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皮筋游戏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好处更为明显。跳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钩、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同时还可组合跳出若干种花样来。经常跳皮筋,不仅有效地增强内脏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大肺活量,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能够增强腿部和腰部的灵活性,促进骨盆的生长发育,发展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是提高弹跳力和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还可有针对性地编出各种花样的跳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跳皮筋运动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此项运动只需一条橡皮筋,不需要多大的场地,不受季节的限制,人数可多可少。它具有花样多、兴趣高等特点,符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鉴于此我们将橡皮筋游戏引入体育课堂,具体策略是:
一、 “橡皮筋游戏”与国家体育教材内容相结合
橡皮筋游戏在体育课堂中与国家主要教材进行有机的揉和,提高国家教材的教学质量。
1、运用橡皮筋做屈膝抬腿练习
运用弹力较强的橡皮筋,缚在学生的脚踝或小腿上。让学生做屈膝抬腿练习。通过这种抗阻力强化训练,可提高学生的下肢高抬的能力,加快步频,提高跑的速度。
2、运用橡皮筋做标枪投掷臂的辅助练习
为了强化动作,使投掷臂动作技术定型,可运用粗橡皮筋进行辅助练习。即令学生的投掷手握住橡皮筋一端,另一端缚在固定处,通过手臂的外展拉带,屈臂引肩来强化固定投掷动作,加快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速度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3、运用橡皮筋练习后蹬
采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筋一端缚在学生腰际上,另一端缚在固定处,或被同伴用力扯住向相反方向拉。被缚的学生努力向前(保持跑姿势)奔跑。在这种抗阻力的强化练习下,能较迅速地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后蹬力量,提高速度能力。
4、运用橡皮筋辅助摆臂
初学跑步,身体不协调,摆臂时容易出现左右摇摆,摆不到位等错误动作。为固定动作,使学生较快掌握,可运用橡皮筋来达到这一目的。具体做法是:用一橡皮筋将学生手臂缠住,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下方,再用两橡皮筋横放在身体前后,摆臂所能达到的位置作为标志,让学生反复按标准动作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便达到动力定型,掌握了动作。
5、运用橡皮筋发展弹跳力
设置固定的距离、高度、数量的橡皮筋,令学生进行连续地双脚、单脚跳,可较充分发展下肢弹跳力,并且由于弹性好,不易发生运动损伤。
6、运用橡皮筋画体育场地
在画球类场地时,可将橡皮筋充分拉伸后将两端固定,再用刷子沿皮筋刷线;在画投掷场地的投掷区时,可直接将拉直的橡皮筋固定在(成一定角度)投掷区外沿上,这样既方便又省时。
7、运用橡皮筋做篮球、垒球、网球的技术练习
。
将篮球用一橡皮筋悬挂在一定的高度,练习者的投篮手持球做投篮练习。将垒球、网球用一弹性较强的橡皮筋缚住,将一端固定,然后做投球和击球练习,这样即可练习动作技术,又避免了来回捡球的麻烦。
8、运用橡皮筋做游戏
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多样性及趣味性,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能有效地配合教材教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橡皮筋相对于其他器械来讲具有弹性好、质量轻、易携带、占地少等优点。所以,应用空间非常广阔,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而利用它做游戏更被师生们所推崇。如:跳皮筋游戏,跨皮筋接力赛等。
9、运用橡皮筋进行跳高教学
在跳高教学中,第一次课为引导课,将橡皮筋游戏单飞燕和双飞燕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去体验游戏动作与老师教的动作的不同,当橡皮筋升到一定高度时老师要求不许碰到橡皮筋,看谁能做到,用游戏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跨越式跳高进行比较,几次后学生为了不碰到橡皮筋都用跨越式跳高动作进行练习,老师加以语言引导,学生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水平。老师很容易就让学生认同、学会跨越式跳高动作。
10、橡皮筋与其它器材结合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用橡皮筋与报废的球类和沙包结合制成“流行”球,用来发展学生投掷能力,此器材的好处是减少捡球的时间,提高练习次数;用橡皮筋与一固定物或较重的物体结合制成“地老鼠”,用来发展学生快速奔跑或发展灵敏性等,此类器材经济适用,学生练习兴趣浓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用“橡皮筋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橡皮筋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游戏,但我们又不能让学生总跳玩橡皮筋游戏,因此我们经过研究、实验和学生调查反馈在体育课上根据天气、学生的精神状态、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的安排,一个月安排1~2次以橡皮筋为主的教学课,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很成功,每次以橡皮筋为主的体育课学生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包括健身的知识,还包括游戏的方法、规则、合作精神,使学生更加的团结,身体更加的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如学生比较喜欢双脚连续向前跳的比赛,我们就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橡皮筋游戏引进课堂,用足够长的橡皮筋进行教学,组织比赛,将橡皮筋布置成教学用的不同形状,让学生用连续向前跳的动作进行比赛,看谁用最短的时间跳完,而且动作要正确,学生练习的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只要学生喜欢的就是好的,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才会很好地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课堂教学将更加的顺利和有效。
三、用“橡皮筋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对枯燥的跑、跳、投根本就不感兴趣,虽然素质很差,却不喜欢练习,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将橡皮筋游戏引入到课堂,将游戏和项目改编,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当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发展后,逐渐将橡皮筋去掉,由此方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平时不太喜欢运动的学生,他们在橡皮筋游戏的带领下,动起来了、玩起来了、练起来了,他们提高的幅度就很大。在跳高中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1、不用安排学生站在两端拣竹竿,也不用担心压坏竹竿而影响教学和训练
