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法”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应试心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欣赏语言之美。“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教学变革。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信息技术模式。多媒体技术能够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立体,更加丰富,更加生动,能够有效地创造出生动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如在学习《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这篇文章,并对文中较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解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显得枯燥无味,埋没了文章蕴含的其他艺术价值。《兰亭集序》是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集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这篇文章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文章还蕴含着另一方面的重要价值,就是它的书法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况,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高清的《兰亭集序》的书写手稿,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也可以播放介绍王羲之家乡的纪录片,也可以播放对于这篇书法作品的详细解读以及古代“曲水流觞”这种作诗方式的视频。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出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到仿佛能够穿越时空,触摸古人,从而优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引入音乐或方言
  “音乐能够传情”,音乐是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语言,音乐的引入,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在情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内容,通过特定的旋律和节奏营造出与文本相一致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内获取更好的感知能力。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样的音乐不仅仅局限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也可以是结合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或者方言等,通过和学生一起演唱、演奏或者吟唱的方式,达到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形成语言和音乐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上的“通感”。在音乐(或者语言)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与文章内容要协调一致,形神统一。
  比如,在学习屈原的《渔父》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功课,《渔父》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而《楚辞》是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古人云,“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从某种意义上讲,《楚辞》可以说是楚地的一种特殊的“民间小调”,具有感情奔放、想象奇特的特点,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楚地方言的表达形式,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体会这种方言中的节奏和韵律感对于诗歌思想感情表达的升华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以及这样的文学体裁。同时,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夠打破千篇一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实际生活
  “语文即生活”,语文也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要想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离不开对于实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所有场景都可以作为情景教学的素材。“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生活是层次丰富,无所不包的。在生活这所大课堂里,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真切的体会和感受,获得更多的认识和思考。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往往教师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对于场地的限制,大胆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之中,走进自然之中,让学生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个情境进行观察、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也能够更好地了解生活。
  比如,在学习《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景泰蓝工艺店”实地进行考察、参观,看看实际的工艺制作过程与课文的描述有哪些出入,有机会的话,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做一做,具体地去完成“制作胎体、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过程,通过实际的制作和体会,梳理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将自己的制作过程写成一篇小型的科技文,并与课本上的文章做比较,看看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写作特点和作者的写作功底,这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表演
  表演分为“进入角色”和“扮演角色”两个部分:“进入角色”是指将学生假设为课文中的某个人物,通过场景的再现和还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该“角色“当时所处的情境和思想情感的变化;而“扮演角色”则是给了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理解角色的基础上去塑造角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个体差异性,有助于学生进行联想,能够推动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舞台剧”表演的形式,来让学生分别表演课本中不同的角色,来实现情境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本身就是英国的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作品,故事讲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跟随自尽的一个剧情跌宕、让人心酸的悲剧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强烈的戏剧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表演,有故事人物的饰演,也有故事旁白的饰演。通过不同小组的舞台表演和发挥,可以比较哪一个小组的舞台效果呈现更加精彩,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魅力,同时,对于“戏剧冲突”带来的震撼效果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音乐或方言的引入创设情境,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以及通过课堂表演创设情景几个方面来将“情景教学模式”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课程目标、指导思想,而不只是在教材上.当今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会产生"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不能取得预定的目标.
朗读是用语言的声音形象来表达文章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对促进学生理解文本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一种快餐式的和流程展示式的课堂,特别是朗读教学,经常被简单化处理——文本朗读表面化,朗读技巧简单化,朗读形式单一化,朗读评价浅层化等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语文教学真正返璞归真呢?  一、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所谓
新课标强调语文作文培养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目标和任务,并提倡综合性、开放性与人文性的作文教学课堂。《文心雕龙》指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只有继承原有创作规律,并作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刘勰认为,创作应讲究“融会贯通”,新课标也指出“以开放的眼光多角度的进行作文‘改写’也是作文教学理念之一”。由此可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开展“改写”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全国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建议中小学阅读教学可采取“1+X”办法,即将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课外阅读文章。“1+X”办法引起了广大语文老师的关注,大家纷纷在阅读教
肺血栓栓塞症(FF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患者在我国并不少见,严重危害着国民的健康。血管内皮损伤、血液停滞、血液高
"听劲"是太极拳推手术语,长期以来在中国武术界代代相传。传统太极拳推手理论认为:"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发。"该理论把"听劲"列在了首要地位,
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发现,“病句”一直是困扰作文教学的难点,而且“病句”的形式是多样的,这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语文研究领域来看,语文作文中的“病句”可分为词语运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与赘余、语序失调、句式杂糅、句子有歧义等几种类型。针对不同“病句”类型,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纠正与训练,改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规范地运用语言,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