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检测102例贲门癌患者(其中男性69例)和5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外周血Hcy的水平.结果 男性贲门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01);男性贲门癌患者术后外周血血清Hey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1个月血清Hey水平明显下降接近于健康对照组;Ⅳ期男性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其他TNM分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06、3.285,P值分别为0.030、0.002);男性患者肿瘤长度>5cm组Hcy水平明显低于<3cm、3 ~5 c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61、2.147,P值分别为0.017、0.038);Logistic回归分析,Hey与男性贲门癌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OR值为1.136(95%CI 1.010~1.278,P=0.033).男性贲门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Hcy含量呈负相关(OR=0.865,P=0.010).结论 Hcy水平与男性贲门癌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且与贲门癌的进展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既往研究的肿瘤标志物如胎盘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AFP)、干细胞因子受体和CD30等,对于生殖细胞肿瘤(GCT)的早期诊断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新研究表明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可作为GCT的新标志物.文章对OCT4和SALL4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GCT的早期诊断、肿瘤分型、病情估计、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参
患者男,57岁,因尿频、尿急1个月,伴大便不畅入院,入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提示盆腔肿瘤,手术治疗前行全身骨显像以了解癌细胞有否转移至骨骼系统.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 740 MBq后饮水1000 ml,3h后排空尿液,行全身前、后位骨显像.采用美国ADAC Vertex V60 MCD双探头SPECT仪,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HIGH RES-16 DEEP,能峰140 keV,窗宽
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增长.了解口腔癌的内外致病因素、治疗方式及预防策略对防止其发展、改善其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以上三方面对口腔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口腔癌患者只有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期检查等方法进行预防,并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
目的 分析原发性输尿管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原发性输尿管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该患者进行了患侧肾及输尿管全切除术,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2年患者生存状态良好.结论 本例输尿管淋巴瘤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但缺乏长时间的随访及大量病例研究,输尿管淋巴瘤的预后仍不清楚。
目的 观察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纳米球(C-Fe@CN-CN)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 将24只移植性肝癌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注入0.9%NaCl溶液,为对照组;B组注入卡铂0.9%NaCl溶液;C组注入C-Fe@CN-CN 0.9%NaCl溶液分散液,肿瘤部位不施加磁场;D组注入C-Fe@CN-CN 0.9%NaCl溶液分散液,肿瘤部位施加磁场30 min.开腹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不返神经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 42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解剖喉返神经3 012例,发现喉不返神经6例(0.2%),其中1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余5例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行右侧腺叶切除术.6例患者喉不返神经均发生在右侧,且均未发生损伤.结论 掌握喉不返神经的解剖特点,采取正
目的 分析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特点,以期早诊断,减少误诊.方法 182例SCLC患者中17例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将其按性别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7例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SCLC患者中,14例(82%)血钠<120 mmol/L,为重度低钠血症.男性组8例,女性组9例.男性组年龄为(50.25±3.33)岁,低于女性组的(60.44±7.09)岁(t=-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DGF)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间手术切除ESCC标本42例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鳞状上皮中C YP2E1与PCDGF的表达.结果 ESCC中CYP2E1、PCD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部CT高压三期检查的32例SPN病例资料.所有病例经手术、穿刺活组织检查后病理证实.所有检查均在宝石能谱CT上进行,扫描完成后将单能量图像载入宝石能谱成像浏览器(GSI viewer)软件上,对SPN的能谱曲线图及碘基图像碘含量和水基图像水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
目的 探讨半肝缺血预处理(HIP)对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切除的保护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行开腹手术的肝癌患者按入肝血流阻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HIP组(20例)和半肝血流阻断法(HHV)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HIP组术中出血量(自然对数)、术后输血病例数、术后输血量分别为5.7±0.7、3例和(333.3±115.5)ml,均明显少于HHV组的6.1±0.6、18例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