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机制及环境影响:以黔中平坝剖面为例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黔中地区一条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剖面(平坝剖面),通过对基岩酸不溶物提取,并结合重金属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和质量平衡计算,初步讨论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机制及其环境影响。1)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无论重金属是否强烈亏损,在其发育的土壤剖面中均明显富集,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基岩中碳酸盐充分溶解导致酸不溶残余物体积的巨大缩小变化,进而使赋存期间的重金属显著残余富集;2)由基岩酸不溶物累积发育而成的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进一步带入/带出引起质量比上的增加/减少,具有一般土壤剖面的演化特征;3)贫重金属碳酸盐岩发育的土壤中,
其他文献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左一)、郭万刚(左二)、石银山(左三)、罗兴全(右三)、程生学(右二)、王志鹏(右一)在休息间隙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古浪县,曾是寸草不生、飞沙走石的黑暗地带,因为六位老汉的执着坚守、植树护绿以及一代代的接续传承,让生命的绿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绽放。从当年的六位老汉到今天八步沙林场新一代的治沙人,38年,初心不泯,默默坚守并奉行着
儒家教化有独特的思想蕴涵,在教化理念上注重"教为正本""德教为先",把教化视为执政之本,并以道德教化为先导;在教化载体上注重"教之以乐"、"约之以礼",把礼乐教化作为实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