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安康市花卉产业现状,分析安康地理位置、气候资源、植物资源、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势,提出安康发展花卉产业要立足安康市场需求,以市县区中心苗圃为基地,建设安康市花卉繁育示范基地,利用原有和新建智能温室,繁殖生产地方特色品种,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档优良品种,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同时,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打造高素质技术队伍,建设完善市场体系,进而逐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引导和带动市区及其它县区花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花卉产业; 现状; 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surveys the flower industry in Ankang City, analyzed Anka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climate resources, plant resource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labor advantages,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 industry in Ankang Ankang should be based on market demand, to cities and counties district nursery as a base for building Ankang City Flower breeding demonstration base, using the original and new intelligent greenhouse, breeding varieties produc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demand for high-grade varieties, and strive to achieve annual sales income over 5 million yuan. Meanwhile, scientific planning, full use of existing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trengthen technical training, to cre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team, build a perfect market system, and gradually expand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and leading to the city and other counties flowers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words:flower industry;situation;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辖1区9县,总人口2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6万。安康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年均降水750 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长。安康海拔170-2964.6米,在秦岭南麓,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森林覆盖率达59.9%,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动物430钟,有“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1、安康市花卉产业现状
1.1 产业现状
1.1.1安康花卉生产基地现状
安康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兼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五种类型,野生植物品种丰富、生长茂盛。安康市花卉产业经历了由零散户经营到小规模经营的艰苦过程,目前正处于探索总结、寻求新路的阶段。2000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建成了15个县(区)中心苗圃和国有林场苗圃,总面积2030余亩。加上个人和集体花卉苗圃,花卉种苗生产面积达7120余亩,有控温温室面积14500M2,日光温室面积28012 M2,形成盆栽植物产量30.32万盆,观赏苗木产量152.8万株,林木种苗1.2亿株,草坪产量620M2的生产能力,年综合收入1.6亿元以上。安康花卉生产企业生产品种多以乡土树种为主。一部分具有战略眼光的苗圃和种植户抓住本土品种和珍稀苗木市场潜力大的商机,开发、驯化本土品种,取得了实效。
1.1.2安康花卉产销情况
随着安康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功,促进安康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市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卉消费潜力日益显现。据调查,安康市已建有花卉市场12个,有花卉生产经营企业80个,花卉从业人员78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0人)。安康的地方特色品种--兰花,以其郁香、常绿、高雅、耐寒、病虫较少等特点,日益受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青睐,供不应求。全市每年需要城市绿化、单位绿化和室内绿化各种花卉2000余万株,自给率不到30%,70%需要从外地调运,鲜切花则全部从外地调入。
1.2存在的问题
1.2.1花卉产业发展政策不配套,机制不健全
花卉产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产业,涉及林业、农业、园林、旅游等部门。多年来,安康市花卉生产长期处于可有可无、分散经营的状态,缺乏指导全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扶持政策也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市花卉产业的起步和发展。
1.2.2花卉生产企业规模化、商品化水平低
我市花卉产业种植面积小,培育水平低,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设施栽培以普通大棚为主,普通日光温室的生产种类以低附加值的苗木花卉为主,高档切花、盆花等高附加值的花卉种植培育几乎为零。
1.2.3花卉产品特色和优势不明显
目前我市只有一些个体经营者从事花卉生产,较大的绿化公司基本未有规模化的花卉生产,企业带动发展作用微弱;信息不灵,流通不畅,生产经营缺乏引导和市场动力,花卉产业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2.安康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
2.1地理位置优势
安康地扼秦楚咽喉,位于成渝、关中、武汉三大经济区域几何中心,素为川、陕、鄂、渝四省通衢,是西部地区沟通东南沿海的中转要地。襄渝、阳安、西康三条铁路在此交汇,国道316横贯东西,210纵贯南北,全市90%乡镇通油路,80%的村通水泥路。随着京昆高速安康段的建成使用,西安至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复线2009年5月通车,六条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陕西—四川、湖北—安康、重慶—安康、旬阳小河—平利、两河—石泉)也将陆续开通,未来3年还将有四条铁路(西康、阳安铁路复线和安康—张家界—衡阳铁路、西安—成都客运专线)相继建成。加之安康机场的迁建和梯级水电站库区的形成,汉江航道将进一步改善。安康不仅是陕西继西安之后的第二大交通枢纽,更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之地,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2气候资源优势
安康处在秦岭和巴山之间,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在境内流长340公里,河沟川地居中。安康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海拔170-2964.6米,尤其是秦岭南麓,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适合多种花卉生长。
