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及其内政外交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19日,韩国举行第18届总统选举。执政党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以51.6%的高得票率战胜在野党候选人文在寅顺利当选韩国新总统。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宣誓就职,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闪亮登场,新一届政府的政治外交政策逐步清晰。
  本次总统选举两大看点之一:
  前总统之女PK前总统亲信
  本次选举,两位主要候选人似乎都不那么出眼。从他们的身上,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前总统朴正熙和卢武铉的影子,他们的竞争被看作是前总统之女与前总统之亲信的对决。
  朴槿惠生于1952年。1974年韩国光复纪念活动上,母亲陆英修被刺客击中身亡。正在法国留学的朴槿惠紧急回国,那一年,朴槿惠22岁。此后她经常陪伴父亲出席一些重要活动,开始了最初的政治历练。1979年,朴正熙被刺杀,朴槿惠离开青瓦台,开始近20年的“隐居”。直到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后,为重振经济,朴槿惠才重现政坛。虽然多次当选国会议员,担任过大国家党总裁,并且力挽狂澜,带领大国家党走出弹劾低谷,显示出卓越的领导能力,但是朴槿惠依然没有走出父亲朴正熙的光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强,只能说这位父亲的光环太耀眼。在多项民调中,曾经带领韩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朴正熙,被选为对韩国贡献最大的总统,其他总统无法望其项背。2005年5月,朴槿惠以大国家党党首的身份访问北京大学,笔者曾问及参加总统选举的问题。她很谦逊地回答,“由于受《选举法》的限制,不适宜在此时谈论个人参选问题,但将竭尽全力使大国家党成為执政党”。在2007年的大国家党内总统候选人竞选中,朴槿惠以微弱劣势败给李明博。朴槿惠非常“绅士”地向胜利者表示祝贺,为维持党内团结尽心尽力,展示了一个相当成熟、稳健的政治家形象。
  文在寅与前总统卢武铉同为草根律师,担任过卢的青瓦台秘书,堪称“左膀”或“右臂”,他本身的人格魅力并不那么突出。在选举一个月前与无党派候选人安哲秀的单一化过程中,安的退出使他有机会参与最终的角逐。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安的退出不见得是件坏事。韩国政治之水,不可谓不险恶。没有在政治场上经过长期历练的人,没有强大的心理,很难胜任。看看卢武铉,虽贵为总统,却仍未被韩国的精英层所接受,任内遭弹劾,卸任后归隐山林,竟仍不得善终,可悲之至。安未能坚持到最后,是“觉悟”、“让德”,还是心理不够强大,或是政治技巧不够成熟,尚不得而知。
  本次总统选举两大看点之二:
  75.8%与51.6%
  本次选举创下了75.8%的高投票率,远高于2007年(63.0%)和2002年(70.8%),超出了政治评论家的估计。一般而言,较高的投票率表明投票者有更强烈的表达欲望,或者是重大事件发生,选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票表明自身的态度,或者是有在候选人的支持率比较接近的情况下,选民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选票能够左右选情。此次韩国总统大选的高投票率,很可能是因为后者。此前韩国国内多项调查显示,两位主要候选人的支持率相差3%以内,如此胶着的选情,激起了选民较高的投票热情。
  朴槿惠得票率超过50%,这是一个很高的得票率。从1987年韩国民主转型以来,还没有哪位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得到过如此高的支持率。翻翻史册,上一次韩国总统候选人得到过半数得票率,还要追溯到朴正熙在1971年与金大中对决的总统选举,当时朴正熙的得票率是53.2%。不得不感叹,真是将门虎女!当然,这么高的得票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战胜朴槿惠这个强大的对手,把保守的执政党拉下马,在野势力空前团结,安哲秀、李正熙在最后阶段相继退选。这样一来,选举成了名符其实的两强对决。结果显示,除了朴、文两位主要的候选人外,其他无党派四位候选人的总得票率仅有0.4%。
  朴槿惠的内外政策
  在就职演说中,朴槿惠提出新一届政府的三大目标:经济复兴、国民幸福、文化昌盛。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韩国如何能够实现经济复兴,值得关注。韩国人期待朴槿惠能够推动韩国经济再上一层楼,增进国民福祉。朴槿惠也表示,要携手国民,面对挑战,共同开创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创造“第二个汉江奇迹”!与其前任不同,朴槿惠并没有多少经济管理方面的经历,但这不应该成为其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的障碍。朴正熙时期创造“汉江奇迹”,核心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虽然是国家干预经济,但采用的实际上是选拔优秀企业、国家政策扶持的做法,并没有替代企业,使一批优秀的企业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国际市场上为韩国摧城拔寨的骑士。虽然韩国人对大企业主导经济颇有微词,提倡所谓的经济民主化,但是,对外说起来,韩国人还是很为三星、LG、现代等骄傲的。尽管朴槿惠表示,新政府将大力推进经济民主化的建设,但是谁都知道大企业对韩国经济举足轻重,是韩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载体。她的新政可以理解为,政府仍然会支持大企业的发展,并尽力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国民幸福是新政府第二大战略目标。朴槿惠在参加竞选和发表就职演说时,无数次地强调“国民幸福”这个词。这让我们联想到中国中央电视台“你幸福吗”的系列采访。看来,人们追求幸福,没有国界。政府关心民众幸福,也没有国界。
  朴槿惠在就职演说中回忆道,“‘汉江奇迹’的出现正是因为有你们,那些在德国矿山里,在中东沙漠中,在零下几十度的战争前线坚守的人们。”的确,韩国的经济奇迹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的,是一部成功史,也是一部苦难史。他们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出劳动力,甚至通过为美国出兵越南赚取外汇。举一个例子,在1960-1970年代,韩国向西德输出护士1.3万人,输出矿工8300多人。这些人背井离乡,忍受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为国家赚取外汇。有报道显示,当时矿工和护士每年汇回外汇约5000万美元,占到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1964年,到访西德的韩国总统朴正熙来到矿工和护士中间,人们泣不成声。朴正熙满含热泪,深情地说:“让我们为祖国勤勉工作……即使我们看不到,我们也要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根基”。   如今,韩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2万美元,跨入发达国家门槛。韩国人没有必要再为了赚取外汇,为了发展经济,牺牲个人的幸福,忍受那么多的苦难。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体验,民众对经济公平的渴望、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都远远不同于以往。有媒体统计说,在新总统5200多字的演讲稿中,“幸福”成为热点词汇,共出现20次之多。 可见,要赢得民心,获得较高的支持率,必须改善民众的生活体验。朴槿惠强调,为实现国民幸福,政府将进一步增加社会福利,确保人人老有所养、少有所乐。在樸槿惠看来,国家的强大与国民幸福紧密相连,个人幸福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与朴正熙时代的发展观截然不同,国民的幸福被摆在了第一的位置。能够不忘记曾经为韩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又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提出以民为本的发展观、幸福观,着实不简单。
