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这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着重于培养护生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护理学基础操作课(护基操作课)是护理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基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护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基本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践,笔者认为录像式反馈以及手机视频反馈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护基操作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基操作;手机视频;录像视频;反馈教学法
一、教师要规范仪表,合理示教
“一言一行,堪为表率”,这句话应该是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最好概括。护基操作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用合理的教学行为,来演示正确的教学内容。
首先,为了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我们对操作课教师护士着装进行了规范。
其次,为了将完整的护基操作课程序准确无误地传授给护生,课前认真备课与合作探讨,讲课时教师的真实演示和深入角色,以及课后的即使回馈与总结,就成了示教的一整套重要流程。
另外在课堂中,还要求教师做到操作、讲解、提问三合一,使护生更容易接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在示教时,一定要在细节上尤其注意,力求使护理操作达到规范统一,使操作符合临床实际应用的要求。
二、可在多种教学方法中应用录像式反馈法
(一)示教—练习—回示法中的录像式反馈应用
类似教学中的微格教学原理,在护基操作教学中,借助录像来进行“示教—练习—回示”这一过程,从而达到护生对操作的准确掌握。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后,护生开始两人为一组进行练习,一人操作一人用手机录像,确保每人都操作一次后,即可观看自己的录像。在观看自己以及搭档录像的同时,护生需要发现自己以及他人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由于护生不具备教师的专业水平,所以建议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抽查护生做回示,回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场指出,及时纠正,并再次演示正确操作,加深护生的印象。这样比较容易对护生的水平有一定了解,同时也能有针对的解决一些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
最后让护生继续练习,反复录像,在不断的实践与改正过程中熟练自己的操作技能。
(二)角色扮演法的录像式反馈应用
在护基操作课中,采用角色扮演方法让护生分饰医患两种角色。在教师指导下,护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换位思考,以此来提高护生的角色互换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护生临床适应力,加深护生对理论基础的理解,提高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缩短护生与临床之间的距离感,教师需正确的应用案例教学法,采取恰当的案例来教学。
例如静脉输液中,两位护生分别饰演病人和护士。在两人沟通的过程中,“护士”一角需要做到对病人关爱和照顾,而另一角色则试图体验病人的感受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使护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体会人文关爱并且增强学习兴趣。在操作过程中让其他同学可以边观看边录像,最后由观看者指出操作者的不足,并让操作者回看录像,自我反思操作哪里不到位。以此来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及操作技能。而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三)情境法中的录像反馈教学的具体应用
这种方法又称为体验式教学,即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导入等让着护士服的护生进入护理模拟操作室,为护生创造医院的实际情境,让护生身临其境,更好的去体会真人真做。这种体验式教学打破以往传统灌输填鸭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学操作实验课的乐趣和兴趣,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转变。在完成技能操作的同时,护生还能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录像回馈中除了让护生评价操作技能是否完善外,还要着重点评每位护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这一过程还能看出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否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我人文精神是否充分展现等。这一系列如果没有,那么问题出现在了哪儿,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身为教师所应当关注的问题。
三、手机视频反馈教学的应用
反馈教学法起源于学者刘显国,他从1984年开始,反复探索,不断创新,设计出一套新教法──反馈教学法,并在全国推广实验,现已发展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所学校10000多个实验班。而视频反馈教学法则是在反馈法理论基礎上,依靠录像设备进行视频记录,通过对学生视频内行为的不断回顾分析纠错和评估,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种方法。
(一)方法
1.教学方法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教师告知护生做好视频录制的准备工作,并提前检查好多媒体等设备,同时还需要课前做好护生的分组安排;课上,教师首先需要按照大纲要求,准确规范的给护生进行操作,请学生用手机录制下来备用。然后,教师对操作进行分解,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以及细节性问题,使学生加深印象。接着,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次操作练习,并录制成视频,完成后对比自身和教师的视频,发现自身错误并改正,录制第二次视频。最后,将第二次视频交给教师进行点评;课后,在前两次视频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课堂的视频点评,护生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再次进行操作练习并反复录制视频,对照自己录制的教师视频,不断的纠错改错,直到录制满意为止。每个小组通过线上交流平台进行最终视频成果的展示,教师观看后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评价方法
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人文意识等各种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2016级本科护理××班的500名护生进行了调查。我们大概把问题归纳为了10大方面,以便于更全面完整的得到一个关于手机视频反馈教学法在学生中的适应度与接受度。这是个类别分别是:记忆能力,操作规范,专业成绩,学习兴趣,自信心,主动学习成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评价性思维能力以及网络学习机会。同时采用Likert5级量表评分的方法:1=没有,2=很少,3=一般,4=较大,5=很大。得分越高效果越好。经专家检验,问卷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可信度较高。 (二)结果
共发放50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100%,对手机视频反馈教学的应用调查结果如下:
(三)分析教研
在信息传递方便,电子设备发达的现今社会,手机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社会潮流和时代步伐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理念的渗透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很大进步,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技能。
1.记忆力方面有很大提高
视频录制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呈献给护生,这一方法增强了护生的记忆力,加深了他们对操作的印象。这是由于,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83%来源于视觉,11%来源于听觉,1.5%来源于触觉,所以用手机视频反馈教学法更能使护生记忆深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過学生的自主动手动脑,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在小组中互相纠错,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在享受到小组协作乐趣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实践技能。
3.团队方面
在这样一个注重合作的时代,团队协作无疑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团队协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一个小组中不仅要学会跟其他成员沟通,还要学会管理团队,这就给了护生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出正确引导,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护生的操作能力,为护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682-7682.
[2]李春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56-58.
[3]崔丽君,魏雪梅,杨立倩等.反省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200-1202.
[4]孟宪梅,王爱玲,徐爱京.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10):1257-1258.
