家和老默一起给父亲过节日。家庭聚会上,二弟唱了一首祝福父亲的歌,小妹深情地朗诵了有关父
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穿进门缝儿,窗外鸟儿站在树枝上唱歌,我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睡大觉。故乡从秋日的梦中幽幽醒来,蒙眬间望见满树的金黄,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深秋本已十分寒冷,瑟瑟秋风更使我不想从温暖的被窝中抽出身子,可是外婆忙碌的身影在厨房不停地晃动,冬至的歌谣也在轻轻吟唱,睡意便神奇般悄悄地走了。  冬至的暖首先是饺皮的暖。雪白的面粉均匀地撒在砧板上,外婆用一根擀面杖这里擀擀,那里擀擀,不一会儿,
晚风徐徐吹来,漫步于树林间,不觉得一丝凉意。远处的夜来香不紧不慢吐出芬芳,趴在叶子上的小虫轻轻低鸣着,我坐在青黑的大理石板上,陷入了沉思……  那是一个雪花纷飞的下午,寒风“呼呼”地低吟着,雪花漫无目的地飘舞着,似乎在寻找它们的归宿。而教室里却是歌声悠扬,十分温暖。我们班正在为英语节选拔歌曲,因为临时准备,不免有些生疏。小亭走过来,轻轻地问:“我们第几个唱?你歌词看了吗?”今天的天气这样不好,不顺
2050年,我从国外工作回来。刚走出机场,便通过我手上的车卡,向我家的自动辨别车发出了信息,很快,它就来了我面前,把我带回了家。  来到家的楼下,我向上喊了一声“501”,很快就被“自动光电梯”送到了家门口。我被辨认光(用于辨别自己家的人还是外人,这样就可以防盗;此外家门口还有个专门起保镖作用的机器人,用于防小偷)一照,门很快就开了,机器人并向我敬了个礼,并甜甜地说了声:“请进。”  我到家之后。
小组长来收作业本了,可我故意磨磨蹭蹭说作业还没做完,要再等一会儿。小组长嘀咕道:“那我就不等你了,待一会儿,你自己交上去。”我忙不迭地说道:“谢谢,我会自己交上去的!”  不一会儿,我看到讲台上摞起了厚厚一叠本子,我拿起早就写好的作业本走到讲台前。我翻动着那摞作业本,眼前一亮,终于看到一本作业本上的名字,我用手轻轻摩挲了一下那本上的名字,然后将自己的作业本放在了那本作业本的下面。  习惯了,每次交
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从哪里飘来一缕浓香,扑面而来。循着香味,我最终在一家小店门口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家新开的烧饼店,面积虽不大,但烧饼的香气倒是吸引了很多人。店里人来人往,座位都快坐满了。我连忙对忙碌的师傅说:“叔叔,来个烧饼。”付了钱,便坐在旁边的位置上,舔了舔嘴唇,耐心地等着。  只见师傅快速抓起一些面团,右手从桌上拿起擀面杖,开始擀了起来。他抿着嘴,用一双粘满面粉的双手娴熟地擀来擀去,身体
第一章 莫名的伤感  初秋的北方小城,已经有了南方城市无法体会的冬的气息。  我独自一人走在放学回家的小路上。已经是傍晚了,暗红的夕阳好似已经失去了全身的力气,虚弱地挂在天边。正如此刻的我,渴望梦想却无能为力。  我喜欢画画,画春花盛开,画蝉鸣盛夏,画落叶金秋,画白雪皑皑。可就是这样一个彩色的梦想,却得不到家里的支持。“你画画是浪费时间,肯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想到爸爸早上对我说的话,我叹了口气,
小时侯总盼望能快点长大,可长大后却发现烦恼越来越多。  周末早晨,我走向客厅,刚想打开电视,哪知妈妈这个“拦路虎”走出来,非要我回去看作文班的题材书,说着还把电视卡拔掉了。没办法,我只能又回房间看书去。“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散漫了,马上要升初中,要多看看书补充知识……”妈妈这个“话唠子”又在说个不停了……  下午,书看完了,作业也做完了,这下妈妈无话可说了吧!就在我暗自欢喜时,妈妈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