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技巧在色彩临摹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yuanyu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摹是美术专业色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让学生摆脱一味的“照葫芦画瓢”现象,是教师在临摹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临摹的特性,正确把握临摹的全程两大方面进行阐述,用于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引导 临摹 色彩教学 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00-01
  临摹在素描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临摹教学绝对不是单一的“照葫芦画瓢”,像复印机一样原模原样的将作品印下来,它是学生色彩课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学习形式,并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怎样在临摹过程中领悟、收获更多绘画的知识和技巧。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临摹的特性
  1.1 认识临摹的直观效应
  教师在色彩临摹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优秀范画的展示欣赏,学生便能清楚的感受到:色彩绘画虽然只能在二度空间展开,但它可以通过透视、光影、色调等造型手段在平面上造成视觉的立体感。对于初学色彩的学生,临摹就是让学生在直观教学情境下绘画出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其直观效应无疑是提高自己感性认识和绘画技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且临摹并不是初学者才进行的训练内容,它可以贯穿于色彩学习的各个阶段。
  1.2 认识临摹的暗示效应
  在临摹练习中,优秀作品往往是作者运用娴熟的绘画技法,将自己的个人审美情趣融入其中,以暗示的方法尽可能传达出形象内涵丰富的视觉效应。人的思维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同样的事物,对不同人来说暗示是不一样的,曾有人评价,柯罗在树顶上、草地上和水面上看见的是善良;而米勒在这些地方看到的却是痛苦和命运的安排。因此,临摹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从中学到相关美术绘画的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理解作品内在暗示的审美情感。
  2 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临摹的全程
  2.1 审其美共鸣之
  在学习色彩的各个阶段中,选择合适的摹本是临摹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个学画者都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临摹内容、临摹形式、临摹手段等。
  注重临本外在质量。临本的内容一定要符合自己学习的主题,临本印刷的面要大,纸质要好,画面清晰,绘画笔触明显,最好摹本中均搭配作品的实物照片和绘画步骤的文字解说。记得曾经有个学生买过这样一本色彩临摹范本,临摹参照十分受用。
  注重临本内涵感受。由于各人性格和审美的差异,不论是画者还是临摹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倾向,教师要在临摹的第一情景下,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优秀摹本范画,寻找出自己喜欢的范画去临摹,这样有了感觉上的共鸣,绘画的激情才会提升。
  2.2 观其形模仿之
  学生选择了合适的临摹作品后,首先是观察分析画面的整个构图和空间上的布局,要认真观察画面静物组合的摆放,仔细揣摩范画的构图,注意画面静物主次、疏密、大小比例、远近空间等关系,随之在自己的画纸上,可用钴蓝、群青、土红或熟褐等色起稿,并画出大致的明暗关系,即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投影以及衬布的皱褶等。这一步骤构图和打轮廓就是画面的基本骨架,力求做到和原作品一致。这个步骤是色彩绘画的关键环节,因为合理美观的构图是作品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很多学生绘画往往忽视构图,最后导致画面物体摆置以及空间效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一次临摹练习中,笔者安排了一次“对比竞赛”,不同的学生临摹同一张范本,其构图的差异造成画面的整体的差距,着实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原来绘画中要寻求的“美”是贯穿于始终,容不得半点马虎。
  2.3 绘其色领悟之
  一幅优秀的色彩静物作品必然有其独特的色调倾向。在临摹练习中,其中一个学习重点就是色调分析,画面整体的色调以及塑造物体时的调色,是一张色彩作品成功的重要元素。曾经在一次苹果写生之前有学生不以为然,但当苹果摆在眼前,学生顿时傻眼了,颜色调不出,看到书本里的苹果个个鲜亮诱人,那源于真实又超越真实的美感,让学生脑子里一片茫然,只能感叹而无从下手。因此在写生前,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色彩临摹练习,借鉴他人的成果进行仿照练习,从中得到相应的提高。
