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折纸 学数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许多同学都见过千纸鹤,一些同学还亲手折过千纸鹤.作为一个有趣的折纸游戏,折叠千纸鹤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良好题材.同学们对下面的(1)图一定很熟悉吧!再仔细观察一下下面的(2)图,你能发现这个图形上的虚线是怎么回事吗?
  
  
  其实,(2)图上的虚线就是(1)图的折痕.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有趣的折纸游戏.
  实验:请同学们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并按下列图形所示的方法和步骤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三次,然后沿D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E图.
  问题:将纸片折叠成如E图所示的形状之后,不要急于将它展开,先仔细想一想,E图展开之后是什么形状?
  思考:折叠与展开是互逆的两个过程,展开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折叠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解析:如下图所示,先将图1以AB为对称轴画出四边形ABCD的轴对称图形ABEF,得到图2;再以AF为对称轴画出图2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3;然后以GAD为对称轴画出图3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4.E图展开后的形状就应该与图4的形状相同.
  
  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可以把折叠后再剪去一部分的纸片展开了,展开后,与图4比较看一看!
  说明:有关轴对称的知识,同学们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中已经学习过了,对于如何作轴对称图形,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我们就省略了作轴对称图形的具体步骤.其实遇到类似于上面的具体问题时,如果没作特别要求,同学们也不必用尺规画得那么标准,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只要动笔画出草图就可以一目了然,从而解答出问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所涉及的数学问题也很简单.有条件的同学不妨运用一些数学软件在电脑上演示上述过
  程,以加深体会.事实上,折纸问题往往是以这种简单实验和简单问题为基础的,正方形纸片也常常被选为折纸的初始单元,因为正方形纸片与其它形状纸片相比有其独到的优点:一是正方形与矩形或其它四边形相比,有四条对称轴;二是与圆或其它有更多对称轴的正多边形相比,它又拥有其它图形所不具备的直角;三是用正方形纸片折纸,更能凸显一些数学概念,比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相似、全等、迭代等.熟悉了上面这个实验,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下面这个折纸问题.
  例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30O的角和60O的角.
  解析:如果叫同学们拿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90O的角和45O的角,相信同学们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折出来.但如果要求同学们折出30O的角和60O的角呢?同学们能不能折出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
  如下图所示,先将长方形纸片对折(如图5),得到折痕;再将纸片右边的对折(如图6),得到折痕;然后再如图7所示,以AB为轴将左上角的顶点折叠到右边那条折痕上,使其交于点C.于是产生了三个的角,如图8所示,即有∠1=∠2=∠3=60O.这样,60O的角就折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再将右上角也折叠过来,使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于C,则此时右边的60O角∠3就分成了两个30O的角,即∠4和∠5,如图9所示.另外,我们也可以直接将右上角的顶点折叠到右边的折痕上形成的角,如图10所示.
  寓学于乐,在玩中学习,培养感性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我们“玩”折纸的目的所在.数学知识寓于折纸的游戏活动之中,通过玩折纸游戏,在观察、比较和分析折纸活动时出现的种种现象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玩不知道,纸片真奇妙!你还想体验一下玩折纸游戏的乐趣吗?试着做下面的两个小练习吧.
  
  练习
  
  1.小强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沿下面图(1)中虚线所示的对角线对折一次得到图(2),再沿图(2)中的虚线对折一次得到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剪去上面的角.那么再打开时,纸片的形状是( ).
  2.找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然后将它折成三等份.
  
  参考答案
  1.提示:同前面的实验,折叠与展开是互逆的两个过程,展开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折叠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如下列图示步骤所示,先将图11以AB为对称轴画出它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12;再以图12中的C、D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出图12的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到图13.图13的形状就是纸片展开后的形状,所以答案应该选C.
  2.提示:如下图,先将整张纸片沿中间的EF对折,再沿对角线BD折叠,然后沿小矩形CDEF的对角线CE折叠,得到BD与CE的交点O,最后,过交点O折叠纸片,使CH重叠在BH上,DG重叠在AG上,则CH就为BC的,DG为AD的.同理可折出左边的,或者将纸片左边的即ABHG对折,使A与G重合,B与H重合,这样就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张纸片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主要介绍自然、社会、文化、思维等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故又称为科技文。说明文阅读是中考常见的考试题型。总揽2011年各地中考说明文阅读题,不难发现,大多数省市所选取的阅读材料是课外的,而且内容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科技性说明文,涉及环保、网络、病毒、生态环境、科技发明、前沿科学、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知识性、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