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昆仑阿什库勒火山群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由于环境恶劣,研究程度低。大黑山火山为该区内熔岩分布面积最广、喷发规模最大的一座火山。本次对大黑山火山岩的显微结构、斑晶类型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分析,讨论其反映的岩浆过程。大黑山火山成分具有一个较大的范围,包括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粗面岩,主要氧化物与Si O2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说明三种类型岩浆存在岩浆演化关系。熔岩主要斑晶为辉石和斜长石,大量斑晶显示熔蚀、反环带和反应边结构,指示岩浆混合特征。温压计计算得到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平衡温度在1124~1176℃之间,平衡压力在0.55~0.81GPa之间,对应的深度约16.5~24.3km,粗面岩的平衡温度1059~1071℃,平衡压力0.39~0.59GPa,对应深度11.8~17.7km。研究显示,大黑山火山下的主岩浆经历了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粗面岩的演化,三种岩浆可能以分层的形式同时存在于岩浆房中,三种岩浆存在着混合作用,并与周围偏酸性岩浆发生了混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