  在文化昌盛方面,朴槿惠着墨不多,只是说要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气息浓郁的社会环境。游历韩国,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浸润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度。韩国人也颇以为是。笔者曾经主持的“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调查显示,1000名韩国受访者中,有77.2%的人认为“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对韩国影响巨大”;与此同时,有63.5%的受访者认为“韩国比中国更好地传承了儒家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韩国文化传统中不失现代。进入现代以来,韩国广泛吸纳来自日本、美国的文化。以经济的崛起为背景,自上个世纪90年代,韩国开始了对外文化输出,文化“韩流”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涌动,并逐步向世界上的其他地区拓展。2012年,曾留学美国的韩国艺人朴载相创作神曲《江南STYLE》,火遍全球。在西方世界,该曲创下YOUTUBE网站最高点击纪录。在中国,该曲成为大大小小的年会上的必演曲目,唯有以“走你”手势为标志的《航母STYLE》的风头能与其媲美。
  从安全外交政策来看,在大国关系中,朴槿惠政府的排序是“美、中、日、俄”。韩美同盟仍是韩国的安全外交支柱,在此基础上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走出南北关系的僵局,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美国仍将是朴槿惠政府外交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五年里,韩国李明博政府的外交亮点是大大改善了韩美关系,韩美同盟得到强化,韩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更加活跃,国际地位明显增强。朴槿惠仍然会坚持这一思路,继续强化与美国在全球事务、地区事务和对朝关系上的沟通、协调与合作。2015年,韩国将从美国手里收回作战指挥权,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瞬间,标志着韩国向完全主权的方向迈出坚定的一步。届时,韩国将主要依靠本国的武装力量来主导国家防务,驻韩美军则发挥支援韩军的作用。可以预计,在此之前,韩美之间的军事合作将会加强,为装备韩国军队、提高其独立作战能力,韩美联合军演的频率增加、规模加大、结构调整、目标的针对性提高等等都会在预想之列,韩国的军事装备水平、安全控制的范围、军队的投送能力都会大大提高。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促使半岛局势趋于紧张的因素。
  在过去的五年中,南北之间的关系处于僵局,韩国没有如愿掌握南北关系的主动权,却换来了五年的停滞,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不仅使半岛安全局势恶化,还使中国的半岛外交遭遇困境,韩国对中国的评价受损严重。去年年底以来,朝鲜相继发射卫星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再次宣布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半岛局势更加紧张。如何走出困境,以智慧,而不仅仅是强硬,走出南北关系的僵局,是对朴槿惠的重大考验。好在,她有过曾经访朝的经历,对南北关系有自己的理解,处理起这类棘手问题,应能刚柔相济。到目前为止,这还仅仅是一种期待。新政府尚没有提出完整的、缜密的对朝政策。如果南北之间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话,半岛又会面临“失去的五年”,这五年的危险程度将远高于前五年。
  对于中国这个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朴槿惠也应会比其前任更加重视。当年作为当选总统李明博的特使访问中国,想必李明博也认为,她是推进与中国友好关系的不二人选。朴槿惠政府“美、中、日、俄”的排序,也明显不同于其前任的“美、日、中、俄”,对中国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这可能不仅仅是两个人执政策略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反映了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积极。未来一段时间,中韩两国如何进一步加强在半岛事务上的合作,共同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如何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当是两国新政府的最核心议题。
  从中国媒体上的反应来看,特别是网络媒体上来看,一向在韩国问题上表现得比较愤激的中国网民,对于朴槿惠当选给予了压倒性的欢迎,这有点不太寻常,却也在常理之中。中国网民的欢迎,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第一,她是曾带领韩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前总统朴正熙之女。在中国的思维模式中,经济上的成功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可谓爱屋及乌。其次,她的一句话,感动了韩国人,也令不少中国人为之动容,“我没有父母,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的服务对象”。这位经历了苦难的“公主”,人们给予她同情,敬佩她的坚强。在渴望清廉的社会氛围下,她的家世更能让人们相信,她将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而不是谋取一己私利。第三,在儒家传统中,女性地位不高,特别是一位单身女性。尽管这些年来有所进步,但是在东亚,女性当选总统还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突破。
