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因此大力提倡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要有效的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积极主动的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本文主要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总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传统的应试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上,而新课程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因此大力提倡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教学。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习优劣常常以考试分数来论定,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事实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记得物理概念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去解决实践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是否有新的发现、有所创新。也就是说,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追求掌握知识的结果,而是追求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有得到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发展。
  2、重视个性的发展。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老师在备课中预设了教学结果,总是欧诺个同样的规格让每个学生一样的发展,个班的备课是同样的模式,上课是同样的教学方法,考试是同一的试卷,评价是同一的分数标准,学校就像一个“加工厂”,按照同一的质量标准去加工“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实际,而且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导致了很多教学矛盾的产生。探究式教学要求老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照与鼓励,努力使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并指导或帮助他们完成好任务。
  探究式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各种信息、分析问题、与他人交流合作、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以及终身再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与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3、重视知识的应用。探究式学习并不重视学生识记了多少物理知识,而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探究式教学与启发教学、发现型学习有所不同。启发式教学与发现型学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而探究式教学具有发现、探究两个特点,它带有更大的综合性,它侧重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才能解决问题。它与一般性的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更能让学生接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冰棍周围与开水的上方都会冒“白气”?家里的彩色电视剧,为什么能产生各种颜色来?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下轮船上“吃水线”,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地上看一下吊车等等的设备。这些例子很多很多,让学生处处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努力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把物理与生活真正的联系起来才能学习好物理。
  二、重视实验探究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无论怎么重视实验多不为过。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习惯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希望他们能在考试中取胜,至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并不重视,部分老师喜欢在黑板上讲解实验,然后让学生记忆实验要领,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新课改特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在科学探究中逐步形成,只凭老师的讲解是无法得到的。比如,学生在探索密度概念时,需要通过天平等实验工具,多次测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然后分析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假如学生没有严谨的科学作风,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不能认真的测量,他们就无法分析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老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加强督促与指导,绝对杜绝个别学生抄袭他人数据、或者臆造实验数据的现象,否则,就无法培养好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常常有不一样的体会,出现不同的看法,这种感受、体验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体验,都能使学生重要的感受。成功了,会使学生感受到付出有回报的喜悦;失败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那么容易,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应该属于坚忍不拔、勇于攀登的人!
  三、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针对的方法。有的问题需要实验去探究,有的问题需要学生去社会上进行调查探究,有的问题需要学生在家庭里探究、有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因特进行探究,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灵活利用多种手段,锻炼学生探究的能力,使探究式教学开展的丰富多彩,结出丰硕的成果。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告诉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也可以告诉学生将探究的结论对照因特网上的信息,甚至能用网络上的某种运算软件来处理自己的实验数据。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自己探究的能力,才能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进行探究式教学,这样是新课程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丰义中学)
其他文献
分析了沸腾炉埋管频繁爆管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爆管的措施。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单词教学的原则  1.以听、说、读(朗读)、写(书写)为教学的顺序  如
分析了电力市场营销现状,论述了电力市场营销的内涵,提出了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教学设施的更新完善,多媒体手段逐步普及,笔者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始更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多媒体手段可否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技术的创新带给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变化的价值有哪些?对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一般理解:  一、多媒体教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产
班级人数相对减少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特征,但不是本质的特征。小班化教学的创设,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革,关键是理念上的更新,其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为健康的创新人才。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和
【摘 要】问题设置和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本文侧重探讨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多种技巧或途径,认为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一位美国教育家也曾说:“教师教学效率
摘 要:本文探讨了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突破思维瓶颈,发展想象的协同性,跳跃性,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原型启发;突破;物理;教学瓶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2-041-01        一、 原型启发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教学中渗透原型启发,发展想象的协同性  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