2.3植物资源丰富
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植物资源丰富,兼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五种类型,野生植物品种丰富、生长茂盛,这些资源都为选择品种、提高品质、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4生产技术优势
全市农、林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荟萃,加之安康学院生物科学系拥有较高水平的园艺花卉专业技术人员,这些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我市花卉苗木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为我市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另外依托安康市中心苗圃,建设安康市花卉繁育示范基地,充分利用1300平方米的控温温室,充分发挥花卉组培微繁技术、穴盘有机无土育苗技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温室微喷灌及膜下暗灌等技术的应用,在繁殖生产地方特色品种的同时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档优良花卉品种,填补我市花卉苗木产业的空白。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2.5劳动力资源优势
花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市地处陕西南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
3、花卉产业发展方向
3.1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安康发展花卉产业要立足安康市场需求,以市县区中心苗圃为基地,建设安康市花卉繁育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原有温室和新建智能温室,繁殖生产地方特色品种,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档优良品种,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促增收”的建设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规划分期建设10个现代林木(果)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开发生产乡土树种,如兰花、桂花、珙桐(鸽子树)、红豆杉、银杏、七叶树、元宝枫、栓皮栎、黄连木、紫薇、黄栌、猫耳刺、腊梅、山茶花、杜鹃花及火棘、黄荆条、金弹子等深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的盆栽;大力发展我市特有,日益受到园林单位请来的用大规格苗木和彩页苗木,如元宝枫树冠浓荫,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又变成橙黄色或红色;黄连木树形秀丽,枝繁叶茂,春秋羽叶均呈红色;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有“百日红”之称;猫耳刺叶形奇特,枝繁叶茂,秋后球形核果累累挂在枝头,或艳红似火,或金黄灿烂,经久不凋,用于盆景造型更是独具风姿;火棘枝叶繁茂,四季常青,初夏白花满树,白花朵朵,入秋果红如火,红果累累;黄栌可“夏赏紫烟,秋观红叶”等等,都是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的园林部门表示急需的增强城市季相变化的彩叶树种。以10个林木(果)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为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强村大户的发展,做大园区基地规模达,着力打造西部特色、名贵花卉聚集区。到2015年,建成现代林木(果)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区3万亩,种苗花卉业产量达到2.5亿株(盆),力争实现年综合产值5亿元。
3.2产业发展坚持的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以发展花卉产业绿化美化安康为目标,依托安康市中心苗圃,通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现代化智能温室,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优良花卉品种,大力开发当地特色品种,采用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安康市花卉繁育示范基地,引领全市花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力争把花卉产业发展成为林业产业的骨干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3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3.3.1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
在三至五年内逐步发展10个苗木花卉精品示范园,其中汉滨区规划建设4个示范园,分别位于恒口镇以市中心苗圃为龙头的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五里镇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建民--月河口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和恒口镇以三条岭为核心区的林果生态观光示范园;汉阴县规划建设2个示范园,分别位于涧池镇以洞河村为核心区的苗木花卉及林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平梁镇以县中心苗圃为龙头的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石泉县规划建设城关镇以杨柳新区为核心区的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1个,平利县、岚皋县、宁陕县各建1个,逐步形成盆花生产基地,种球繁育、盆景和观叶植物生产基地,观赏苗木和苗木用花卉生产基地,切花生产基地,芳香花卉和香草生产基地,干花、食用和药用花卉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3.3.2引进先进技术,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引进利用现代化的花卉育种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安康野生苗木花卉资源、传统名花资源,尽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种,真正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利用秦岭、巴山的植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发展盆景和种球繁育,发展特色花卉和花草;二是引进利用新型的微繁技术体系,促进苗木花卉组织培养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及标准化花卉穴盘苗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安康花卉优质种苗生产快速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三是引进利用花期调控技术,对花卉综合应用温度、光照、生长调节物质来改变繁殖的时间与方法,结合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达到人为调节控制开花、定时定期供花的目的。
3.3.3加强技术培训,打造高素质技术队伍
加强对苗木花卉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人才进行培训和开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年轻技术干部出去学习进修,同时聘请专家来安康指导培训,提高安康花卉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安康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
3.3.4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力度,培育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实行“公司+基地+花农”、“公司+花农+技术”等生产经营模式,带动苗木花卉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花卉协会和信息网络体系,使其成为企业和花农联系市场、开展生产、拓展市场的得力助手和参谋。吸引利用各种资金,逐步建设综合性苗木花卉市场,为安康花卉產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毛敏汇.中国花卉产业分析[J]. 中国中小企业,2009(3).29-31