  当然,有时候,期待太高也容易受挫。中国网民欢迎朴槿惠当选,期待在她的任内中韩关系能有新的进展,但是,如果她在中韩争议问题上采取过于强硬的姿态捍卫韩国利益,中国公众的失望和受伤情绪可能更甚,由此而可能给双边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坏。好在李明博给了她一个不太高的起点,她能否引领中韩关系走出阶段性低谷,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其他文献
白德成,1954年生人,朝鲜族。承德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85年曾任《小荷》诗歌编辑,1987年入鲁迅文学院第四届编辑作家班。现任《诗选刊·下半月刊》执行主编。出版诗集《这个世界》《白德成短诗选》。  1985年6月,承德地区文联接到了河北省文联的借调函:借调白德成同志去省文联即将复刊的《河北文学》筹备组报到,任文学期刊编辑。  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诗歌辉煌的诗人们,是难以忘怀那个流金溢彩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结合园本实际情况,以农村本地资源为载体,有效挖掘和整合贝壳资源。因地制宜地将灿烂的水乡资源——贝壳融入并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中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进一步促进师幼、幼儿园共同和谐、健康有个性化的发展。  【關键词】 贝壳;特色;探究;发展  我园地处水乡,紧邻古老的大运河,运河和邵伯湖里的贝壳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乡资源
朱珠,大学毕业,现从事金融工作。喜欢读书、旅游、美食,以及陪伴心爱的汪仔“墩布”。平时最大的爱好是逛书店,毕业后平均每年读书四十本左右。  关于书的记忆总是温暖、美好而绵长的。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给我买书。记忆里是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摇摇晃晃,直到某个街口的报亭。天高气爽,大街上人来人往,妈妈把花花绿绿的画册递到我手中。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记得那本杂志叫《幼儿智力大世界》,也记得里面的
摘 要:移动学习(M-Learning)是一种使用移动设备访问学习内容的新方法,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被认为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而教师如何给学生提供简单有效的移动学习平台并做好学生的移动学习行为控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现状,讨论了教师利用微信订阅号个人版搭建移动学习平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教学实施方法,研究中职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极大地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如何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趋利避害、顺势而为,尽快提升新媒体背景下的行政能力,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  新媒体传播的“三驾马车”  对新媒体的提法与考据不一而足,但目前广泛认可的新媒体关键词应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化、移动化等。其所表现出的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性为:  (一)“人人都有麦克风”  
[教材分析与设想]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人物专访式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意志。文章线索清晰,语言蕴涵丰富,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仔细揣摩、品味。肖像描写是本文的一处亮点,作者描写人物的外表特征,不仅次序井然,而且通过外貌特征,去展示人物的内在
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把它作为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与推动,要求建立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改革和加强监管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为此,2013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运而生。新机构组建以来,在防范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近日,本刊采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药品安全总监孙咸泽。  记 者:食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决定》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实现这一新目标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决定》对市场作用作了新的阐述,将过去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两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这是《决定》最
摘要: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大棚西瓜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常年西瓜种植面积达到1.87万hm2。近年来,随着西瓜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批果型适中、品质良好、耐贮藏、适宜电商销售的西瓜品种在当地试种成功,成为东台西瓜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借助互联网 的发展,推动了西瓜标准化生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支撑西瓜电商化生产技术保障体系;二是积极探索构建西瓜电商生产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盘点这一年的立法工作,能够看到这样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为改革发力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先行,注重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修改法律、作出授权决定等方式,为改革提供法律支持。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通过了修改预算法的决定。这是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