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风有些大,无遮拦的,悠悠荡荡而过。时令是春夏之交,风里有春意,吹面只觉得熨帖。想起陶诗平畴远风、良苗怀新的意思,果然如此,一眼良苗开着新出的芍药。一时心旷神怡。 人渐渐走向花丛深处,心里漫漶出浓浓淡淡的墨色,淋漓在古旧的宣纸上,是许多写芍药的诗词歌赋,毕九歌《春农绝句》最应景:“芍药花残布谷啼,雞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毕九歌是明朝人,官宦之后,虽能诗,却甘当隐士,清初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有些大,无遮拦的,悠悠荡荡而过。时令是春夏之交,风里有春意,吹面只觉得熨帖。想起陶诗平畴远风、良苗怀新的意思,果然如此,一眼良苗开着新出的芍药。一时心旷神怡。
人渐渐走向花丛深处,心里漫漶出浓浓淡淡的墨色,淋漓在古旧的宣纸上,是许多写芍药的诗词歌赋,毕九歌《春农绝句》最应景:“芍药花残布谷啼,雞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毕九歌是明朝人,官宦之后,虽能诗,却甘当隐士,清初时人就只见过他这一首七绝,不独藏身,更藏了名利藏了学识才华。
故乡芍药不多见,春夏时候,布谷鸟鸣的声音昼夜不停,宏亮中有些凄凉,并不喜欢。我的心性,哪怕做隐士,也愿意多些喜气。我喜欢这样的意味:芍药花好喜鹊啼,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一犁雨是说雨下得恰到好处,不涸不盈。常见祖父耕犁,犁头像条蛇一样吃进水田,拱开一条条泥路。后来才知道,那也是人生必走的路。
雨后的芍药园,越发水灵。据说雨后的芍药花,颜色最好,雨过天晴,芍药一枝枝开起,满眼透亮,有出水芙蓉的艳丽,也未必是艳丽,或许是许久未来见花的缘故,清凌凌的新鲜感让芍药多了艳丽。
古人称牡丹和芍药为花中二绝,说牡丹尊王,芍药拜相。对于牡丹的好感稍微少一些,总觉得花冠阔且大,傻傻的,有呆霸王气。当然也有例外,有一年在洛阳看见几株白牡丹,静静开在农家后院,茕茕独立,素白自守,像闭门清修的白娘子,一时得意忘形,忘了花形,大有好感。
芍药花,我的观感比牡丹疏野,多了不同的风致。那日友人忍不住在圃园取了一捧芍药,用净水瓶养着,放在客舍茶几上,真个亭亭玉立,一室生香。只是瓶子简陋了一些,倘或是瓷瓶,大肚细颈,插三两朵的长枝芍药,就有无限的意思了。
小时候住在乡村里,有人家猪栏的空地边,生了一簇芍药,每逢暮春开起来,真使简朴的乡村增色不少。后来那人将芍药移几棵在屋檐下,似乎又多了局促,不如野地好看。
在邻人家借过白居易的集子,正是芍药花败的时候,读到那首寄正一上人的诗笺:“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读完,久久惆怅,说不出来的心绪。
芍药比牡丹多了点清莹,说轻薄也可以,但芍药的轻薄来得端庄,是诗里瑞云间轻薄的舞腰,也是画中轻薄不胜罗的吴娥。
晚风中芍药摇动,颇让人低回,但芍药在晨风中更美,经了夜露,越发抖擞精神。花之美,美在精神,美在待放怒放。花败如山倒,不忍细看。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其他文献
一个算是不错的朋友圈,不外乎有美景、美文、美食、美人。就说美食吧,九宫格里荟萃了鲁川粤闽苏浙湘徽,飘散着炒炸熘焖涮蒸酱烤……看得多了,也有点审美疲劳,眼光似乎也挑剔起来,但老同事谢君晒出一幅居家早餐图,还是让我惊讶了。 一方四边有镂空花纹的楠木托盘内,半碗带青绿菜叶的宽汤面条,碟子里是一个包子、几颗樱桃番茄、去皮的橘子和划上刀痕的猕猴桃,此外,盘里还放着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纸罐酸奶。早餐丰盛,
自古而今,从今而后,无论何年何月,就像“瓜儿离不开秧”那样,人是永远都无法脱离树而存活的。人即使抛却豪车华屋,放弃电脑手机,都不能别离于树。人对树的依赖,仿佛鱼之于水,一经缺失,必有生存之忧和健康之患。春天,树像热情奔放的少男少女,用满树的繁花,给人以养眼的同时,也给人营造出优美的环境;夏天,树像宽厚的父亲,用蓬勃的枝叶,守护着一抹荫凉,给那些被阳光晒得无处躲避的行路者,以喘息的场地;秋天,树像慈
很多人很急,不愿等待。而人从出生就开始等长大、等成人,等爱情、等结婚,等工作、等升职,等机遇、等成功,处处需要等待。 可是,几乎人人都讨厌等待,习惯了快马加鞭、夜以继日,分秒必争、你追我赶,高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总以为等待只会白了少年头。可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待是一个必需的
