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读图析图是实现地理有效教学的关键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特殊的学科语言,它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信息载体,也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源,又是表达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会读图析图不仅能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熟悉、掌握图例和注记是识图的开端
  学习地图语言要熟悉常用的地图词汇,就像学习语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不能看一个字查一下字典,看地图就不能看一个符号查一下图例。所谓图例就是对地图符号的说明。要熟悉这些符号的形和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类别,并把这些符号连贯起来,说明某种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特征、成因、及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认识地图,首先认识什么是经纬线、比例尺等要素,知道它们的形状和表示方法;其次,应了解水系、地形类型、地势高低,海洋的深浅、城镇、交通、地境界等地理要素的代表符号,以及各类符号的色(色相和色调)的表示方法。例如看到“⊙”符号,即表示各国的首都或首府;看到河流的符号,就要想到它是水流经的地方,联系河流的流向,从河流的流向要联想到地形的高低,还要看看它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然后考虑水量的大小,等等。
  二、明确地理对象,逐步形成空间概念是识图的基础
  首先,对地理图像轮廓进行“影像”记忆,逐步做到借助“影像”通过想象形成再造的心理“表象”,准确反映各地区、各个国家的轮廓、大小及有关空间形象。主要是对《政区图》进行阅读,把各地区、各国家简单的轮廓、大小记下来。如我国国家的领土轮廓,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面积较大。
  其次,准确认识位置和范围,就是从地图上获得地理事物的纬度、海陆、相关三种位置的准确认识,并与“影像”记忆联系起来,进一步记忆各地区各国家的形状位置,并找出其与众不同的特征,使识记的地理事物更具个体化,而不会模棱两可,在脑中形成一个空间形象。如我国的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大致位于北纬58度至4度之间,北回归线穿过中国的南部,经度大致为东经73度至137度之间。
  再次,了解其高低,是指海拔的高低和海洋深度的深浅。主要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地形的种类和地势的高低及海洋的深浅。如我国的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直接从地形图中根据颜色看得出来。
  通过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形状、大小高低、位置和范围等特征的识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最基本的空间形象,也是识读地图中最基础的内容。
  三、运用几种相关地图进行叠加、对照的方法识读地图,描述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是读图析图的关键
  我们常用的地图有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分布图、交通图、城市交通分布图等等,将这几种当中的选二种三种地图互相叠加识读,使学生对图的认识立体化,便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了解各种地理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共同组成一个地理环境。如将《亚洲政区图》和《亚洲地形图》叠加识读:从《亚洲地形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和最低的洼地——死海(-400米),整个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当与《亚洲政区图》叠加对照后,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地形特征各不相同:蒙古地形以高原为主,中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日本则以山地丘陵为主,伊拉克以平原为主,等等。通过对照,各个国家的地形特点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亚洲地形和各国地形最基本特征。
  四、分析地图,并运用地图分析现象,综合概括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地理的区域特征及地理规律性,是识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核心
  依据地理知识的联系性可以把相关的地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例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图——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在课堂上连续出示,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太阳能在大气中的转化过程。又如:“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的讲解,可以联系太阳光照图,了解热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图及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了解降水的纬度分布和经度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另外还要考虑洋流分布图,了解洋流对沿岸热量和水份状况的影响。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校通过全面启动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文化熏陶、活动引领、细节渗透等途径,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的真谛。    一、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开展主题班会,塑造健全人格。为了拓展感恩教育途径,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把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采用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体验和感悟。如二年级《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四年级的《向爸爸妈妈敬礼》、五年级的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涵盖了选题、文献检索、文献整理、研究方法、写作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标题的写作是选题和论文内容好坏的一个间接缩影。本科学生在拟制标题时往往存在标题过大、标题过浅、标题过虚、标题过长等实际问题,如何规范本科毕业论文的标题,是本科教学里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毕业论文;标题规范;新闻学    高校《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涵盖了选题、文献检索、文献整理、研究方法、
阅读是一个运用语言知识、背景知识、逻辑推断进行推测的纠正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语言交流手段之一。而概括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   1. 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并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