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Mo4Cr5V6高速钢中碳化物的高温转变行为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SEM/EDS、EPMA、XRD及洛氏硬度测试等手段,对氩气保护气氛下W3Mo4Cr5V6高速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碳化物转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淬火处理(1050℃×1 h,空冷)后,W3Mo4Cr5V6高速钢中碳化物发生了M2 C+γ-Fe→M6 C+MC+M7 C3的转变,在富Mo、W的M2 C相周围形成了大量富Fe、W、Mo的M6 C以及少量富V的MC和富Cr的M7 C3.M6 C优先在M2 C与基体界面处形核,并且因消耗M2 C中的Mo、W而使得其中V、Cr含量增加,进而促进MC及M7 C3的形成;M2 C尺寸越细小均匀,其转变程度则越完全.此外,高温转变形成的碳化物团簇整体上仍保留着铸态M2 C的形貌,铸态初晶MC及共晶MC均无明显变化,基体二次碳化物发生Ostwald熟化并在550℃回火时又析出一定量的二次碳化物,同时淬火过程形成的残余奥氏体在回火时转变为回火马氏体,这使得高速钢的硬度整体上有所提升,其组织均匀性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L区块为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资源量大,但存在储层物性差、气水识别难、砂体分布复杂、非均质性强等问题,制约了本区致密气藏的勘探开发.为此,从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出发,结合岩心资料、钻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区域地质背景等基础资料,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进行储层砂体预测,利用协克里金算法预测储层孔隙度分布,利用地震高频衰减的算法预测含气性分布,通过多参数融合得到地质甜点有利区.利用地震蚂蚁体算法预测储层裂缝发育状况,利用地震叠前弹性反演得到脆性指数分布,进而判断储层可压性,由此得到工程甜点有利区.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