[2] 杨成寿, 李乾风.西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青海农林科技,2009(4).14-16
关键词:花卉产业; 现状; 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surveys the flower industry in Ankang City, analyzed Anka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climate resources, plant resource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labor advantages,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 industry in Ankang Ankang should be based on market demand, to cities and counties district nursery as a base for building Ankang City Flower breeding demonstration base, using the original and new intelligent greenhouse, breeding varieties produc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demand for high-grade varieties, and strive to achieve annual sales income over 5 million yuan. Meanwhile, scientific planning, full use of existing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trengthen technical training, to cre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team, build a perfect market system, and gradually expand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and leading to the city and other counties flowers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words:flower industry;situation;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辖1区9县,总人口2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6万。安康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市年均降水750 1100毫米之间,无霜期长。安康海拔170-2964.6米,在秦岭南麓,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森林覆盖率达59.9%,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动物430钟,有“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1、安康市花卉产业现状
1.1 产业现状
1.1.1安康花卉生产基地现状
安康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兼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五种类型,野生植物品种丰富、生长茂盛。安康市花卉产业经历了由零散户经营到小规模经营的艰苦过程,目前正处于探索总结、寻求新路的阶段。2000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建成了15个县(区)中心苗圃和国有林场苗圃,总面积2030余亩。加上个人和集体花卉苗圃,花卉种苗生产面积达7120余亩,有控温温室面积14500M2,日光温室面积28012 M2,形成盆栽植物产量30.32万盆,观赏苗木产量152.8万株,林木种苗1.2亿株,草坪产量620M2的生产能力,年综合收入1.6亿元以上。安康花卉生产企业生产品种多以乡土树种为主。一部分具有战略眼光的苗圃和种植户抓住本土品种和珍稀苗木市场潜力大的商机,开发、驯化本土品种,取得了实效。
1.1.2安康花卉产销情况
随着安康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功,促进安康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市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卉消费潜力日益显现。据调查,安康市已建有花卉市场12个,有花卉生产经营企业80个,花卉从业人员78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0人)。安康的地方特色品种--兰花,以其郁香、常绿、高雅、耐寒、病虫较少等特点,日益受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青睐,供不应求。全市每年需要城市绿化、单位绿化和室内绿化各种花卉2000余万株,自给率不到30%,70%需要从外地调运,鲜切花则全部从外地调入。
1.2存在的问题
1.2.1花卉产业发展政策不配套,机制不健全
花卉产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产业,涉及林业、农业、园林、旅游等部门。多年来,安康市花卉生产长期处于可有可无、分散经营的状态,缺乏指导全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扶持政策也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市花卉产业的起步和发展。
1.2.2花卉生产企业规模化、商品化水平低
我市花卉产业种植面积小,培育水平低,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设施栽培以普通大棚为主,普通日光温室的生产种类以低附加值的苗木花卉为主,高档切花、盆花等高附加值的花卉种植培育几乎为零。
1.2.3花卉产品特色和优势不明显
目前我市只有一些个体经营者从事花卉生产,较大的绿化公司基本未有规模化的花卉生产,企业带动发展作用微弱;信息不灵,流通不畅,生产经营缺乏引导和市场动力,花卉产业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2.安康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
2.1地理位置优势
安康地扼秦楚咽喉,位于成渝、关中、武汉三大经济区域几何中心,素为川、陕、鄂、渝四省通衢,是西部地区沟通东南沿海的中转要地。襄渝、阳安、西康三条铁路在此交汇,国道316横贯东西,210纵贯南北,全市90%乡镇通油路,80%的村通水泥路。随着京昆高速安康段的建成使用,西安至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复线2009年5月通车,六条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陕西—四川、湖北—安康、重慶—安康、旬阳小河—平利、两河—石泉)也将陆续开通,未来3年还将有四条铁路(西康、阳安铁路复线和安康—张家界—衡阳铁路、西安—成都客运专线)相继建成。加之安康机场的迁建和梯级水电站库区的形成,汉江航道将进一步改善。安康不仅是陕西继西安之后的第二大交通枢纽,更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之地,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2气候资源优势
安康处在秦岭和巴山之间,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在境内流长340公里,河沟川地居中。安康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海拔170-2964.6米,尤其是秦岭南麓,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适合多种花卉生长。
2.3植物资源丰富
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植物资源丰富,兼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五种类型,野生植物品种丰富、生长茂盛,这些资源都为选择品种、提高品质、做大做强花卉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4生产技术优势