作者简介:
田丽欣(1978.03—),女,吉林磐石人,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基操作;手机视频;录像视频;反馈教学法
一、教师要规范仪表,合理示教
“一言一行,堪为表率”,这句话应该是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最好概括。护基操作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用合理的教学行为,来演示正确的教学内容。
首先,为了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我们对操作课教师护士着装进行了规范。
其次,为了将完整的护基操作课程序准确无误地传授给护生,课前认真备课与合作探讨,讲课时教师的真实演示和深入角色,以及课后的即使回馈与总结,就成了示教的一整套重要流程。
另外在课堂中,还要求教师做到操作、讲解、提问三合一,使护生更容易接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在示教时,一定要在细节上尤其注意,力求使护理操作达到规范统一,使操作符合临床实际应用的要求。
二、可在多种教学方法中应用录像式反馈法
(一)示教—练习—回示法中的录像式反馈应用
类似教学中的微格教学原理,在护基操作教学中,借助录像来进行“示教—练习—回示”这一过程,从而达到护生对操作的准确掌握。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后,护生开始两人为一组进行练习,一人操作一人用手机录像,确保每人都操作一次后,即可观看自己的录像。在观看自己以及搭档录像的同时,护生需要发现自己以及他人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由于护生不具备教师的专业水平,所以建议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抽查护生做回示,回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场指出,及时纠正,并再次演示正确操作,加深护生的印象。这样比较容易对护生的水平有一定了解,同时也能有针对的解决一些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
最后让护生继续练习,反复录像,在不断的实践与改正过程中熟练自己的操作技能。
(二)角色扮演法的录像式反馈应用
在护基操作课中,采用角色扮演方法让护生分饰医患两种角色。在教师指导下,护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换位思考,以此来提高护生的角色互换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护生临床适应力,加深护生对理论基础的理解,提高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缩短护生与临床之间的距离感,教师需正确的应用案例教学法,采取恰当的案例来教学。
例如静脉输液中,两位护生分别饰演病人和护士。在两人沟通的过程中,“护士”一角需要做到对病人关爱和照顾,而另一角色则试图体验病人的感受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使护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体会人文关爱并且增强学习兴趣。在操作过程中让其他同学可以边观看边录像,最后由观看者指出操作者的不足,并让操作者回看录像,自我反思操作哪里不到位。以此来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及操作技能。而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三)情境法中的录像反馈教学的具体应用
这种方法又称为体验式教学,即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导入等让着护士服的护生进入护理模拟操作室,为护生创造医院的实际情境,让护生身临其境,更好的去体会真人真做。这种体验式教学打破以往传统灌输填鸭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学操作实验课的乐趣和兴趣,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转变。在完成技能操作的同时,护生还能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录像回馈中除了让护生评价操作技能是否完善外,还要着重点评每位护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这一过程还能看出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否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我人文精神是否充分展现等。这一系列如果没有,那么问题出现在了哪儿,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身为教师所应当关注的问题。
三、手机视频反馈教学的应用
反馈教学法起源于学者刘显国,他从1984年开始,反复探索,不断创新,设计出一套新教法──反馈教学法,并在全国推广实验,现已发展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所学校10000多个实验班。而视频反馈教学法则是在反馈法理论基礎上,依靠录像设备进行视频记录,通过对学生视频内行为的不断回顾分析纠错和评估,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一种方法。
(一)方法
1.教学方法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教师告知护生做好视频录制的准备工作,并提前检查好多媒体等设备,同时还需要课前做好护生的分组安排;课上,教师首先需要按照大纲要求,准确规范的给护生进行操作,请学生用手机录制下来备用。然后,教师对操作进行分解,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以及细节性问题,使学生加深印象。接着,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次操作练习,并录制成视频,完成后对比自身和教师的视频,发现自身错误并改正,录制第二次视频。最后,将第二次视频交给教师进行点评;课后,在前两次视频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课堂的视频点评,护生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再次进行操作练习并反复录制视频,对照自己录制的教师视频,不断的纠错改错,直到录制满意为止。每个小组通过线上交流平台进行最终视频成果的展示,教师观看后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评价方法
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人文意识等各种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校2016级本科护理××班的500名护生进行了调查。我们大概把问题归纳为了10大方面,以便于更全面完整的得到一个关于手机视频反馈教学法在学生中的适应度与接受度。这是个类别分别是:记忆能力,操作规范,专业成绩,学习兴趣,自信心,主动学习成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评价性思维能力以及网络学习机会。同时采用Likert5级量表评分的方法:1=没有,2=很少,3=一般,4=较大,5=很大。得分越高效果越好。经专家检验,问卷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可信度较高。 (二)结果
共发放50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100%,对手机视频反馈教学的应用调查结果如下:
(三)分析教研
在信息传递方便,电子设备发达的现今社会,手机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社会潮流和时代步伐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理念的渗透以及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很大进步,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技能。
1.记忆力方面有很大提高
视频录制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呈献给护生,这一方法增强了护生的记忆力,加深了他们对操作的印象。这是由于,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83%来源于视觉,11%来源于听觉,1.5%来源于触觉,所以用手机视频反馈教学法更能使护生记忆深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過学生的自主动手动脑,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在小组中互相纠错,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在享受到小组协作乐趣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实践技能。
3.团队方面
在这样一个注重合作的时代,团队协作无疑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团队协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一个小组中不仅要学会跟其他成员沟通,还要学会管理团队,这就给了护生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出正确引导,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护生的操作能力,为护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682-7682.
[2]李春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56-58.
[3]崔丽君,魏雪梅,杨立倩等.反省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200-1202.
[4]孟宪梅,王爱玲,徐爱京.递进式模拟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10):1257-1258.
作者简介:
田丽欣(1978.03—),女,吉林磐石人,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