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使用2006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短期时滞,但越来越重要。在对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本文将各地区划分成经济发展水平高、中等、和低三组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发展才会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门槛效应”。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金融发展;门槛效应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迅猛发展。金融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增加上,也表现为除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迅速扩张。从2003年到2013年,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基金业、证券公司等的资产规模都快速扩大。我国金融发展的强劲势头,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需求遵从”造成的,即经济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对金融服务和金融机构扩张的强烈需求,从而促进了金融的发展,也就是说,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结果(Robinson,1952;Stem,1989);另一方面,金融发展也可能是政府引导的结果,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府相信金融发展有“供给主导”作用,即金融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那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尤其是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究竟关系如何?金融发展是否真的能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回答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利用2006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主要介绍相关的研究;第三部分是指标构建和数据说明;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二、 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文献回顾就从这方面展开。
  1. 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经济,以Goldsmith(1969)、Tun Wain(1972)、 Sinai和Stoker(1972)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会直接增加储蓄(以金融资产的形式)从而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而Mckinnon(1973)、Shaw(1973)等金融抑制论者认为,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制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并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主张废除金融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无论金融发展是通过哪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只要我国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方式确实存在,那政府就有必要依靠制度性安排去引导和促进金融的发展;反之,则没有必要去构建复杂的金融中介体系。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我国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指标的选取。已有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马轶群、史安娜,2012)。但所选指标差异比较大,而指标选择是研究的基础,不同的指标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甚至得出相反结论。因此,有必要对已有文献中用到的指标进行梳理。
  关于经济增长指标的选择,常见的做法有两种:第一,选择一个或几个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如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资本形成等(陈刚等,2006;赵勇、雷达,2010;王志强、孙刚,2003);第二,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构建能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肖红叶、李腊生,1998;刘树成,2007;马轶群、史安娜,2012)。
  使用的金融发展指标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选择一个或几个不同类型的金融发展指标,如经济货币化指标、金融相关比、贷款总量/存款总量、非国有经济贷款/总贷款、银行贷款总额/GDP、存贷款总额/GDP、中央政府信贷干预等,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指标分别进行研究(姜春,2008;方文全,2011;崔艳娟、孙刚,2011;M.Kabir Hassana et al.,2011;陆静,2012;Jin Zhang et al.,2012;Khalil Mhadhbi,2014);第二,构建一个表示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Beck、Demirguc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能否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成功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但中小企业相对脆弱,容易波动,在应对经济周期、经济转型方面的能力偏弱,主动创新意识不强,因此运用财税政策对其适度扶持和引导非常重要,目前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均已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具体成效还有待检验。文章通过对苏州市和苏州市工业园区相关部门和中小企业的走访调研,深入分析苏
摘要:文章以我国省际1995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以此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工资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实际利率水平与工资水平存在正向关系,但参数估计值较小。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降低了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3)压低劳动力成本的方式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表现
摘要:实现跨国并购的成功关键在于有效整合双方企业的资源。由于跨文化因素的影响,跨国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整合更具挑战性。在理论层面上,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主要能分为并购前目标文化风险、核心人员离职风险,和并购后文化整合风险与员工离职的风险。文章在阐述外向并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述外向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献,通过结合联想集团并购日本电气公司个人电脑业务部(NECPC)的案例,为理论研究中提
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下,探究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文章根据样本国家房地产发展的共性特征得出:长期视角下,房地产的发展规律主要取决于GDP增长和置业人群数量的共同作用,两者任一的快速增长都将引致房价指数的常态性快速增长;若两者同为平缓增长或下降,房价指数亦随之同步运动;若发生房价指数单方面大起大落的异步运动情况,便会触发房地产泡沫过程,给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
摘要:文章立足于北京市,考察近三年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和贷款环境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影响,并与津沪渝三个直辖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其他城市,但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却处于垫底位置;北京市银行业市场结构集中度下降,但垄断程度仍高于其他城市;此外,法制与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相对落后。促进北京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外,还需加快法
摘要:文章在整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智能手机再购买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设计结构化问卷量表对400位智能手机用户展开调查,采用SPSS17.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智能手机再购买行为意向主要受到态度的显著影响,其次受知觉行为控制的显著影响;用户的智能手机再购买态度受到感知有用性的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受到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影响。关键
摘要:文章通过解读声誉资本与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投入以及企业可持续利润的关系得出:在有效信息市场,企业在一定阀值内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在信息不完全市场,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偏差使中小企业的声誉资本不易得,导致其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不利于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解释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声誉资本;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一、 引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与韩国自1980年至2013年间的经济增长与FDI的关系,发现,FDI的引进成为中国能够实现长期高速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韩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消费、贸易规模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其中,国内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力的因素。因此,文章认为,韩国政府应着重进行改善民间投资和吸引FDI的配套政策,以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关键词:FDI;经济增长;中国;韩国
摘要:企业文化传播理论产生于美国,侧重强调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模式。属于组织传播范畴的企业文化传播,其内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最终的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研究与传播相关问题的主要范式,以5W模式的视角对企业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5W模式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提出的一系列以共
摘要: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利益集团”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时开放资本账户与经常账户有利于国内金融发展。文章基于1998年-2014年中国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均衡修正模型,研究资本开放、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不包含交互项的情况下,资本开放对金融深化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两者交互项对金融深化存在长期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单独的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