全市农、林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荟萃,加之安康学院生物科学系拥有较高水平的园艺花卉专业技术人员,这些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我市花卉苗木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为我市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另外依托安康市中心苗圃,建设安康市花卉繁育示范基地,充分利用1300平方米的控温温室,充分发挥花卉组培微繁技术、穴盘有机无土育苗技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温室微喷灌及膜下暗灌等技术的应用,在繁殖生产地方特色品种的同时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档优良花卉品种,填补我市花卉苗木产业的空白。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2.5劳动力资源优势
花卉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市地处陕西南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
3、花卉产业发展方向
3.1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安康发展花卉产业要立足安康市场需求,以市县区中心苗圃为基地,建设安康市花卉繁育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原有温室和新建智能温室,繁殖生产地方特色品种,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档优良品种,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促增收”的建设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规划分期建设10个现代林木(果)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开发生产乡土树种,如兰花、桂花、珙桐(鸽子树)、红豆杉、银杏、七叶树、元宝枫、栓皮栎、黄连木、紫薇、黄栌、猫耳刺、腊梅、山茶花、杜鹃花及火棘、黄荆条、金弹子等深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的盆栽;大力发展我市特有,日益受到园林单位请来的用大规格苗木和彩页苗木,如元宝枫树冠浓荫,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又变成橙黄色或红色;黄连木树形秀丽,枝繁叶茂,春秋羽叶均呈红色;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有“百日红”之称;猫耳刺叶形奇特,枝繁叶茂,秋后球形核果累累挂在枝头,或艳红似火,或金黄灿烂,经久不凋,用于盆景造型更是独具风姿;火棘枝叶繁茂,四季常青,初夏白花满树,白花朵朵,入秋果红如火,红果累累;黄栌可“夏赏紫烟,秋观红叶”等等,都是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地的园林部门表示急需的增强城市季相变化的彩叶树种。以10个林木(果)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为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强村大户的发展,做大园区基地规模达,着力打造西部特色、名贵花卉聚集区。到2015年,建成现代林木(果)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区3万亩,种苗花卉业产量达到2.5亿株(盆),力争实现年综合产值5亿元。
3.2产业发展坚持的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以发展花卉产业绿化美化安康为目标,依托安康市中心苗圃,通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现代化智能温室,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优良花卉品种,大力开发当地特色品种,采用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安康市花卉繁育示范基地,引领全市花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力争把花卉产业发展成为林业产业的骨干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3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3.3.1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
在三至五年内逐步发展10个苗木花卉精品示范园,其中汉滨区规划建设4个示范园,分别位于恒口镇以市中心苗圃为龙头的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五里镇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建民--月河口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和恒口镇以三条岭为核心区的林果生态观光示范园;汉阴县规划建设2个示范园,分别位于涧池镇以洞河村为核心区的苗木花卉及林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平梁镇以县中心苗圃为龙头的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石泉县规划建设城关镇以杨柳新区为核心区的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示范园1个,平利县、岚皋县、宁陕县各建1个,逐步形成盆花生产基地,种球繁育、盆景和观叶植物生产基地,观赏苗木和苗木用花卉生产基地,切花生产基地,芳香花卉和香草生产基地,干花、食用和药用花卉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3.3.2引进先进技术,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引进利用现代化的花卉育种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安康野生苗木花卉资源、传统名花资源,尽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种,真正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利用秦岭、巴山的植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发展盆景和种球繁育,发展特色花卉和花草;二是引进利用新型的微繁技术体系,促进苗木花卉组织培养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及标准化花卉穴盘苗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安康花卉优质种苗生产快速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三是引进利用花期调控技术,对花卉综合应用温度、光照、生长调节物质来改变繁殖的时间与方法,结合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达到人为调节控制开花、定时定期供花的目的。
3.3.3加强技术培训,打造高素质技术队伍
加强对苗木花卉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人才进行培训和开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年轻技术干部出去学习进修,同时聘请专家来安康指导培训,提高安康花卉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安康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
3.3.4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力度,培育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实行“公司+基地+花农”、“公司+花农+技术”等生产经营模式,带动苗木花卉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花卉协会和信息网络体系,使其成为企业和花农联系市场、开展生产、拓展市场的得力助手和参谋。吸引利用各种资金,逐步建设综合性苗木花卉市场,为安康花卉產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毛敏汇.中国花卉产业分析[J]. 中国中小企业,2009(3).29-31
[2] 杨成寿, 李乾风.西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青海农林科技,2009(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