  悟颜色的调配。学生可以根据摹本画面色调进行参照,认真分析色彩组合的种类,了解各种颜色的性能特点,如哪些颜色的覆盖力强、哪些弱;哪些颜色透明度高、哪些低;哪些颜色容易引起“脏”和“粉”等。只有了解颜料的特性,掌握调色的水分,才能挑出理想的颜色。悟色彩的关系。画面中的任何一块颜色都是相互协调并处在统一的色彩关系之中,每画一笔颜色都是在为这种色彩关系进行新的组合,但为什么这些颜色放置在一起会觉得协调呢,何谓暖色,冷暖色在画面里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临摹不断的感受、思考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学生如果能够举一反三地画出物体不同的色彩冷暖变化,懂得分析色彩关系,就可以顺利地进入写生阶段。
  2.4 练其技习得之
  在临摹中学生可以体会色彩绘画的技巧,临摹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重复调整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尝试了解色彩绘画中干湿笔触的形成规律,而对于范画中的笔触都要尽可能的去参照,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范画的写生步骤进行临摹,从中体会笔触先画和后画、覆盖和被覆盖的不同效果;感受用笔、用水、用色的方法;学习塑造形体的手段。如在临摹中可以让学生体验用笔的刷、摆、扫、勾、点等多种方法,进行模仿,感受各种笔法产生的不同效果,随后尝试在色彩写生中进行灵活运用。这样可以让学生达成从临摹中的“笔笔有法”转变为写生时的“笔笔无法”,将仿照中的探索成果为自己写生技巧的进步而推波助澜。
  2.5 思其神再创之
  美术作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范画作者创作了优秀作品,随后被他人临摹仿照,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要认真科学地观察所要表现的绘画对象,学会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并且能够将自己的认识与感受融入到作品中,才能收获更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还要引导学生懂得思考着绘画,不断地审视、不断地分析,哪里是范画作品的点睛之笔,哪些又是技法精妙之处,而更甚者,可以察觉范画中细微的不足之处,做到“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使得自己的作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综上所述,临摹练习时一定要让学生多思考,真正达到临摹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临摹高层次的美术作品中,改善和丰富绘画语汇,提高色彩绘画的表现能力;深刻地体验和理解作品所暗示的相关美术知识;激发兴趣、博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开拓视野,积累和丰富记忆表象,提高审美格调。
  参考文献
  [1] 游铭均.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2] 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6).
  [3] 王大根.美術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也要与企业和市场紧密结合,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本文客观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实训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对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
为研究东北地区灌溉型水库的甲烷日排放特征,试验采用静态浮箱法于2008年7月测定了泥河水库水–气界面的甲烷通量.结果发现,泥河水库夏季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13.48 mg/(m2.h);夜
考察了厌氧-好氧联用法对味精废水处理效果,对废水的COD、氨氮、正磷酸盐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为2500 mg/L左右,氨氮在136 mg/L左右,正磷酸盐在5.7mg/L左右
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接着简单分析了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中职音乐教育教学的策略。
假设股票价格遵循分数跳-扩散O-U过程,且无风险利率和股票波动率均为时间的确定性函数,利用保险精算的方法,建立了分数跳扩散O-U过程下的幂型期权定价模型,获得了幂型期权的
建立了压差预冷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ANSYS)和数值方法的耦合对番茄的压差预冷进行了分析,得到压差预冷箱内的流场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对箱内流场和番茄单体采用有限差分法,求
观察家兔对青藤祛湿外敷散的长期毒性反应.取家兔50只进行长期毒性试验,随机平均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10只,均剔去脊柱两侧共150cm^2毛.各组连续经皮用药8周后和恢复期2
研究了模拟污水中百菌清污染的混凝处理措施.试验对比了三种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的反应效果,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对去除百菌清有明显的优势,投加量在150mg/L时,污水
在我国,体育是属于社会事业领域的,它的形成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的系统。包括科研、教育、文化、训练以及体育用品的生产与经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育涉及的领域十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