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佩的“王算盘”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ab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人敬佩言辞犀利的鲁迅,有的人敬佩作品丰富的作曲家舒伯特,还有人敬佩在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贝克汉姆。我也有许多敬佩的人,他们有的就在我的身边,比如刻苦学习的贺梓妮,钢琴已经过了十级的陈止桐,歌声像百灵鸟般动听的莫菲儿。不过,最让我敬佩的还数“王算盘”。
  “王算盘”本名王舟舟,他长着一个圆圆的脑袋,遇到问题时眼珠就会在眼眶里转来转去,让人一看就觉得他非常聪明。但是,聪明不是我敬佩他的原因,而是……嗯,算了,同学们往下看就会明白的。
  “舟舟,你怎么这么久不理发、不换衣服,你不难受吗?”一位同学好奇地问王舟舟。“你们三天两头上发廊,去洗衣店,既花时间又费精力还浪费金钱,多不划算啊!”王舟舟眼珠一转,给出了答案。我想:这样会计算,不愧是“王算盘”,佩服,佩服!
  “王算盘”有个习惯,他喜欢对自己的用品进行编号管理。每天放学,他总会把书包里的东西清点一遍:数一数书和课本,点一点文具盒里的笔,直到确认数目正确才会放心回家。去年暑假的一天,他来我家写作业,写完后准备回家,前脚刚踏出大门,他忽然大喊一声:“糟了,我的009号落在你书房的书桌上面了!我可不能让它在你家过夜,必须归队!”“你已经数过五六遍了,怎么可能还会落下东西呢?”“相信我,绝对不会错!”没等我说完,他已经重新换好鞋,飞快地跑进了书房。过了一小会儿,他气喘吁吁地跑出来,兴高采烈地对我说:“你看!终于找到了!虽然只是半截铅笔,但还是可以写两天作业的!”我真是彻底服了他计算机式的头脑了!
  相对大多数同学乱丢橡皮擦和铅笔芯的行为,我真的很敬佩“王算盘”。我觉得,我应该向他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计算”:洗完手后及时关好水龙头,夏天尽量少用空调,没用完的作业本就用来做草稿本……嗯,让我算一算,这样可以节省多少能源呢?哎呀,算不清了,还是让“王算盘”来回答这个问题吧!同学们,不管算不算得清,都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生活中的“小算盘”,认真为我们的地球算算吧!
  (指导教师 周 淼
  编 辑 旦 旦)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事实上,教师的主导(即组织与引导)作用的有效性正式体现在是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能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离开教师高质量的组织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