2、减轻了学生怕碰掉竹竿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3、省了教学时间,增加了练习次数,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橡皮筋游戏与思想品德建设相结合
将橡皮筋游戏与积极健康的童谣相结合,在游戏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
如“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革命洒鲜血;叛徒叛徒甫志高,你是坏蛋大草包”。“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 子儿,炸死小日本儿”。
“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从小是个苦孩子,长大是个女英雄”。
五、“橡皮筋游戏”与学生的课余活动相结合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引进皮筋游戏和比赛项目。比如:在第十届“万里之秋”体育节上尝试着加入了“跳皮筋比高”项目,受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总编徐永春老师和一线话题栏目主持人曹卫民老师的一致肯定,并将跳橡皮筋比赛的图片做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5年第一期的封面图片。在四年级举行的体育游戏展示活动中,好多班级都运用了皮筋这个器材创编了不少好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这些游戏平时课外活动时学生也在玩,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橡皮筋游戏”运用到体育课堂时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橡皮筋游戏”课程在课中的目的及任务
橡皮筋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是有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的目的和任务,什么样的教材适合引入橡皮筋游戏,一旦引入后教师要把好任务关,不能让学生随意去玩,应带着教师安排的任务去玩。
2、注意“橡皮筋游戏”课程要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服务
橡皮筋游戏引入课堂是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的,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游戏与课堂教学任务的关系。
3、注意“橡皮筋游戏”课程在学年教学和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无论什么原因橡皮筋游戏都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他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老师们一定要处理好游戏与主要教材的比重关系,我们在实验和研讨过程中总结出游戏在课堂中的比重不能超过三分之一(特定安排的除外);在学年教学中所占比重不能超过13%。
4、注意“橡皮筋游戏”中的安全和教学中的安全
(1)呼吸要自然,节奏感要强,脚落地时要以前脚掌着地(轻轻地着地),以免大脑受到震荡。 (2)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慢到快,由易到难。 (3)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场地要空气新鲜。课间及放学后也可运动,但饭后一小时以内不可运动。锻炼时间的长短及频率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但不能过量。 (4)在跳皮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如活动活动足、脚腕、膝关节等,以免发生损伤。 (5)技术较强和高度丈量的教材的辅助应遵循由易到难、有低到高的教学顺序。 (6)难度较大教材应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上特点的橡皮筋,不要随意选用。
(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一、 “橡皮筋游戏”与国家体育教材内容相结合
橡皮筋游戏在体育课堂中与国家主要教材进行有机的揉和,提高国家教材的教学质量。
1、运用橡皮筋做屈膝抬腿练习
运用弹力较强的橡皮筋,缚在学生的脚踝或小腿上。让学生做屈膝抬腿练习。通过这种抗阻力强化训练,可提高学生的下肢高抬的能力,加快步频,提高跑的速度。
2、运用橡皮筋做标枪投掷臂的辅助练习
为了强化动作,使投掷臂动作技术定型,可运用粗橡皮筋进行辅助练习。即令学生的投掷手握住橡皮筋一端,另一端缚在固定处,通过手臂的外展拉带,屈臂引肩来强化固定投掷动作,加快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速度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3、运用橡皮筋练习后蹬
采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筋一端缚在学生腰际上,另一端缚在固定处,或被同伴用力扯住向相反方向拉。被缚的学生努力向前(保持跑姿势)奔跑。在这种抗阻力的强化练习下,能较迅速地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后蹬力量,提高速度能力。
4、运用橡皮筋辅助摆臂
初学跑步,身体不协调,摆臂时容易出现左右摇摆,摆不到位等错误动作。为固定动作,使学生较快掌握,可运用橡皮筋来达到这一目的。具体做法是:用一橡皮筋将学生手臂缠住,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后下方,再用两橡皮筋横放在身体前后,摆臂所能达到的位置作为标志,让学生反复按标准动作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便达到动力定型,掌握了动作。
5、运用橡皮筋发展弹跳力
设置固定的距离、高度、数量的橡皮筋,令学生进行连续地双脚、单脚跳,可较充分发展下肢弹跳力,并且由于弹性好,不易发生运动损伤。
6、运用橡皮筋画体育场地
在画球类场地时,可将橡皮筋充分拉伸后将两端固定,再用刷子沿皮筋刷线;在画投掷场地的投掷区时,可直接将拉直的橡皮筋固定在(成一定角度)投掷区外沿上,这样既方便又省时。
7、运用橡皮筋做篮球、垒球、网球的技术练习
。
将篮球用一橡皮筋悬挂在一定的高度,练习者的投篮手持球做投篮练习。将垒球、网球用一弹性较强的橡皮筋缚住,将一端固定,然后做投球和击球练习,这样即可练习动作技术,又避免了来回捡球的麻烦。
8、运用橡皮筋做游戏
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情节性、多样性及趣味性,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乐体育的基础,能有效地配合教材教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橡皮筋相对于其他器械来讲具有弹性好、质量轻、易携带、占地少等优点。所以,应用空间非常广阔,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而利用它做游戏更被师生们所推崇。如:跳皮筋游戏,跨皮筋接力赛等。
9、运用橡皮筋进行跳高教学
