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是生育期短,冬前个体生长量不足,春季生长快,幼穗分化迟,时间短,中后期幼穗分化速度加快,前期灌浆速度快,干物质积累多,但灌浆期短,千粒重变化大.根据晚播麦特点提出了提高播种质量加强中后期管理,以肥补晚,以质补晚的技术路线.
其他文献
通过在室内土槽中的渗灌试验,研究了节点渗灌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运动规律,主要包括灌水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和灌水结束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即土壤水湿润锋的运移及湿润区内的土壤含水率分布状况。根据试验结果,对湿润体的形状及其动态变化、横断面及纵断面上的湿润锋的运移速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描述,并且探讨了灌水量对土壤湿润状况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渍水对不同小麦品种P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渍水显著影响根系对P素的吸收,其影响大小依次为:孕穗期>拔节期>灌浆期>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山东省高肥乙组区试的12个品种的7个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穗型品种在高肥水条件下各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容重>穗粒数=生育期
进行了夏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郑单958、浚单18、郑黑糯1号等适合河南省固始县种植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