最近因工作与一位前同事见面,算下来几近失联。他这个人比较情绪化,有时好好的,有时脸拉得老长,特别是有一次做活动他见到我像不认识一样。还有一次他打电话跟我解释一件事说了很久很久,怎么劝他都觉得委屈一直讲一直讲。总之我不太喜欢他的性格,渐渐地就不来往了。奇怪的是这次因为工作的关系要找他,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突然觉得这个人还是蛮多优点的,特别是对我的许多关照,每一件具体的事都历历在目。反而自省为什么完全
孔子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一个人说话,不说则已,一说就能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这就是说话的水平。言必有中,要有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考。一个收藏迷拿出一块和田玉石给收藏大家马未都鉴赏,嘴里不无遗憾地说:“这块玉石,一端有裂纹,另一端有些杂质,不然的话,就是上乘之物了。”马未都端详一番后说:“这块玉石的中间段非常完美啊,可是你却不在意,偏偏关注两端的那些瑕疵,怎么能不遗憾呢?其实你把玉石的
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河畔,看夕阳从天际慢慢滑过对面山头、滑过树梢、滑过不远处的断桥……表面的平静无法掩藏内心的汹涌澎湃。近段时间心绪颇不宁静,单位面临公办与民办彻底分开的改制,不上不下的位置、不老不少的年龄,家里有几位老人和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的负担,担心内卷太甚又不敢躺平我该何去何从? 知了猴!无意间转身,我的眼神一下被黏住了。粗糙的柳树干上,一只知了猴正缓缓地朝上爬着,爬得艰难却又从容,就那
大多数的时候,田野是安静的,但它一旦浪起来,是真浪。 最浪的是麦子。麦子还是青苗的时候,青涩、嫩绿、羞答答的样子,再说,那还是冬天呢,谁傻乎乎地在寒风中浪?到了春天,麦子拔节,呼啦啦长高,像少年长出了喉结,咕噜咕噜响着青春的嘹亮气息。这时候,它就有点春心萌动了,遇着一点春风,就摇曳生姿,一棵麦子摇了,又一棵麦子摇了,千万棵麦子一起摇起来,就有了浪的样子。不过,这还不算真正的麦浪,必得到了5月,麦
我想,如果把世間花木排列为两队,那无花果应该单独为一队,其余上万种、甚至亿万种花木只能拥拥挤挤站在一个行列。或许有人质疑,让无花果独当一面,独树一帜,而让那么多花木簇拥为一队,这似乎不大合理。没有什么不合理,我列队的标准不是比枝干魁梧,不是比花朵娇艳,不是比果实硕大,而是比品格朴实。这样比较不是我故弄玄虚,是古人早有先例。阡陌山野,花木无数,君不见经常登堂入室显赫于墙壁的画幅无外四种:梅、兰、竹、
记不清是誰唱的,新疆是个好地方。直到去乌鲁木齐海关巡视,才真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都承认新疆确实是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好地方。它无比丰富的物产、多样的地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深厚灿烂的文化积淀……都让人周身发热,血液沸腾,甚至不止一次地产生类似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时的冲动——仿佛要趴在新疆的大地上亲吻她炙热的土地……从新疆回来已两个多月,脑海里还常出现阿尔泰山深处藏着的神秘喀纳斯湖。但在梦里
夜里闷热难耐,从冰箱里拿了根冰棒来吃。冰在体内消融,燥气不知不觉间退去大半,顿时感念冰雪的好。随手翻开一书,偶见“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两句,心里顿觉凉爽无比。 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夜雪》。深夜里詩人从睡梦中醒来,他判断雪下大了,依据是能不时听见竹枝折断的声音。想想,院落里大雪纷飞,提升了夜的亮度。泛白的竹林里,飞鸟走兽都已睡去,而雪却慢慢地在枝叶上堆积,许多竹子弓起了身子。遥远的年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