在跳高教学中,第一次课为引导课,将橡皮筋游戏单飞燕和双飞燕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去体验游戏动作与老师教的动作的不同,当橡皮筋升到一定高度时老师要求不许碰到橡皮筋,看谁能做到,用游戏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跨越式跳高进行比较,几次后学生为了不碰到橡皮筋都用跨越式跳高动作进行练习,老师加以语言引导,学生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水平。老师很容易就让学生认同、学会跨越式跳高动作。
10、橡皮筋与其它器材结合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用橡皮筋与报废的球类和沙包结合制成“流行”球,用来发展学生投掷能力,此器材的好处是减少捡球的时间,提高练习次数;用橡皮筋与一固定物或较重的物体结合制成“地老鼠”,用来发展学生快速奔跑或发展灵敏性等,此类器材经济适用,学生练习兴趣浓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用“橡皮筋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橡皮筋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游戏,但我们又不能让学生总跳玩橡皮筋游戏,因此我们经过研究、实验和学生调查反馈在体育课上根据天气、学生的精神状态、教学内容的需要,有计划的安排,一个月安排1~2次以橡皮筋为主的教学课,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很成功,每次以橡皮筋为主的体育课学生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包括健身的知识,还包括游戏的方法、规则、合作精神,使学生更加的团结,身体更加的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如学生比较喜欢双脚连续向前跳的比赛,我们就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橡皮筋游戏引进课堂,用足够长的橡皮筋进行教学,组织比赛,将橡皮筋布置成教学用的不同形状,让学生用连续向前跳的动作进行比赛,看谁用最短的时间跳完,而且动作要正确,学生练习的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只要学生喜欢的就是好的,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才会很好地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课堂教学将更加的顺利和有效。
三、用“橡皮筋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对枯燥的跑、跳、投根本就不感兴趣,虽然素质很差,却不喜欢练习,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将橡皮筋游戏引入到课堂,将游戏和项目改编,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当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发展后,逐渐将橡皮筋去掉,由此方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平时不太喜欢运动的学生,他们在橡皮筋游戏的带领下,动起来了、玩起来了、练起来了,他们提高的幅度就很大。在跳高中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1、不用安排学生站在两端拣竹竿,也不用担心压坏竹竿而影响教学和训练
2、减轻了学生怕碰掉竹竿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3、省了教学时间,增加了练习次数,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橡皮筋游戏与思想品德建设相结合
将橡皮筋游戏与积极健康的童谣相结合,在游戏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
如“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革命洒鲜血;叛徒叛徒甫志高,你是坏蛋大草包”。“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 子儿,炸死小日本儿”。
“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从小是个苦孩子,长大是个女英雄”。
五、“橡皮筋游戏”与学生的课余活动相结合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引进皮筋游戏和比赛项目。比如:在第十届“万里之秋”体育节上尝试着加入了“跳皮筋比高”项目,受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总编徐永春老师和一线话题栏目主持人曹卫民老师的一致肯定,并将跳橡皮筋比赛的图片做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5年第一期的封面图片。在四年级举行的体育游戏展示活动中,好多班级都运用了皮筋这个器材创编了不少好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这些游戏平时课外活动时学生也在玩,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橡皮筋游戏”运用到体育课堂时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橡皮筋游戏”课程在课中的目的及任务
橡皮筋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是有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的目的和任务,什么样的教材适合引入橡皮筋游戏,一旦引入后教师要把好任务关,不能让学生随意去玩,应带着教师安排的任务去玩。
2、注意“橡皮筋游戏”课程要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服务
橡皮筋游戏引入课堂是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的,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游戏与课堂教学任务的关系。
3、注意“橡皮筋游戏”课程在学年教学和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无论什么原因橡皮筋游戏都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他是为主要内容服务的,老师们一定要处理好游戏与主要教材的比重关系,我们在实验和研讨过程中总结出游戏在课堂中的比重不能超过三分之一(特定安排的除外);在学年教学中所占比重不能超过13%。
4、注意“橡皮筋游戏”中的安全和教学中的安全
(1)呼吸要自然,节奏感要强,脚落地时要以前脚掌着地(轻轻地着地),以免大脑受到震荡。 (2)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慢到快,由易到难。 (3)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场地要空气新鲜。课间及放学后也可运动,但饭后一小时以内不可运动。锻炼时间的长短及频率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但不能过量。 (4)在跳皮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如活动活动足、脚腕、膝关节等,以免发生损伤。 (5)技术较强和高度丈量的教材的辅助应遵循由易到难、有低到高的教学顺序。 (6)难度较大教材应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上特点的橡皮筋,不要随意选用。
(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