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中降温、复温时氧代谢和皮肤微循环自律运动的变化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循环(CPB)期间保证组织灌注对维持机体代谢有重要意义,而微循环自主运动对组织灌注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观察16例心脏瓣膜病人在CPB中降温、复温时氧代谢和微循环自律运动的变化。结果表明,CPB中微循环运动明显抑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复温时的微循环灌注流量(SBF)比降温时明显增高,氧耗量(VO2)、氧摄取率(Ozext)也表现出同样趋势。文章认为低温时氧利用率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和微循环功能抑制,动静脉短路有关。虽然降温时静脉氧饱和度很高,但一些组织(除大脑外)缺氧、缺血。文章提出在复温时要相应提高流量,以偿还降温时形成的氧债,保证CPB中的有效灌注,提倡根据静脉氧饱和度进行流量调节。

其他文献
期刊
用犬心脏停跳再复跳模型,观察低温对缺血再灌流心肺脂质过氧化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灌期低温34~36℃组和30~32℃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低温30~32℃组乳酸脱氢酶(LDH)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MDA、LDH变化不明显(P>0.05)。表明低温下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仍然明显。低温对肺再灌流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期刊
期刊
期刊
采用经食管无创伤超声血流测定仪监测45例择期手术病例,随机分三组:Ⅰ组,安定0.4mg/kg;Ⅱ组,咪唑安定0.3mg/kg;Ⅲ组,依托咪酯0.3mg/kg。三组病例均静注曲吗多4mg/kg、阿曲可林0.5mg/kg,观察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周围血管阻力(SV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曲吗多后HR减慢,Ⅰ、Ⅱ组CO、CI、MAP
期刊
选择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各种择期手术的成年病人40例,ASA Ⅰ~Ⅱ级。第一组为临床组(n=20),静脉泵入阿芬太尼,诱导剂量为40µg/kg,维持剂量为每分钟1µg/kg;第二组为对照组(n=20),静脉泵入芬太尼,诱导剂量为4µg/kg,维持剂量为每分钟0.1µg/kg,维持期间皆吸入0.5%~1.5%安氟醚和氧气,酌情使用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观察两组在入室、给药后1~5分钟和拔管0~10分钟
通过38例、22~50岁和51~60岁两个年龄组,三种不同麻醉方法,观察了麻醉前、麻醉后和术毕PTH、CT、Ca、P的变化。术毕的钙磷值较术前值下降、硬膜外手术下和各观察组中的51~60岁年龄组的钙磷值变化更加明显。说明在麻醉手术应激状态下,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受到影响,使PTH、CT、钙和磷之间的调节反馈关系发生变化。钙磷的平衡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观察到术中与术毕
期刊