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引悟新课堂“引悟——发现”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激发课堂活力,达成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真正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学生悟的课堂目标。经实践研究,高年级诗词教学运用阳光引悟教育理念下的“引悟—发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上述目标的达成。
  “引悟—发现”教学模式是以“提出问题—尝试解决—交流提炼—有效迁移”为主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置境质疑、联结猜想、验证猜想、感悟发现四个环节。

一、置境质疑


  古诗词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意义深远,与现代表达习惯相差甚远,所以学生很难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杜威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教学活动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尤其对诗词教学而言,无论是语言所描绘的情境还是图片想象联想、音乐激发等所产生情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能很好地将学生带入诗词环境内容中;教师再生动而具有诱导性地提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趣生疑的良好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文时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首音乐《静静的河流》,再提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流水声、虫鸣、鸟语。”接着提问:“同学们晚上吃饱饭在有流水声、虫鸣鸟语的地方散步感觉怎么样?”学生畅谈:“感到闲适、舒服、平静。”再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要跟随我们的老朋友辛弃疾,一起到乡间去散步,看看他将带我们到一个怎样的诗意盛景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此刻,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了,好奇心也被勾起了,带着疑惑进入下面的学习,为真正体会诗情画意做好了铺垫。

二、联结猜想


  联结主义心理学认为情境感觉和动作冲动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是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质疑激趣是铺垫,引导是重要的手段,联结是不可忽视的过程和方法,联结学生的感觉和冲动,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组织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让每一位学生进入学习,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意见形成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的猜想。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诗词的内容,准确理解词句意象,体会诗词画面、情感,作者的思想,能够培养学生敢猜敢想的胆量,会猜会想的技巧和积极验证猜想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先设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西江月’是题目吗?题目是什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在哪里?”意在考查学生对词的基本知识是否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猜想诗意的意识。紧接着设疑:“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词,把你认为应该停顿的地方用‘/’划出来。”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朗读,其他同学听一听节奏是否合理,再说出自己认为这样停顿的理由,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的表格。此处的分享释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再让同学互相答疑词中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的话来阐述词描绘的画面。

三、验证猜想


  通过观察、归纳、概括出来的猜想,在高年级诗词实际教学中,可以就具体的猜想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验证,例如:抓住关键字眼法、诵读体悟法、联系作者生活背景法、联系社会环境法,无论何种方法,做到有理有据、有迹可循都是可行的;教师引导学生验证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是引导者、指导者。验证的过程就是对诗词深入理解的过程,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让学生进入学习,发生学习,从而享受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文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述表格,并挑选两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结论进行解说,分享本组在填表格时的理由。预设的答案是:①季节:秋季(词中出现“稻花香”,是丰收的季节),夏季(词中出现“蝉鸣”“蛙声”,并且江西在广东以北,在古代属于南方,南方种植水稻。稻花,是指稻子开的花,一般于夏季开)。②时间:夜晚(题目及“明月”这一意象可以看出)。③地点:黄沙道中(由题目得知是江西省上饶县)。④人物:辛弃疾。⑤天气:晴转多云(从“明月”到“两三点雨”可以看出)。⑥景物:看到的:月、鹊、星、雨、店、桥。听到的:蝉鸣、蛙声、鹊鸣。闻到的:稻花香。
  这一环节教学让学生能从作品中找到论证自己观点的证据,注重如何推演,如何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感悟发现


  感悟是一种原有认知结构经过良好塑造的、积极有效的正向迁移。古诗词教学中,通过置境质疑、联结猜想、验证猜想,再到感悟发现,它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感悟发现的内容可以有很多,比如理解诗意基础上的情感体验,作者思想感情的体悟等,悟情、悟理、悟境,发现也可以有很多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内容等。通过感悟发现环节教学,学生能想象到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到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产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达成了我们诗词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进行这样的引导:“我们对这首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赏析一首词少不了从字、词入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这首词哪些字你觉得用得好,或者谈谈这首词哪里写得好,谈谈你的理由。”从具体的内容方法中,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交给学生,很好地提高了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和激发了鉴赏的兴趣。接着提问:“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这首词赏析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一系列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参与,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感悟发现教学的真正目的,这也是课标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当然,诗词教学中,读必不可少,如何读?读出什么?此文不详细论证。阳光引悟新课堂“引悟—发现”教学模式里,置境质疑、联结猜想、验证猜想、感悟发现四个环节,对于高年级的诗词教学来说,是有效的,是更高层次锻炼学生体悟诗词,鉴赏诗词的良好方式。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其他文献
我国生猪存栏的规模大,数量多(大约5亿头、占全球存栏量的50%),从事饲养工作的农民家庭众多,而大多数农民文化低,不善于学习。在养猪环境控制、营养卫生、防疫保健、制度管理等等,…
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一大顽疾,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致病因素复杂。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群体发病,1~3日龄、7~20日龄的乳猪和断奶后3-10d内的仔猪多发。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而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因此,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一、知责任  所谓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任务的自觉和负责的态度。它主要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感和负责行为三个方面。学校是培养
本文首先用最小二乘估计的方法构造混合线性模型参数的估计量,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以说明所构造的估计量的有效性。并给出一个实际算例来体现混合线性模型在实
一头母猪正常一年繁殖成活仔猪26~30头。而我国目前管理良好的规模猪场平均每头每年提供成活仔猪数为16~20头,大多数猪场平均每头每年提供成活仔猪数只有10~12头。不正常发情、返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人共同享受人生出彩的机会。在教育方面尤为重要,孩子的成长,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未来是属于茁壮成长的孩子们的。  一、教育督导评估在新背景下的调整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让古诗词教学受到诗词滋润,应努力在每一個课堂中孕育出古诗词的心境,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带着古诗词的心境走进教材,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美的情操,培育美的心境,加强高中生对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一、培养高中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  研究表明,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人的智能便会得到充分的激发。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古诗词篇目,或记人叙事,或抒怀说理,均为历
问:我安徽宣城地区三青禽业公司种鸡场,希望了解种蛋孵化技术,以保证规模化的孵化设备发挥最大优势和提高种雏的出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