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除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免耕稻田是现代稻作轻型栽培技术,由于免耕稻田杂草种类繁多、群体密度高、危害重,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也影响了该技术的继续推广。因此,根据杂草发生特点和种类,化学除草应采取“一封一补”2次化除技术,针对不同杂草群落组配相应的化除技术控制草害,并且改进施药前后田间管理措施。
  关键词免耕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化除技术
  
  1免耕稻田杂草发生特点
  
  水稻免耕栽培由于没有翻耕,保持了前作良好的土壤结构,使土壤中水气供应处于连续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且多数免耕稻田前作为免耕种植的小麦或油菜,上年稻田内的杂草种子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由于连续的稻—麦、稻—油免耕,导致杂草的生态环境和繁殖周期发生相应的变化。
  
  1.1种类繁多,混合发生
  免耕稻田的杂草除有翻耕稻田常见的杂草外,还具有单、双子叶杂草混生、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以及种子繁殖和营养体繁殖杂草并存的特点。特别是上茬小麦、油菜长势差、杂草重的田块,严重影响免耕水稻播种,并给杂草防除工作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1.2杂草萌发早,生长迅速
  由于免耕稻田杂草种子多数分布在土壤表层,午季收获前后常遇多雨天气,田间湿度大,有利于杂草的萌发和生长,导致杂草萌发早,生长迅速。据近年对免耕稻田播前杂草调查,稗草处于二叶期,牛毛毡已普遍发生,部分莎草开始萌发。与翻耕稻田相比,杂草生长提早1周左右。
  
  1.3杂草数量多,为害重
  翻耕可将杂草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深埋土中,人为恶化了杂草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大大减少了杂草的危害程度。免耕则相反,据多年在各乡镇调查,以稗草为例,免耕稻田平均有稗草46株/m2,翻耕仅为17株/m2,免耕较翻耕稻田杂草的总量高1~2倍。
  
  2免耕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
  
  2.1播前化除技术
  2.1.1防除适期。午季收获至水稻播种,一般情况下仅有1周左右的空田时间,此时正是水田杂草萌发期,若遇多雨天气,田间积水,杂草萌发提早,生长加快;若干旱少雨,田间土壤干燥,则杂草萌发迟、数量少。化学防除适期应视天气、土壤湿度、杂草种类及除草剂品种而定。通常情况下,以水稻播前3~5d,待大量杂草已萌发后防除为宜。
  2.1.2药剂选择。由于免耕稻田杂草混生,以稗草、牛毛毡、莎草、看麦娘等杂草为主,应选择见效快、效果好、无残留的灭生性除草剂,目前以百草枯为首选药剂。少数免耕稻田以空心莲子草为主,以选择甘泉春、草甘膦为宜。
  2.1.3使用方法。选用百草枯防除,午季收获后立即灌水泡田,促进杂草迅速萌发,待大量杂草出土后施药,用20%百草枯水剂3 000~4 500mL/hm2,对清洁水450~750kg,常规喷雾。选用甘泉春或草甘膦防除,午季收获后应立即施药。用41%甘泉春水剂3 000~6 000mL/hm2或10%草甘膦水剂15L/hm2对清洁水450~750kg,常规喷雾,然后泡田、播种。
  
  2.2苗后化除技术
  2.2.1稗草群落稻田化除措施。在催芽播种后7d左右(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快杀稗与苄磺隆的混配剂525g/hm2,排水后均匀喷雾,药后第二天浅水层,且持效期长,对作物较安全,但有极少数田块由于重复喷雾及稻苗被淹后又突遇高温,出现僵苗和管状苗药害症状,但能较快恢复。
  2.2.2稗草、千金子群落稻田化除措施。杂草密度较低的地区和田块,在稻谷催芽播种后2~4d内,选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0g/hm2加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300g/hm2均匀喷雾;杂草密度较高的地区和田块,稻谷播后2~5d内,选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900g/hm2均匀喷雾,再在稻苗二至三叶期结合分蘖肥选用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300g/hm2或37.5%抛秧精克可湿性粉剂900g/hm2均匀喷雾。
  2.2.3稗草、千金子、水三棱草群落稻田化除措施。在播种后2~4d内,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0g/hm2加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225g/hm2均匀喷雾,待水三棱草发生后,再用10%镰净可湿性粉剂225g/hm2均匀喷雾,能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2.2.4稗草、千金子、空心莲子草群落稻田化除措施。在稻谷播种2~4d内,先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0g/hm2加10%苄磺隆可湿性粉剂300g/hm2均匀喷雾,待空心莲子草发生后,再用14%水花生净乳油600mL/hm2均匀喷雾。
  
  3施药前后田间管理
  
  免耕稻田化除的效果不仅与对症下药、适时适量用药有直接关系,还受施药前后田间管理的制约。为确保药后除草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应着重抓以下技术环节:一是播前,施药均匀,根据要求及时泡田;二是在播后2~4d内施药的田块,施药时灌“平沟水”,保持田面湿润,苗后施药的田块则保持浅水层5~7d;三是药后应及时开好“平水缺”,防止暴雨后稻苗被淹没产生药害。
其他文献
蛋鸡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鸡苗和饲养、药物、疾病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蛋璃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短。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供养殖户参考。
摘要 指出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不断上升的粮食消费量同不断减少的耕地与粮食种植的矛盾;自然灾害频繁同粮食生产间的矛盾;粮食单产提高困难、耕地面积有限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间的矛盾,并针对这些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机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188-0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水稻纹枯病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总结了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分析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条件,提出了应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及时施药防治的措施。
通过野外调查,庆元县有优良乡土树种98科123属212种,其中26种为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优良乡土树种,从生物学、利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以供林业生产者和园林绿化单位参考。
霜冻对冬季农业生产危害极大。综述了贵港市霜冻灾害情况和特点。总结和提出了防灾救灾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
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国内外近红外技术在烟草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