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软件依赖症吗?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喜欢夜以继日地聊天、成GB地在网上下载、不用“特定”的输入法就无法打字如飞,或者对某个游戏“死忠”到痴心不二的地步……,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有“软件依赖症”的苗头了!
  别紧张,这不是病,充其量只是一种使用习惯。不过,这“软件依赖症”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对我们自己有益还是有害?这倒是很值得“八一八”……
  
  什么是软件依赖症?
  
  一般我们提到的“软件依赖症”,多是指建立在使用体验和用户习惯基础上的一种依赖。用户往往会对一部分软件抱有超出同类其他软件的忠诚心和好感度,甚至有缺它不可、非它不行的势头。偶尔遇到特殊情况不得不换用别的软件,总觉得哪儿都不对劲——界面不顺眼、按钮设置不顺手、要用的功能找不着……,这一切只能等到换回“熟悉”的软件之后,才会霍然而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花费重金换来了一台新电脑,你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不是玩游戏,也不是聊QQ,而是装系统!假如没有Windows,大部分电脑用户简直是寸步难行。对Windows的依赖,可以说是我们身边最广泛、最常见的“软件依赖症”了。
  想知道现在的你有多重的软件依赖症吗?在电脑桌面上打开“开始”菜单,看看你都安装了些什么软件,然后再假想一下:知道有其他软件也可以完成某软件的功能吗?愿意用其他软件来替代它在你电脑中的位置吗?如果这两问的答案都是“否”,那么,你的依赖症可就不浅了。舍不得的“好用”
  我们究竟为什么会变得“离不开”某些软件?如果你是个爱好下载的“网虫”,大概不会对下面这个例子觉得陌生。
  下载一直是互联网的核心应用,因此,在电脑上安装一个或者多个下载工具自然成为很多用户的必然选择。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蚂蚁》和《网际快车》等都曾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不过,要说现在最知名的下载工具,恐怕在大部分用户心目中还是《迅雷》。这绝对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软件,在下载最核心的体验——“速度”上,它可以说做到了出类拔萃。然而,由于采用“盗链”机制来获取更快的下载速度,破坏了网络分享中“奉献越多获得越多”的潜在规则,《迅雷》对于P2P网络的健康而言,颇具争议。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懂,当所有人都只想索取不愿付出时,共享网络这个“虚拟乐园”必然会走向荒芜。不过,当我们真正下载时,一边是关于“吸血雷”害处的警告,另一边是远超同类软件的下载效率。那科“飞速下载”的体验实在让人难以割舍……
  很多时候,“软件依赖症”的原因正是如此——“好用”。
  
  习惯:强大的力量
  
  当我们开始对某款软件产生依赖后,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习惯”的力量开始渐渐显露出来。这种力量到底能大到什么程度呢?
  在Windows 7已经如日中天的现在,依然有不少朋友钭情于老旧的Windows XP。除了不愿自找麻烦重装系统外,“习惯”也是个不小的因素。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地听过类似的抱怨,Windows 7的界面、功能按键与他们心目中的“印象”相左,用起来简直是对耐心的一种挑战……
  在Windows XP系统的桌面左下角,有一个“显示桌面”的快捷图标。这个图标蛮有用的,哪怕开了几十个窗口也可以用它一键最小化,显出“干净”的桌面。到了Windows 7中,这个快捷图标不在了。这让常常需要使用该功能的用户觉得很不习惯。事实上,它依然在桌面上,只是从左下角搬家到了右下角。
  就是这样的一个改动,已经足够让习惯了WindowsXP的用户觉得不舒服了__其实说实话,Windows7对桌面显示作出的修改兼顾了美观和实用,鼠标从桌面中央移动到左下角还是右下角的距离也并没有变化。然而,对于习惯了WindowsXP的用户来说,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条件反射地把鼠标移向左下角的过程中才反应过来,然后转向,重新拖向右下角”,这种事情一旦多遇到几次,也难怪不少人会火气上冲……
  同是Windows系列的产品之间,尚且会出现这种状况,可想而知当用户对一款软件有了相当的认同度之后,再突然换用另一款功能类似、操作细节不同的软件,感觉会有多“不爽”了!
  所以,成功软件的历程往往是惊人相似的。首先,创造良好的初体验,让用户迈出“依赖”的第一步。—旦用户开始使用,软件厂商对软件的修改就会变得谨慎不少,迎合用户的习惯,助长用户的依赖,逐渐地让用户感觉“离开就不行”。
  
  “两厢情愿”是王道!
  
