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环斑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min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环斑病是甘蔗较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针对海南昌江十月田甘蔗种植地出现一种严重危害疑似环斑病的叶斑病,本文通过对其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并结合ITS序列系统聚类分析,将叶斑病病菌鉴定为引起环斑病的甘蔗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sacchari。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适宜该菌生长的温度为13~30℃,最适温度为25℃;适宜菌丝体生长的p H为4~11,最适p H为5,全黑暗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适宜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为硝酸钠和L-丝氨酸。采用生长速率法对6种杀菌剂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揭示咪鲜胺、丙环唑、多菌灵、腈菌唑等4种药剂对甘蔗环斑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EC50值分别为0.397 6、2.251 9、2.163 4、4.827 3μg/m L。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我们去努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为自己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但一些学习暂困生的阅读问题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的整体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干预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
报告了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皮肤创面和黏膜进行专科护理,并配合病情观察、环境准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经过1
以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80名“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他们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调查“90后”大学生除在一些普遍的优缺点上
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写作教学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当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写作很反感,对于老师下达的写作任务,他们只是被动地去应付,而很少认真地去对待。语
本文建立了一个分而治之的理论模型,阐释拥有资源再分配权力的社会组织管理者如何通过实施这个策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这种策略会对社会经济资源再分配产生什么影响。本
日前,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围绕“以项目为抓手 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专题议政。$$各调研组在深入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履职尽责真诚建言,针对以“项目为抓手 推
报纸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数字校准算法,该算法使用了一个低速高精确度的参考ADC,同时结合了变步长的最小均方误差(LMS)滤波器校正流水线ADC的误差,从而提高校准速
目的减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确保老年患者安全。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评估患者的安伞风险,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采取加强健康知识的指导、突出重点环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