  对软件厂商来说,用户的依赖自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往深一点的方向说,“用户依赖性”对应的是常规产品理论中“粘性”的概念。它是衡量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整个公司的品牌形象树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实际利益,这对于厂商的好处也不言而喻。它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广告收入,甚至还能推出增值服务来赚钱。虽然现在绝大多数软件都打出了免费的口号,可要知道,天底下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QQ是不收费的,但如果想要在好友面前炫一点,红钻、黄钻、绿钻……,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一算,花个几百块出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站在用户的角度,习惯使用一部分特定的软件也能带来不少方便。使用一款软件的时间越长,往往会越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在一些办公类软件,比如Excel的使用过程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即使软件升级了,但只要软件界面不发生太大的改变,我们依然能够迅速适应。假若你“依赖”的软件是同类中的主流产品,能节省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可观了!
  总之,在软件和用户之间,形成“两厢情愿”式的关系是最理想的。软件厂商获得口碑和利益,而用户则始终能使用到既紧跟最新功能、又符合自己操作习惯的软件,这不是很好吗?
  
  依赖过度的风险
  
  然而,理想终究是理想。实际上,当我们用“爽”了某款软件,却在有一天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它(比如QQ)的时候,风险已经悄悄伏下。其实,“3Q”之战中最让人感到惊心的,并不是360和腾讯在用户电脑上的弹窗大战多么激烈,而是当我们认为“惹不起总躲得起”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无处可“躲”了。
  当依赖加深到一定的程度,用户与软件之间的地位变得不再对等,这,就是危险的信号了。只要软件厂商愿意,它可以一夕之间宣布不再免费,也可以打着“艰难决定”的旗号在你的桌面上弹出骂战文章。用户当然可以拒绝接受,但是,拒绝之后呢?同类软件是否已经在饱受冷落中停止更新、收缩版图,甚至销声匿迹?就像一开始提到的Windows,如此多的用户离不开它,并不仅仅因为它有多么优秀,更因为我们已近乎没有其他的选择。
  这样看来,“软件依赖症”依然是存在害处的。说到底,习惯用什么样的软件,和喜欢吃什么样的方便面、喝什么样的饮料,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喜欢喝可口可乐,可能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特别,而仅仅是因为习惯了。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暂时把“习惯”忘在脑后,不要过分地被“依赖症”所束缚,而是放开眼界去关注更多的软件。身为用户,当然不用上升到“反软件垄断”这样的高度,我们只是想把更多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上而已!
其他文献
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经营形势较为严峻,水泥生产线配套的低温余热发电工程也面临着同样的经营形势,需要进一步的开源节流。因此,在电缆的使用上,可以适当打破以铜芯电缆为主的局
锁相环路由于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已使它在无线电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作者简扼地分析了锁相环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它在无线电中的一些应用.
0前言我公司2500t/d水泥生产线于2009年3月投产,破碎系统由溧阳中材生产的WB2200*10000重型板式喂料机和PCF2022单段锤式破碎机组成,破碎机额定台时产量为650~800t/h,篦缝75mm。自投
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呈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之趋势,目前尚缺乏安全、特效的治疗方法.其根本原因是针对心脑血管病的关键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缺乏有效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作用,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是,委员队伍基础不够牢固、履职渠道不够畅通和保障不够有力、履职不够积极主动
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了携号转网,费尽周章总算转网成功,但你不要以为从此一切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根据目前用户反映的情况来看,转网后也依然会麻烦重重,有些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手机号码的正常使用。    不可忽视的换机成本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的三大运营商实际上运营着多达五张手机网:2G网络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SM、中国电信的CDMA 1x;而3G网络则包括中国移动的TD—SCDMA、中国电信的
要下视频,找准地址    最近我正迷哈佛大学的公开课《七个颠覆你思想的演讲》,我首先在《硕鼠》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v.163.com/open进入网易公开课,然后在页面中搜索并进入该公开课视频页面。原来《七个颠覆你思想的演讲》是一个系列,共有7集,在《硕鼠》中也能观看(如图1)。不过网络不“给力”,咱还是下载到本机观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